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世事豈能遂人意(2 / 2)

這思來想去的,竟是被顧顏琢磨出了一招禍水東引來。

這一日顧音正如同往常一般在屋裏修煉,七喜卻一反常態的敲響了門。

顧音打開門,見七喜臉上滿是驚惶之色的嚷嚷道:“姑娘,不好了,我聽夫人院子裏灑掃的小翠說溫家少爺來向夫人提親,但是他提的不是二姑娘,而是姑娘你!姑娘你快準備準備,夫人那邊怕是快要派人過來了。”

顧音正準備答話,就見顧夫人身邊伺候的大丫鬟珍珠推門進了翠竹苑。

七喜福了一福,珍珠也沒理她,徑自對顧音說道:“夫人請三姑娘過去說說話,三姑娘這便跟我來吧。”

顧音正自不解,就隨著珍珠往顧夫人的主院走去,隻留下七喜在翠竹苑裏急得團團轉。

到得顧夫人的正房,顧音還未請安,顧夫人就將一根鑲著貓眼石的簪子扔到了顧音腳前。顧音疑惑的抬頭看了一圈,卻看見這屋子裏不止顧夫人和丫鬟,顧顏、顧月和那溫世彬都站在一邊。

顧音鎮定的請了安,問道:“不知母親叫女兒過來可是有什麼事麼?”

顧夫人怒道:“你自己做了好事難道你還不知道?”

顧音福了一福,說道:“女兒實在不知母親說的何事。”

溫世彬接口道:“音妹,我已經跟姑姑說了我們兩個之間的事情了,以後我們兩個可以光明正大的在一起了。”

顧夫人更是惱怒,用手按揉著額側,道:“你連簪子都當定情信物給了人家,眼下倒是裝得正派起來了?”

顧音彎腰將那簪子拾了起來,認真看了看,說道:“這簪子確實不是我的,想來母親是弄錯了。”

顧月譏笑道:“這明明就是那次你拿爹爹給我們一人一支的簪子和我換去的,怎麼這會兒就成不是你的了啊。”

顧音心中微怒,這簪子顧月當時並沒送來,她也沒當一回事,隻沒想到這會兒竟然還被顧月拿來栽贓自己。

顧顏幫腔道:“三妹妹可是忘了麼,當時可是我們大家都看著四妹妹把這根簪子給了你的啊。”

顧音正待辯駁,齊姨娘的貼身丫鬟就攙扶著瘦骨嶙峋的齊姨娘走了進來。

齊姨娘費力的向顧夫人請了安,轉向顧顏道:“二姑娘想是記岔了,翠竹苑的一針一線我都有登記入賬,卻是從未有過這根簪子。不知道二姑娘是何時所見,又是有哪些人見了這事。”

顧顏一時語塞,猶自強辯道:“那這簪子上麵為什麼會有一個音字。”

齊姨娘冷笑道:“若是我聽得不錯,這根簪子你不是說是四姑娘賠給了三姑娘,三姑娘又拿它做了定情信物給了溫少爺,溫少爺這才拿著簪子向夫人提親。二姑娘是什麼時候知道這簪子上麵刻得有字的呢。”

顧夫人聽得她們吵得不像樣,把手邊的杯子摔到了地下怒道:“好了!反正這事就這麼定了,下個月就給三姑娘成親!”

齊姨娘大驚失色,哭道:“夫人,三姑娘她才十三歲啊。”

顧音冷眼看著這場鬧劇,想來顧夫人也不是看不出其中的蹊蹺,隻是她本就不在意顧音,因此既然娘家侄子開口求了,那便許了就是。更何況自從顧青怡外嫁,顧顏就代替了顧青怡的位置,日日在顧夫人的膝下承歡,顧夫人也不忍拆穿她,就幹脆如了她的願好了。

這本就是人之常情,人在做出決定的時候肯定會傾向於自己喜歡和信賴的那一方,可當自己處於不利的地位時,又會抱怨上位者處事不公。若是沒有力量,便隻能咽下苦果,努力的在下一次做出決定之前求得上位者的歡心。從古至今所有有人的地方都是如此,小到家庭大到國家,都是下位者在抱怨上位者不公的同時拚命的向上攀爬,爭取自己成為上位者,然後再做出符合自己立場的判斷。人生本就是被束縛在這藩籬裏,在這苦海中掙紮沉淪。

顧音輕笑了一聲,從頭上拔下那根綠得仿佛能滴出水來的竹簪,輕輕一晃,隻見竹簪迎風而長,頃刻間便成了一把隱隱可見竹節的三尺長劍。

今日,便要掙脫這藩籬,跳出這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