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教育在人類曆史的發展長河中,承載著重要的曆史使命。社會越進步,家庭教育所承載的社會責任越大。“家訓”按其本意來講,就是對本家族子弟後代立身處世、持家治學的教誨,比如“家勤則興,人勤則健”。
《易經·坤·文言》語:“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中國人自古重視家庭教育,將上一輩的人生經驗凝縮成文,付諸文字以傳子孫,告誡子孫立誌修身,不可自恃門第、驕逸怠惰。“家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內涵、獨特的藝術形式真實地反映了各個時代的風貌和社會生活。它陶冶著人們的情操、感化著人們的心靈。正是這些優秀的文化因子,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國的文化習俗與精神素質,成為後代人的精神家園。
現如今很多家長為了孩子不惜任何代價,讓孩子去上名牌學校,給孩子找知名的老師,參加各式各樣的培訓班,最大程度地滿足孩子的學習要求,但是,為何教育效果卻常常達不到父母的預期呢?其實,在孩子不斷成長的過程中,家庭教育起著關鍵的作用,父母才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師,他們對孩子懷著深深的愛,又最理解他們,父母的話和他們的修養情操,對子女的影響特別大,可以說擁有著極其神奇的力量,可以激起他們感情的漣漪,溝通兩代人的心扉,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如果一個家庭想讓孩子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最為關鍵的就是有科學而合理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成敗,不僅關係到兒女的健康成長,更關係到國家的興衰、民族的興旺和社會的進步。
中國曆代的成功家訓是數千年來有識之士教子成才、修身齊家的成功經驗,合理地繼承並運用這些思想,對於下一代的成長及社會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一份寶貴財富。本書秉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從浩如煙海的曆代古籍中,將閃耀著中華民族智慧之光的、至今仍有借鑒價值的家訓梳理、篩選出來,作為對後代教育的參考,同時配以一個個生動鮮活的事例,為眼下的家庭教育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為家庭教育中出現的問題答疑解惑,為孩子的成長、家庭的和睦提出了一個個寶貴的參考意見。
書中主要選收了我國曆史上最成功的《顏氏家訓》《朱子家訓》《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
作為中國傳統社會的典範教材,《顏氏家訓》直接開後世“家訓”的先河,是我國古代家庭教育理論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顏之推並無赫赫之功,也未列顯官之位,卻因一部《顏氏家訓》而享千秋盛名,由此可見其家訓的影響深遠。被陳振孫譽為“古今家訓之祖”的《顏氏家訓》,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部重要典籍,這不僅表現在該書“質而明,詳而要,平而不詭”的文章風格上,以及“兼論字畫音訓,並考正典故,品第文藝”的內容方麵,而且還表現在該書“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時俗之謬”的現世精神上。因此,曆代學者對該書推崇備至,視之為垂訓子孫以及家庭教育的典範。縱觀曆史,顏氏子孫在操守與才學方麵都有驚世表現,光以唐朝而言,像注解《漢書》的顏師古,書法為世楷模、籠罩千年的顏真卿,凜然大節震爍千古、以身殉國的顏杲卿等人,都令人對顏家有不同凡響的深刻印象,更足證其祖所立家訓之效用彰著。即使到了宋元兩朝,顏氏族人也仍然入仕不斷,尤其令以後明清兩代的人欽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