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篇 拒腐防變 永葆本色(1 / 3)

胡錦濤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在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麵前,因此,“各級幹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私,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胡錦濤的講話深刻地指出了黨員幹部增強拒腐防變能力,永葆政治本色的重要意義。

腐防變、永葆本色是夯實執政基礎、鞏固執政地位的現實之需。曆史經驗告訴我們任何執政黨的地位都不是一勞永逸的。我們黨之所以會成為執政黨有其曆史因素,但更為根本的原因在於我們黨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所作所為能夠順應時代的潮流和我國社會發展進步的要求,因此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熱烈擁護和支持。少數黨員幹部的腐敗行為雖然隻是個別行為,但其對黨的機體的影響、對黨的形象的損害、對黨的聲譽的破壞卻是十分巨大的,不容忽視。腐敗現象如果不能得到有效遏製,其結果就是將引起人民群眾的不滿,使人民群眾對黨失去信任和信心,失去民心便失去了黨執政的基礎,執政地位將受到嚴重衝擊。不反腐,結果隻能是自取滅亡,這已經被多個執政黨的先後倒台所證實。因此腐敗與反腐敗、侵蝕與反侵蝕的鬥爭是長期的,領導幹部增強拒腐防變能力、永葆黨員的政治本色頁將是長期的任務。

拒腐防變、永葆本色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基本要求。黨的建設的最核心問題就是如何永葆黨的先進性,這也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核心要求。先進性是我們黨生命價值之所在,是黨生存和發展拒的根本依據,是黨的靈魂和力量之所在。我們黨曆來重視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並將保持先進性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和追求目標。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就是要通過推進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製度建設、反腐倡廉建設,使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和我國社會發展進步的要求,使我黨永葆與時俱進的品質,走在時代前列。由此可見加強反腐敗工作、提升拒腐防變能力,永葆政治本色是黨員保持先進性的重要內容。

提高黨員幹部拒腐防變的能力,永葆黨員本色,一靠自律,即黨員幹部主動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堅持高尚的精神追求,養成良好的生活作風,自覺地抵製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主義的侵蝕,自覺防腐倡廉,自覺增強黨性鍛煉,拒腐防變,永遠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二靠他律,即黨員幹部要自覺接受監督。黨員幹部能否自覺接受監督既關乎其本人的榮辱沉浮,更關乎我們黨的事業的成敗。鄧小平同誌曾經說過,解決貪汙腐化和濫用權力的現象,“主要通過兩個手段來解決,一個是教育,一個是法律”。強調通過健全法律、製度,抑製個人私欲的膨脹,對黨員幹部加以有效監督和約束,防止權力被濫用。恩格斯曾經說過:人類是由動物進化而來,人類永遠不能擺脫獸性,隻不過是擺脫多少罷了。這說明人的本性具有脆弱性,需要外部的力量加以監督和糾正。所以加強監督是對幹部的最大愛護,自覺接受監督是對自己的最好保護。每個共產黨員都要以坦蕩無私的胸懷樹立自覺接受監督的意識,要聽得進不同的意見,並自覺接受批評和監督。

鏗鏘玫瑰,永不褪色——王瑛

我知道我得罪了很多人,但我從沒得罪過紀委書記這個稱號!——王瑛

王瑛,女,回族,中共黨員,1961年 11月出生於四川省阿壩州小金縣,本科學曆。1982年 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 7月參加工作,曾擔任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2008年 11月 27日,因病逝世。王瑛同誌生前曾先後多次榮獲上級表彰。2002年 10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表彰為“民族團結進步模範”,2003年被巴中市委、市政府表彰為“巴中十年創輝煌”勞動模範,同年被省紀委、省監察廳表彰為“辦案先進個人”。

王瑛一身正氣,從不畏懼任何邪惡,她堅信邪不壓正。2003年 5月,一封舉報“南江縣公安局城東派出所幹警何某,在辦案中玩忽職守致人死亡卻逍遙法外”的信訪案件從市紀委轉到了王瑛手中。王瑛當即召集各部門人員仔細分析案情,迅速展開調查。當案件進展到關鍵時刻,各種阻力隨之而來,有人甚至揚言:“敢查這個案子,你是不想活了。”但王瑛同誌並沒有被嚇倒,而是繼續迎難而上,並且鼓勵身邊的辦案人員。為尋找到工作中的突破口,王瑛同誌連續 5天 5夜戰鬥在辦案第一線,吃住在辦案地點,親自找涉案關鍵人員進行談話,以期盡快解決問題。在王瑛及全體辦案人員的不懈努力之下,僅用了兩個多月時間,案件就水落石出,10名違紀違法人員受到應有的法律製裁和黨紀政紀處分。

2004年,南江財政下撥給三個鄉鎮供銷社下崗職工 8萬元的補貼。可是,縣供銷社卻把這筆錢給克扣了。王瑛知道後十分生氣,她不能眼看著普通老百姓的利益受到損害。於是,她立即組織人員,對此事進行調查。後來,問題查清,縣供銷社主任承認錯誤願接受黨紀政紀處分,但此事並未了結。在她的安排下,紀委和縣供銷社相關人員分赴三個被克扣的基層單位現場開會,把處理情況向職工通報,並在現場將扣留的錢按照花名冊發放給應補貼的職工。沒在場的職工,督促供銷社直接打入個人賬戶。在擔任南江縣紀委書記的幾年裏,她是有案必查,而且要查就得查個水落石出,把件件案子都辦成了鐵案。她直接牽頭查辦各類疑難、典型案件共 50多起,這直接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達上千萬元。王瑛常說:“我們手中的權力都是公共權力,是人民群眾讓我們保管的。如果用權力謀私利,就是對人民的背叛!”

