正文 第八篇 自省自勵 修身立德2(1 / 3)

用青春熱血鑄就豐碑——祁愛群

打鐵自身要硬,正人先要正己。——祁愛群

祁愛群,女,漢族,江蘇靖江市人,出生於 1963年 1月 13日,1990年 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大學本科畢業,同年在那曲地區綜合中專學校參加工作,後提任為學生科副科長;1990年 1月至 1994年 8月在那曲地區畜牧局工作。先後任畜牧科副科長、辦公室副主任、政工科副科長職務;1994年 9月至 2000年 10月在那曲地區畜牧局任政工科科長;2000年 11月,由那曲地委組織部下派到班戈縣任縣委常委、縣委組織部部長;2003年 12月 13日因病搶救無效不幸去世,終年 40歲。

地處藏北的那曲地區,平均海拔在 4500米以上,空氣含氧量不足內地的50%,全年無絕對無霜期,年平均氣溫在攝氏 0度以下..惡劣的自然環境,稀少的人煙使得人們更願意用“藏北無人區”來稱呼這個麵積相當於 4個江蘇省大的地區。

2000年 10月,組織上有意讓時任那曲畜牧局政工科副科長的祁愛群從條件非常艱苦的那曲調到了條件更為艱苦的班戈縣任組織部部長,在那曲已經工作了十幾年的祁愛群此時已經患有多種高原疾病,她還有遺傳性高血壓,她的愛人袁勇還在那曲工作需要人照顧,她猶豫了,也曾向前來找她談話的那曲地委分管組織工作的李清波副書記表示過能否繼續留在地區工作,但當李清波副書記把班戈縣組織人事現狀、發展要求以及工作的重要性一一分析給她聽後,她不再推辭,義無反顧地服從組織安排,踏上了更為艱辛的道路。

“我聽說她要去班戈,當時我都急了!”祁愛群的愛人袁勇回憶時說,“我說,‘你不要命了!班戈那地方,是你一個病人去的地方嗎?’”“她說,這些年我一直沒好好照顧你,對不起你,但你想想,這是組織的安排,我們能講條件嗎?再說了,在西藏工作十多二十年的進藏幹部職工中,誰身上沒落下點高原病?如果大家都不願意去艱苦的地方,那麼那裏的工作誰去做?請放心,我會好好照顧自己的,今後,你也隻有自己多保重了。”2000年從那曲地區調任尼瑪縣任縣長的布瑪與祁愛群一起在那曲地區農牧局工作了 18年,當時她們是一起乘車,沿著坑窪不平、蜿蜒曲折的“路”去上任的。“我當時就問,一個來自內地的漢族女同誌,在班戈條件那麼艱苦的地方,能堅持得下去嗎?”布瑪回憶說,“她當時幾乎不假思索地回答說,‘這個問題我早就想過了,有那麼多一代又一代的幹部長期工作在這裏,我為什麼不能堅持呢?’”

祁愛群在去班戈前曾經做過人事工作,憑借著她的工作熱情、工作態度、工作作風,她有信心在班戈做出一番成績來,她在臨走前對愛人說:“希望你能體諒我、支持我,我一定要做出成績來!”“她做事情很細心也很下功夫的,那是 1995年,她當時是畜牧局政工科副科長,就搞人事工作,”祁愛群的愛人袁勇回憶說:“畜牧局有兩個職工,他們是同學,有一天,其中一個跟我說‘袁勇,能不能幫我問問祁科長,我跟同學是同時參加工作的,怎麼我工資就比別人低呢?’”“我回家,當時祁愛群正在做飯,我就隨口問了一聲,她立即就回答‘職稱不一樣待遇怎麼能一樣?’我都吃驚,畜牧局上上下下那麼多職工,就這樣隨便提起一個來,她都心裏有數。”

