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提前發動(1 / 3)

京師。

“陛下,該休息了!”

徐忠恩開口提醒道。

作為一名宦官,身家性命和永寧帝完全捆綁,他可不想皇帝累壞了身子。

“內憂外患,朕睡不著啊!”

永寧帝歎息一聲說道。

天元帝時期是大虞,已經有了幾分中興的影子,等到他繼位一下子就被打斷了。

因為朝中的黨爭,錯過了鎮壓白蓮教叛亂的最佳時機,引發了波及數省的大亂。

繼位之初他宣布的免稅,更是成了一個笑話。

因為戰爭的緣故,中央政府財政出現嚴重虧空,不得不向地方攤派軍餉。

一係列操作下來,他剿殺閹黨撈取的政治聲望,全部賠了進去。

本以為親政之後,換上一批忠良賢臣,局勢就會好轉。

現實卻非常的打臉。

他提拔的清流官員,除了在朝堂上噴人厲害,其他方麵表現很一般。

寄予厚望的兩位先生,隻是在黨爭的時候,表現出了卓越的能力。

一旦涉及具體事務,就經常鬧出笑話來。

提出來的建議,聽起來都很不錯,就是在可操作性差了億丟丟,經常被幾位輔臣噴的一文不值。

在野的時候,養望多年的尹智銘和左鴻江,被大家視為能複興大虞的賢臣。

入朝幾個月之後,沒有了距離濾鏡,一下子就現出了原形。

兩人在百官中的風評,那是急轉直下。

包括兩人的門生故吏,現在也隻是吹噓他們的人品道德,絕口不提其能力。

口碑變化這麼快,自然少不了一眾輔臣,在背後推波助瀾。

先安排人對兩人一陣猛吹,故意抬高他們在眾人心目中的預期,然後故意挖坑給他們跳。

沒有任何意外,兩人都被坑的很慘。

現在百官都認為尹智銘和左鴻江就是兩個大忽悠,隻會紙上談兵,沒有什麼真本事。

認知一旦形成,再想逆轉回來,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何況尹智銘和左鴻江兩人的實幹能力,本身就不怎麼樣。

幾次想要證明自己,都搞得灰頭土臉。

如果不是兩人在士林中聲望不錯,手中又確實無人可用,永寧帝早就放棄了他們。

“陛下,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徐忠恩急忙安慰道。

知道皇帝不喜歡宦官幹政,對朝堂上的事務,他從來不發表意見。

相較於大虞其他時期的宦官,他這位掌印太監的權力,可以說是最小的。

就連司禮監披紅,也被皇帝收了回去親力親為。

不過這麼一來,永寧帝自己的工作量,卻是大幅度增加。

以往下麵的奏折,司禮監都要篩選一遍,挑重要的交給皇帝。

內容相似的奏折,還會統一歸類,一起向皇帝上報。

現在這些活兒,全部都是永寧帝一個人幹,熬夜加班是常態。

“不用安慰朕,些許小事,還擊不垮朕。

傳旨給徐閣老,讓加快圍剿叛軍的進程,朕希望年底前能夠見到賊首的人頭。”

永寧帝隨即下令道。

眼下大虞最大的問題,一共有三個:財政虧空、白蓮教叛亂、北虜犯邊。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三個問題也可以歸結為一個,那就是朝廷缺錢。

隻要能夠解決錢糧問題,另外兩個威脅,都可以輕鬆搞定。

“遵旨!”

“等一等!”

“給前線各省的巡撫,也發一份聖旨,讓他們全力配合徐閣老剿匪。

軍中的一眾將領,也別忘了。

告訴他們,隻要能夠按時剿滅叛亂,朕不會吝嗇官爵!”

……

廉州府。

“大人,我們在審問俘虜時,得知了一個要命的消息。

白蓮教起事前,曾劫獲過一批軍械。

奇怪的是這些軍械在運輸途中,沒有派出重兵護送,僅僅隻讓衙役運送。

在叛亂爆發之後,還有人給駐軍下令,禁止他們出來剿賊。

沿著這條線索,我們進行深挖,發現了太常寺卿和太仆寺卿參與的痕跡。

據白蓮教頭目交代,叛亂爆發之前,他們曾和一家江南的商會有過合作。

這家商會的負責人,正是當今太常寺卿尹智銘的族人。

為了搜集更多的情報,我還調查了當時驛站的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