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1 / 1)

“哇!真是……了不得啊!”這是看見通往金山寺的山路時,喬麥所發出的感慨。

爬幾百階的石梯,對於普通人來說,並不是太過沉重的負擔。隻是假如你將喬麥那橫豎一樣長——重要的是,他橫豎都很長——的身體與幾百階的石梯搭配起來時,你就會心悅誠服——那果然是很“了不得啊”。

掏出一塊瘦帕來擦了擦汗,喬麥問道:“賢侄啊,你說為什麼每一家寺廟都建在山上,而且都要將路建得這麼難走呢?”

由於與喬妍的來往,我與喬麥也算得上是舊識。客觀來說,若撇去名利的衝突,喬麥仍可算得上是一位仁厚而不失風趣的長者。

“唔,據說是為了考驗大家拜佛的誠心吧。”

“那可很難說哦!”

“噢?”

“賢侄啊,你想想,爬了這麼多層石階後,誰都會想坐下來吧,不過在大雄寶殿那樣的氣氛下,又沒有椅子,有誰能安心坐下來呢,所以,就隻好選擇跪下來了。總而言之,在神佛麵前下跪也不是什麼很丟麵子的事……”

“啊……那為什麼寺廟前還要建個亭子呢?”

“僧多粥少啊,當一個人坐下來後,其他人也會想坐下來的嘛,但又沒座位了,還不隻好去跪下來……”

“原來是這個樣子……”

“總之,假如考慮到要讓來寺廟的人盡量多的跪在佛像前以示虔誠,我造寺廟也會造成這個樣子的……前人的智慧,還是很有值得借鑒的地方的啊……”

“伯父英明。”

看著我們兩個胡侃半天,喬妍在一旁“格格”地笑,我白了她一眼。走上石階,喬麥則是由兩名婢女攙扶著,往上走去。

好不容易走到大雄寶殿前。喬麥累得不行,在門前一座圓亭中坐下歇息,叫了一名家丁進去通報。不一會兒,一個小沙彌走來,將我們迎進去。穿過大雄寶殿,側殿,操場,群僧的臥室,幾乎半個金山寺,才到達後山法海的住處。其間喬麥毫無懸念地大呼“辛苦”。

“伯父不是金山寺的大施主嗎?”

“呼……是啊……有什麼問題嗎?”

“那為什麼看伯父的樣子,好象對金山寺很陌生的樣子?”

“第一次來嘛,陌生是當然的事……賢侄啊,你該明白,所謂大施主,給錢是最重要的,其它的事情都屬小節,大可忽略。不過這裏的住持法海,我倒是認識的。當初小妍出生時,他來為小妍她娘做過一場法事,順便為小妍祈福。當時法海才三十多歲,當上金山寺住持已有十年,將原本冷冷清清的金山寺弄得名噪蘇杭。賢侄啊,你不覺得這是很了不起的事嗎?”

“……了不起。”

……原來如此,想來喬妍身上的“天心鎖”便是那時給施下的吧……

“當初的一場法事,就收了我一千多兩銀子。我想我開店還不如半寺廟呢……”

“一千多兩!?”我嚇了一大跳,要是給我,十年都吃不完啊。接著就看見在一旁活蹦亂跳的喬妍,轉念又想:倒還是比較劃算的買賣。

法海的住處,位於金山側麵一處極為陡峭的懸崖上,小屋於山壁危立,顯得孤高傲然。我們到的時候,法海正在離小屋不遠處的一塊石坪上品茗,一件極為隨意的僧衣衣袂在山風之中獵獵飛揚。

“穿得這麼少,他不怕生病的嗎?”喬妍從一旁附過來,小聲地說道。

“出家人嘛,所追求的就是脫離生老病死,大概生生病有助於提高他的修為吧,你想啊,病生得多了,豈不是就不再害怕生病了?”我信口胡諂。

喬妍白了我一眼,隨後又問:“老病死可以脫離我勉強可以相信,不過生難道也是可以脫離的嗎?”

“你不覺得生其實是最好脫離的嗎?”

“怎麼可能?”

“一般來說,所謂出家人,都有一個共同特征,你知道嗎?”

“都沒頭發?”

“當然不是。還有帶發修行的呢。我的意思是說:都不許生孩子!”

“去你的!”喬妍一腳踢過來,我連忙側身躲過。

這時,法海放下茶杯,帶著笑容往這邊迎了過來。

“這位施主說得很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