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真果心經(1 / 2)

“哼~說什麼醫術無雙,你若不去動那勞什子真情,你的成就怎會在老夫之下”,萬丹溪看著窗外已不知看了多少遍的風景,語調裏帶著自嘲。

“師父,是徒兒讓您失望了”,半夏低語重複著這句在二十年前便說過的話。

一句話,讓師徒倆都沉默下來,萬丹溪的眼前不禁浮現那時愛徒年少的模樣。

天降暴雨,雨中有一頹廢倚靠在大樹下的青年,身邊倒著幾個酒罐。

“自你年幼時,為師便吩咐你多加研習《真果心經》,但你第一次下山曆練便動了心,至此後真氣無法運轉自如,此生醫術也就到頭了”,中年的萬丹溪撐著油紙傘,眼神裏都是痛惜。

他就收了這麼一個愛徒,在醫術上有著驚人的天賦,性情又是良善,本是下一任既定的掌門,別無二選。

聽到師父的聲音,眼神迷離的半夏緩緩抬頭,他看懂了師父眼中未盡的話語。

“起來,回家”,萬丹溪蹲身,將油紙傘遞給他,伸手將其放置在自己的後背上,如半夏年幼時那般背他上山。

南華山派,乃當世醫者向往的聖地。至今發展三百年,為了更好地治療奇病怪症,將醫道與武道相融合。

百年前,南華山派的集大成者宋慈被譽為當世神醫,於古稀之年養育一女,此女乃宋慈親傳弟子之女,不知何緣故,從小跟隨宋慈長大。

此女天賦異稟,將武道和醫道融會貫通,卻不肯受掌門之位,花費半生寫就了《真果心經》,書成之日便背上醫箱雲遊四方。

當時還在任的掌門姓褒,身份極為尊貴,長年不在南華山上,當她匆匆返回南華山派時,已不見女兒的蹤影,隻見飛鶴閣的書桌上擺著一本書,封麵上展示著四個字:“真果心經”。

褒掌門於武道上無任何鑽研,在反複翻閱後卻似參破了心經奧義,留下一句:“九層者,半仙也”,再無其它關於此書的隻言片語。

下一任掌門繼任後將褒掌門的話奉為圭臬,下令:“《真果心經》僅門派內有資格角逐掌門之位的弟子方可修煉”。

《真果心經》共九層,一層一重天,越到上麵越難突破,自問世起曆代掌門無人到第七層,更遑論第九層,至今無人知道“半仙”是什麼模樣。

經後人反複琢磨、修煉,逐漸發現了心經規律,似乎唯有看破紅塵、不染情愛的人才能練就並且運用自如。

可惜門中弟子一代不如一代,一個個都陷入情愛而不自知,等反應過來時真氣盡散,即使此後修煉其他功法,資質已受限,無其他大的突破。

但這依舊吸引了武林中人對心經的貪婪覬覦,因礙於朝廷的威勢,百年內江湖上尚未出現上山搶奪心經的情景。

年少的半夏從未見過那麼好看又溫柔的女子,動心用情,為了女子散盡了修煉十餘年的真氣,卻不成想,那個女子本就是朝著他腦海裏的心經而來,甘願伏低做小,扮演了他想象中最美戀人的模樣。

一朝事發,心被傷透的半夏便成了大半的廢人,此後再無法動武。

“是徒兒愚鈍,師父莫為徒兒憂心”,半夏瀟灑一笑,年少時愛錯了人,那顆心,動了便動了,怨不得旁人。

“她是個女娃,天生殘缺,體質極差,即使南華山派用盡藥物,也無法保證她能活到成年”,萬丹溪回了神,無甚情緒地說道。

半夏的心境極好,有良善也有灑脫,這也是自己看重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