多年在紀檢戰線工作,王瑛同誌查處了許多燙手的案子,懲處和挽救了一大批幹部。被王瑛查處的許多違紀幹部,非但不恨她,反而對她心存感激。柳昆就是其中之一,他曾是南江最年輕的副局長,為了在單位能夠評上先進而做了違紀的事情。被王瑛同誌查處後,他一直很絕望。可是王瑛同誌並沒有放棄他,而是到他家探望他的患病的母親,並多次鼓勵、幫助他。“柳昆啊,教訓令人成熟,錯誤隻屬於過去,你未來的路還長,你要努力。”王瑛的諄諄教誨讓柳昆幡然醒悟。四年的時間裏,柳昆主動申請先後到大河鎮觀音寺村和光霧山鎮焦家河村任駐村幹部。這期間,他帶領村民一道修公路、建學校、打水池、建沼氣、養黃羊,柳昆隻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幹出了別人用五年都沒有幹出的事。這期間村民擁戴,各級組織肯定,柳昆被再次提拔使用。

在柳昆駐村的四年時光中,王瑛每年至少兩次到他派駐的村檢查、暗訪;遇到不能解決的項目、資金困難,每次都盡力幫忙想辦法去解決;每當柳昆獲得獎勵和榮譽時,她都要打來電話或發來短信給予肯定和勉勵。至今,柳昆的手機中還保存著一條王瑛發來的短信。那是 2006年 7月 1日,柳昆被巴中市委表彰為優秀駐村幹部。當天下午,王瑛發來一則短信:“大姐祝賀你,真的勇士,是跌倒後爬起來繼續前行的人!”這些記憶都深深地印刻在了柳昆的腦海中,使他永遠都不會忘記,指引著他繼續前行。2008年 12月 1日,在王瑛同誌的追悼會上,柳昆泣不成聲,他感謝王瑛書記給了他第二個人生。幾年來,像柳昆這樣被王瑛幫助教育的受過處分的黨員幹部還有很多。其中,有幾個成績突出的幹部,在她的推薦下,都重新走上了領導崗位。

王瑛同誌在工作中時刻不忘對投資大環境的監管。在南江這樣的國家級貧困縣,維護企業的投資和發展環境是至關重要的。王瑛作為紀委書記,對於企業的發展格外關注。王瑛同誌在思考紀檢監察工作服務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就創造性地提出了簡稱為“五個零”的王瑛工作法。即建立投訴中心,為民服務零距離;召開專題聽證會,幹群關係零隔閡;開展“三最佳”創評,監督監察零空檔;評選誠信先進,再塑形象零起點;實行投訴查結製,案件查處零擱置。在“五個零”的王瑛工作法的指導下南江151縣的投資環境大大改善,促進了南江經濟的發展。

2004年,事業剛剛起步的南江水泥集團董事長朱奇正遇到了一件上火事。技術監督部門的少數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不斷在他的企業“吃拿卡要”,朱奇正敢怒不敢言,苦惱不已之時,一天王瑛突然打來電話說:“明天有一個會,你來參加一下。”朱奇正很是困惑:“是什麼會?”王瑛幹脆地說:“你不要管,來就是了。”第二天,朱奇正去了一看才知道,原來是場“當麵鑼對麵鼓”的投訴會,參加會議的不光有在南江的投資者,還有相關的政府部門。王瑛是要他們一對一地接觸,有什麼問題直接投訴。經過王瑛帶領人員細致地調查,南江縣質監局計量測試所在南江水泥集團亂收費 5.2萬元,還違規報銷了 11萬元的費用。最終,計量測試所的所長被留黨察看並受行政撤職處分。

看到這一結果朱奇正高興不已,一心想感激這位為自己解決難題的好幹部,但一直沒有機會。直到有一天,他聽說王瑛病了,在家休息。就趕緊提了一兜水果去她家探望。當朱奇正起身告辭時,王瑛卻不肯收他的水果,並叮囑他“好好發展企業,有困難就來找她。”而且叫他下次來不要再拿東西了。聽到這番話,朱奇正的心裏感覺到很不舒服,甚至覺得有些難過,雖然他感動地流著眼淚走出了王瑛的家門,卻又有些委屈。就這樣,心裏有了疙瘩的朱奇正一個月沒去王瑛的辦公室。他怎麼也沒想到,王瑛又突然打來了電話。王瑛在電話中懇切地說:“小朱啊,沒收你的水果,你別生氣。你們企業要好好發展,需要我們或者我個人幫助的,你就盡管說。但是因為我是紀委書記,我不能收你的東西,希望你能夠理解。 ”這番話深深打動了朱奇正,從此,在他的心裏,王瑛就是個好大姐。

