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祭公爺(代款序)(1 / 2)

這部分內容,主要是講款前先祭祀先祖,他們是混沌、日月、三元盤古、伏羲、神農、軒轅、蚩尤、五穀大王、乾坤陰陽等。請他們降香案台上領享祭供品,聽後人講他們開創人類曆史的事跡。

苗款原文

大小金刀,

撩開香爐頭上祖宗寶殿,

東祭太陽,

西祭明月,

照開香爐祖宗陰陽寶殿,

啟請奉請,

洪蒙混沌①祖宗,

上請開天立地三元盤古②,

伏羲③、神農皇帝④,

軒轅⑤、蚩尤老祖⑥,

五穀大王⑦,

乾坤陰陽,

起初之氣。

下請本族各氏門宗先祖,

前代祖公,

前代祖婆,

後代祖公,

後代祖婆。

三代親鄰,

九代祖考,

前代永溯,

深親厚祖,

請降款坪香案台上。

交生上熟,

殺生敬湯。

陰間殺生在前,

陽間殺生在後。

上熟之杯,

上熟之酒,

千人共杯,

萬人共盞。

牛身大肉,

人人領起,

個個吃到(打三卦),

陽卦,

天陽地步,

陰卦,

馬前陰步,

長生保卦,

長年八步。

陰間歡喜在前,

陽間歡喜在後,

交生交熟(化紙錢)。

本師化為盤古祖師正身,

通事意(打三卦)。

今日講公爺,

學公爺⑧,

四歲要記爺言語,

三歲要記奶文章。

不要七個不知,

八個不曉,

沒有前人開路,

哪有今天管現行,

人要學古,

才能有今。注釋

①混沌:天地世界開辟前的狀態。《白虎通》雲:“混沌相連,視之不見,聽之不聞。”無知無識貌。

②三元盤古:苗族先民認為,人類有三次開天,故有三個盤古(見後注釋)。

③伏羲:古代傳說中的部落酋長,即太昊,風姓。相傳他始書八卦,教民捕魚畜牧,以充庖廚。《二十六史通俗演義》雲:“太昊伏羲氏,生於成紀,即今陝西鞏昌府泰州是也。身長一丈六尺,首若蛇形,生有聖德,人民感戴,推之為君,以木德王天下,以風為姓,建都於宛丘,即今河南府陳州是也。”苗族先民認為,他與妹妹女媧成親是人類之祖,他是人類第一個皇,他死後妹妻女媧繼位,傳說曾用黃土造人,天崩地裂發生,她煉五色石補天,並折斷鼇足支撐四極,治平洪水,殺死猛獸,使人民得以安居。

④神農:傳說中上古薑姓部族首領,號烈山民,一作曆山民。相傳少典娶於有嬌氏而生。原居薑水流域,後向東發展到中原地區。因以炎德王,故稱炎帝,以火命官,作耒耜,教人耕種,故號神農氏。苗族先民還認為他嚐百草,驗以作藥,給民治病,使人健康長壽。後歿於湖南酃縣(今炎陵縣)。

⑤軒轅:古史說法不一,《二十六史通俗演義》:“少典國君之妃附寶,見大電繞北鬥樞星,感而懷孕,四月二十四日而生帝於軒轅之丘,因而曰軒轅。軒轅,今河南開封府新鄭縣是也。姓公孫,長於姬水,故又以姬為姓。帝王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聰明絕世。國於有熊,故又號有熊氏。以土德王天下,故號曰黃帝,都於涿鹿,今北直保安州是也。”《山海經》雲:大禹文命帥眾西行,到了西海(可能是甘肅、青海一帶——筆者)的一座大山,忽然看見一個人從林中出來,形狀甚奇……其身體細圓而長,仿佛像蛇……不知是人是怪。繇餘忙上前問道:“貴處是什麼國名?”那人道:“敝處是軒轅國。”文命遂上前問道:“貴國取名軒轅,是何意義?”那人道:“說來亦可笑,敝處人住在窮山之南,本來無所謂國名,有一年,有一家姓公孫的人家,生了一個孩子,非常聰明,後來跑到東海去,建立一番事業,聽說很偉大,他自己取了個名字,叫作黃帝軒轅氏,後來四麵的鄰國都懼怕他了……這個孩子自從到東方去之後,曾回來過一次,據他說已做了中華天子了。”《山海經》又雲:海內的昆侖山,在西北方,是黃帝的帝都,宮殿旁也有一條河叫赤水河。

⑥蚩尤:史書相傳,說法不一。《逸周書》雲:“炎帝之臣子。”《二十六史通俗演義》雲:“姓薑,炎帝之裔也。”《書·呂刑釋文》、《呂氏春秋·蕩兵》、《戰國策·秦》(漢高誘注)雲:“是九黎之君。”《管子》雲:“是黃帝之臣。”《山海經》引應劭《漢書》注雲:“是古天子。”《周禮》疏引《五經音義》雲:“是古庶人。”《擇吉通書》竟然將蚩尤作凶神,《樞要經》曰:“蚩尤,月內黑道也。”《歸藏》雲:“蚩尤出自羊(薑)水(今陝西省歧山縣西部)。”現代史學家研究蚩尤,結論為炎帝,1993年第1期《民間文學論壇·王寧釋“蚩尤”》雲:“炎帝與蚩尤乃是一人,同為金牛座之神。炎帝與神農不是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