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訓》亦稱《朱柏廬治家格言》,簡稱《治家格言》。作者朱用純,字致一,自號柏廬(昆山現有柏廬小學),江蘇省昆山縣人,生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其父朱集璜是明末的學者。朱用純始終末入仕,康熙年間有人要推薦他參加朝廷博學鴻詞科的考試,固辭乃免。其一生研究程朱理學,主張知行並進,其著作有《刪補易經蒙引》《四書講義》《愧訥集》和《大學中庸講義》等,其中以506字的《朱子家訓》最有影響,三百年來膾炙人口,家喻戶曉。《朱子家訓》以“修身”、“齊家”為宗旨,集儒家做人處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義博大精深。
《曾國藩家書》是曾國藩的書信集,成書於清鹹豐年間19世紀中葉)。《曾國藩家書》記錄了曾國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後達30年的翰苑和從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內容極為廣泛,是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活動和其治政、治家、治學之道的生動反映。曾氏家書行文從容鎮定,形式自由,隨想而到,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蘊育真知良言,具有極強的說服力和感召力。盡管曾氏留傳下來的著作太少,但僅就一部家書即可體現他的學識造詣和道德修養,從而贏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稱譽。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1954至1966年間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家信摘編,該書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修養讀物,是素質教育的經典範本,是充滿著父愛的教子名篇。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兩個孩子(傅聰是著名鋼琴大師、傅敏是英語特級教師),教育他們先做人、後成“家”,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因此傅雷夫婦也成為是中國父母的典範。
這些家訓、家書影響深遠,值得我們借鑒和吸收其教育思想的精華,將深厚的文化沉澱在個體的心靈中,活化在日常生活中,內化在我們的生命中,從而提升我們的文化品位和文化氣質。本書從不同的曆史時期講起,涵蓋了中國家庭教育的全貌,閱讀本書讓你輕鬆了解先賢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給您帶來啟發和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