王瑛拒收朱奇正的水果和她多年來拒收的紅包比起來,真是太微不足道了。據曾經是王瑛部下的南江縣的水利局局長鄭瓊所說,自己在紀委工作時經常幫王瑛退紅包。並且王瑛總是囑咐她要委婉,不能傷害別人。鄭瓊笑著說:“我都去水利局上班了,她還找我退紅包呢。有一次,她給我打來電話,說有人給她送了 2000塊錢的紅包,她想盡了辦法都退不回去,問我怎麼辦。我笑得不行,說你那麼有經驗,又那麼周到,怎麼還來問我呢。”鄭瓊說,最後,王瑛給那個送紅包的人買了件 2000多塊錢的衣服,給別人送了去,自己反倒賠了錢。

王瑛時刻把百姓冷暖放心間。南江縣上兩鄉的羊灘村地處大山深處,一條河把村子一分為二。羊灘村一社社長周伯君說,村裏的承包田差不多152都在河對岸,無論春夏秋冬,村民都隻能趟水過河。而孩子們上學,則每天都要繞三四個小時的山路,走到學校都錯過了兩節課。因為村裏沒有資金,所以橋一直沒能建起來。村裏人都盼著能早日有一座橋。直到有一天,王瑛到上兩鄉開展貧困戶幫扶。恰好遇見一位村民正扛著一袋農家肥,在河水中艱難地行走。王瑛就此詢問村幹部,弄明白了情況之後,她當即就和大家在現場算清了修橋需要的經費和物資。第三天,她就帶人來作規劃,並帶來了 3萬元資金和五袋水泥、50公斤鐵索。僅僅用了 20多天,一座 120米長、1.5米寬的鐵索橋就建起來了。

王瑛始終恪守黨性原則,不容侵犯。“我是紀檢幹部,幫了你們,我有什麼資格去監督別人?”這是王瑛曾說過的一句話。王瑛辦案堅持原則,鐵麵無私,從來都是六親不認。2005年 4月,縣紀委、監察局在專項資金檢查中,發現縣水利局存在重大違紀問題,在對涉案的 6人立案調查時,涉案人員紛紛通過領導、親戚、朋友關係找王瑛同誌說情,均被她一一回絕。最終查清水保辦套取專項資金 58萬餘元進行私分的事實,4人被移送司法機關,均被判刑。

王瑛的弟弟家生活困難,弟弟在阿壩山區工作,弟妹一直沒有工作。弟弟找她幫忙卻被她一口回絕,並說:“你們還沒到揭不開鍋的地步,我是紀檢幹部,幫了你們,我有什麼資格去監督別人?”為此,親弟弟對她一直不理解,甚至兩年多不接她打來的電話。王瑛其實最疼愛自己的弟弟,可是弟弟怎麼會了解姐姐的心呢?後來,弟弟理解了姐姐,痛哭流涕!

浩然正氣的王瑛,在麵對多舛的命運時,更是錚錚鐵骨。2006年南江縣遇到了幾十年不遇的特大旱災,一直堅持在抗旱第一線的王瑛,幾次暈倒,被送往醫院後,檢查結果讓所有人驚呆了——肺癌晚期。沒有誰不怕死,鐵骨錚錚的王瑛也不例外。2006年 7月 25日的那一天,當得知自己患的是肺癌晚期,生命隻剩下 3個月時,王瑛害怕了,呆呆地在病床上坐了兩天兩夜,一句話也沒有說,她的丈夫十多天時間頭發就白了一半。

沒有人會想到,當醫生宣告她的生命隻剩下 3個月時,王瑛竟然創造了醫學奇跡,生命在 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依然堅強昂立。2008年 5月 12日那天,離青川縣不遠的南江縣有 48個鄉鎮不同程度地受災,受災人口達 44.59萬人,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地震重災縣之一。當時,還在治療期間的王瑛,就不斷打電話詢問災情。隨後,她更不顧醫生的勸阻,拔掉針頭就趕回南江。此時虛弱的她,帶領紀委 10餘名幹部,不顧餘震的危險,深入到燕山、八廟、高塔等鄉鎮,組織轉移安置群眾,深入一線核查災情。地震期間王瑛就睡在辦公室的窗邊,這樣她就可以隨時隨地觀察窗外的最後一句話!

王瑛是一個對自己和家人“小氣”,而對有困難的陌生人卻毫不吝嗇的人。兒子張然讀大學時,穿著樸素,甚至有的同學還嘲笑他雖然有個當紀委書記的媽媽,可是穿的卻是如此寒酸。王瑛得知後,認真地對兒子瑛並不是吝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