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2 / 3)

“我在信息報上看到一條報道,”鄭風華說,“報道你是七七級畢業生下海的第一個億萬富翁,可就是找不到你。你小子是不是怕我們這些窮哥們賴上你呀?”

“哪裏,哪裏,我韓小冬有那麼小氣嗎?”韓小冬慢慢敘說起來,“前些日子,社會上流傳說,‘欺行霸市能變富,不三不四萬元戶’。社會上刮起了收拾個體戶的風,查銀行存款,查稅款,弄得這裏雞飛狗跳不得安寧。多虧我那老丈母娘,我們掙了錢不存銀行,在屋裏挖了個防潮的大錢窖。當時我還說,過去,地主有了元寶、金條放在雞窩裏,你有了錢放在地窖裏。為什麼不存銀行?太小心眼了吧。怎麼樣?人家對了,我們掙的錢一點兒也沒損失。”

“哈哈哈,”鄭風華接他的話說,“現在好了,知道了,那時候惶惶不可終日,就沒心思和我們聯係了!”

“讓社會上這些輿論給我搞得都有些抬不起頭來了。”韓小冬說,“好像我們個體戶掙的錢都不是好道來的。再說,我又背叛了咱‘三兄弟’的盟言,怎麼麵對你們啊?上次去辦結婚登記和給孩子落戶口,恨不能把腦袋塞褲襠裏呢。我臉再厚也是有限的哎——有錢有得反倒覺得窩囊了。”

“這回好了,”鄭風華說,“國家不是號召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嗎!”

“是啊,”韓小冬滔滔不絕地說,“我就先富起來了,這一富,老丈母娘的思想反差太大了,返城剛回上海沒找到工作,貧困潦倒賣冰棍,那麼難為情。對了,現在都叫奶油冰棍、巧克力冰棍了,我那老丈母娘一提起來還說是棒冰、棒冰棍,一直不忘黃夫子帶著女兒買她的冰棍羞她。她說,那時候覺得沒錢買啥也買不起,現在又常說掙這麼多錢有什麼用啊,她也不覺得是個富婆就怎麼光彩。娟娟幾次勸她去找我老丈人,她不是不想去,隻是覺得老丈人那種清高的人,錢對他沒那麼大吸引力。他當上了教育局大局長,也會不愁吃不愁穿,聽說還有轎車坐,有人開車,肯定瞧不起她……”

鄭風華截住他的話問:“不至於吧?”

“怎麼不至於呢。”韓小冬說,“我和娟娟商量了,要畫個圈兒,轉個彎兒,想法把我老丈人圈進去,彎進去。我看呢,我老丈母娘也是想顯一顯,也可以說要氣氣我老丈人,我們仨商量好了,要拿出五千萬元人民幣捐贈一所希望小學,不過,這裏有個很好玩的故事……”

韓小冬滔滔不絕地講完了他設計的帶圈兒又帶彎兒的故事,鄭風華連連說好。韓小冬說:“二哥,那我拜托你幫我辦三件事兒怎麼樣?”

“你說吧!”鄭風華問,“哪三件事兒?”

韓小冬說:“第一件,讓你的部下到省城給我租一套有五萬平方米庫房的大門市房,並有十間辦公間的場所,交通要便利一些,我要做大哥大、日本彩電、BP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全省批發總站;第二,在興城市租一處有三千平方米庫房的門市,有兩間辦公室就行,作為特殊批發市場,以每件隻掙一分錢的價格,賣給全市教育係統領導、老師和學生,主要是賣電腦;第三件事,在市區想法哪怕是高價批一塊建築用地,估計有兩萬平方米就差不多,蓋一套四合院的房子,四合院的每堵院牆都做後山牆,蓋兩套別墅式的小洋樓,共四套,對麵的兩套給我老丈人安排用,可以一套居住,一套做書房;右側連著兩套房舍,給你和你父母、老丈母娘安排用;左側連著兩套,給我和娟娟、兒子用。建築材料要高檔些的,樣式要現代一些的,大門要氣魄一些,門上要鑲木板刻字,古裏古氣一點兒好,刻上‘七七三兄弟大院’。”沒等鄭風華說什麼,他又說,“二哥,怎麼樣?”

“這‘七七三兄弟大院’的名字起得棒,仗義,仗義,你還是當年的三弟。你才真正是‘苟富貴,勿相忘’呢!”鄭風華一拍桌子說,“照你說的辦。放心好了,不過,要及時打款呀,可別空賣人情!”

“那當然了,”韓小冬說,“你要馬上能落實,我馬上就能打,卡就在兜裏呢。”

鄭風華激動地站了起來:“那就馬上!”

“二哥,這麼樣吧,”韓小冬說,“捐款五千萬給希望小學的事情,你馬上和市裏打招呼,爭取春節前就兌現。”他又補充說,“千萬別忘了我畫的那個圈,轉的那個彎兒呀。”

“你放心吧,”鄭風華脫口而出,“一言為定!”

興城的春節一年比一年火暴,又是一年過去,眼下距春節還有好幾天,節日的氣氛已經很濃了。

鄭風華乘著轎車駛出校園區,就連大學城幾個工廠兩邊的路旁都擺滿了各種爆竹攤、春聯攤、燈籠攤,各種賣喜慶酒、點心、水果的攤床一個接一個,個個都有人圍攤砍價購買。賣燒紙的也興旺起來,什麼美元、元寶、金條、金磚等等,凡是能夠表示財氣的應有盡有。民間傳說眼下日子好了,讓離去的人也喜慶喜慶這改革帶來的好日子。

鄭風華來到火車站時,黃夫子和教育局班子成員,還有特邀的王燕、趙長山、李瑞林等都已來到了迎賓室。黃夫子走過來問鄭風華:“這個捐助希望工程小學的老板到底姓啥叫啥,什麼背景呀?”

“背景很複雜,一句半句說不清楚,”鄭風華笑笑說,“港商的親友,叫費樸業。”

黃夫子問:“哪三個字?”

鄭風華笑笑說:“虧你還是大夫子呢,姓費的費,也就是浪費的費,姓樸的樸,業績的業!”

“百家姓裏有,但姓費的很少,”黃夫子說,“名字也怪怪的。”

正說著,火車轟隆隆進站了,教育局的工作人員趕忙把一捧鮮花遞給黃夫子:“局長,人家捐助希望小學這麼多錢,獻花的差事就非你這教育局長莫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