在班戈縣任組織部部長的祁愛群剛到任不久,就麵臨一場“硬仗”。當時正是自治區要求各縣通過考試從招聘幹部中招錄國家正式幹部,並逐步解聘原聘用幹部的時期,解聘工作剛剛起步,由於解聘幅度過大,解聘幹部生活補助費也沒能及時到位,造成幹部情緒非常的不穩定。祁愛群本著把維護幹部群眾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原則,不顧高寒缺氧的大雪狂風,不顧路途遙遠顛簸,不顧自己身體狀況不好,硬是一個鄉鎮一個鄉鎮地跑,與被解聘的幹部談話,深入地做思想工作,並按照自治區 110號文件多次向上級反映情況,協同財政局反複核算、最後兌現了全縣 103名被解聘幹部 117萬元的生活補助費,做到了無一人遺漏、無一人少發、無一人提意見,贏得了廣大被解聘幹部的廣泛讚譽,穩定了廣大幹部的情緒。

班戈縣地處藏北高原的西北腹地,平均海拔 4745米,自然環境比那曲更為惡劣。祁愛群擔任班戈縣組織部部長後發現,班戈因為條件艱苦,在人才的輸送上一直都存在不少困難,長期以來,幹部隊伍老化、年輕幹部缺乏的現象比較嚴重,是這裏最為棘手的一個問題。她在向上級領導彙報情況時說:“幹部成長的規律是早壓擔子早成才、晚壓擔子晚成才、不壓擔子不成才。現在年輕幹部後備力量缺乏,我們能不能再發現一些?”於是,全縣 90個村,祁愛群不顧高原反應以及經常發作的多種疾病,不管路途遙遠,她都經常下鄉考察幹部。餓了,她用隨身帶的方便麵充饑;累了,就鑽進馬套裏休息一下。

在祁愛群的不懈努力下,班戈縣的組織人事工作、幹部隊伍建設、公務員考核工作、民主測評工作都有了很大的進步與發展。兩年中,班戈縣大膽地提拔了 13名頭腦活躍、有想法、文化程度較高的年輕幹部,並分配到各個鄉鎮的主要領導崗位。而對於一些年齡大、工作時間長、文化程度較低的老幹部,祁愛群一一做了細致的思想工作,並解決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後顧之憂。實現了鄉鎮主要領導崗位在平穩中過渡、調整,更重要的是實現了班戈縣幹部隊伍的年輕化、優化,提高了班戈縣幹部隊伍的整體水平。

在班戈工作的這 3年裏,祁愛群的心血沒有白費,上級部門對於班戈縣委組織部的變化、成績給予了充分的肯定。2002年,縣委組織部的《關於充實和穩定鄉鎮幹部隊伍政策措施的研究》獲得那曲地區調研成果一等獎;2003年,縣委組織部榮獲那曲地區組織人事年報統計工作一等獎和縣“先進單位”。

“做官先做人。”祁愛群曾這樣說過。身為班戈縣的組織部長,麵對各種職務便利所帶來的金錢誘惑,祁愛群沒有“撈一把”,也沒有讓別人說過半句閑話,做人立得直,做官也就正。有一次,一個老同學找到祁愛群,給她送了一些禮,希望通過她的權力把自己侄兒從鄉裏調到縣城工作。祁愛群回絕了,並對老同學說:“你侄兒的困難我理解,但有許多老同誌的子女都在基層工作。基層條件雖然苦了點,但對鍛煉孩子是有好處的。”

祁愛群就真這樣沒有“人情味”嗎?不!縣民政局有一名叫張旋坤的幹部,2000年被診斷患了高原性心髒病,2001年病情開始加重,不能繼續在海拔高的地區工作,祁愛群知道後多次向上級反映,後來這位同誌被組織上協調調到了氣候、海拔都較好的林芝地區工作。張旋坤病愈後感慨地說:“我隻是一名普通幹部,跟祁愛群同誌不沾親不帶故,也沒給她送禮,但她卻這樣關心我,辦事公正無私,是她讓我獲得了第二次生命!”可是,祁愛群卻從來沒有向上級反映過自己的身體狀況也非常不好,她剛到班戈不久,就開始經常性地流鼻血,經常把洗臉盆都染紅,同事們勸她趕緊回去治療,她卻笑著說:“沒事的,高原反應,問題不大。當年我父親得了糖尿病、高血壓,仍堅持在西藏工作,我這不算啥病,休息一下就好。” 137祁愛群就這樣長期在 45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區工作。工作一緊張勞累,就氣喘籲籲,心跳加快,時常頭痛、失眠、沒胃口,還容易得肺氣腫。但她沒有怨言,她一直在堅持,一直在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