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共軌式柴油供給係統不再采用噴油係統的柱塞泵分缸脈動供油原理,而是用一個設置在高壓油泵和噴油器之間的具有較大容積的共軌管把壓油泵輸出的燃油蓄積起來並抑製壓力波動,再通過各高壓油管輸送到每個噴油器上,由噴油器電磁閥的動作控製噴射的開始和終止。電磁閥起作用的時刻決定噴油定時,起作用的持續時間和共軌壓力共同決定噴油量。由於這種係統采用壓力時間式燃油計量原理,因此又可稱為壓力時間控製式電控噴射係統。
2.共軌上的壓力傳感器實時反饋共軌中的壓力,通過控製PCV的電流來調整進入共軌的燃油量和軌道壓力,形成獨立的共軌壓力閉環子係統。
3.共軌式柴油供給係統由燃油低壓子係統(包括油箱、輸油泵、濾清器和低壓回油管)、共軌壓力控製子係統(包括高壓泵、高壓油管、共軌壓力控製閥、共軌、共軌壓力傳感器,以及提供安全保障的安全泄壓閥和流量限製閥)、燃油噴射控製子係統(包括帶有電磁閥的噴油器、凸輪軸和凸輪軸傳感器等)、發動機電子控製係統(包括ECU和各種傳感器)組成。
4.電控共軌式柴油噴射係統可以分為電控無液壓放大的高壓(蓄壓)共軌式柴油噴射係統和電控有液壓放大的液力增壓共軌式柴油噴射係統兩種。
5.電控無液壓放大的高壓(蓄壓)共軌式柴油噴射係統中,高壓供油泵將柴油送入共軌,然後經各高壓油管送到電/液控製噴油器。該係統的優點是:由於無液壓放大,在電/液控製噴油器中,電磁閥控製的是小油量,控製活塞具有小的截麵積和行程,不僅電磁閥開關的速率可以提高,由於是小油量的控製,所以對噴油速率的控製比較簡單,容易實現預噴油。
6.電控有液壓放大的增壓共軌式柴油噴射係統中,中壓(或低壓)供油泵將柴油(或機油)送入共軌,再經過中壓(或低壓)油管送到具有液壓放大機構的電/液控製噴油器。由供油泵、共軌上的油壓傳感器和電控單元組成的閉環係統對共軌內的柴油(或機油)壓力實施精確的控製,用高速電/液控製噴油器對循環噴油量、噴油正時、噴油速率和噴油規律進行控製。
7.共軌式柴油噴射係統的最大的特點是噴油係統的兩個基本任務——燃油壓力的形成和燃油量的計量,在時間上、在係統中的部位和功能方麵都是分開的,燃油壓力的形成和燃油的輸送基本上與噴油過程無關。通過設置傳感器、電控單元和高速電磁閥或電/液控製執行器等組成的電控係統,對循環噴油量以及噴油正時、噴油速率和噴油規律、噴油壓力等進行“時間-壓力控製”或“壓力控製”。其中用得最多的是“時間-壓力控製”。
8.共軌式柴油噴射係統在電/液控製噴油器上方設置了一個電磁式二位三通閥(TWV閥),由電控單元根據柴油機工況要求而決定的共軌壓力(它決定了噴油壓力)和電磁閥通電持續時間決定了循環噴油量,它通電的時刻決定了噴油始點。
9.在傳統的泵-管-嘴機械式柴油噴射控製係統中,供油正時的控製是采用供油提前角自動調節器(簡稱噴油提前器)對噴油泵的供油提前角的調節來實現的。其主要功能是使噴油泵供油提前角隨柴油機轉速升高或負荷的減小而自動加大,隨轉速下降或負荷的增加而自動減小。通過對供油正時的調整間接實現對噴油正時的調整。
10.噴油速率是指在噴油持續期內每度曲軸轉角中噴油器噴入燃燒室的平均噴油量。而噴油規律是指在噴油持續期內每度曲軸轉角的噴油量隨曲軸轉角變化的規律,所以噴油規律曲線也稱“噴油速率的形狀”。影響噴油速率和噴油規律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噴油泵的供油速率和供油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