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餐飲店市場定位與規劃管理(4)(1 / 3)

計算損益平衡,必須計算固定成本及變動成本,先求出變動成本占營業額淨收入的百分比,再以100%扣除變動成本百分比,而得邊際利益百分比,最後以固定成本除以邊際利益百分比,即得損益平衡點的營業額。換句話說,即得出經營者在該店每年或每月必須要達成多少營業額,才能達到損益平衡。

損益平衡點營業額=固定成本比1-變動成本率

假設資本來源為借貸,以下是一些以營業利益率為基礎的餐廳業績計算公式:

投入資本對營業利益率=投入資本回轉率業績營業利益率

本利償還額+利益+稅金+紅利等=營業利益額

營業利益額÷業績營業利益率=必要業績

必要業績平均毛利率=毛利額

毛利額-營業利益額=營銷費(營業費)

3押金和租金

押金的確定方法,雖因屋主而有所不同,但是通常為每月租金的3倍,而租金大約為(地價+房價)05%的行情。就屋主而言,房租是其投入資本回收的來源,因此大多數是以不動產的換算法來訂立租金。

租屋開餐廳,固然以能繼續營業為出發點,但也必須了解房租每年必有的漲幅,所以訂定租金的同時,必須考慮每年營業額應有相對的成長。

租金是從毛利額中取出支付的,所以還是要考慮其間的關係。通常毛利額的分配為:員工薪資占30%~35%,淨利額占15%~20%,開辦費占40%~45%。以淨利額為20%的情形來看,房租占營業額的35%~45%,較為合理。

詳細規範開店流程及各節點的計劃,推算開店日,試算安裝日、設備進貨日、采購日、宣傳日、工期、規劃時間等等,才有辦法預估準確起租日,也才能節省不必要的空屋留置費用,並避免因空屋所造成不良分子或工地意外狀況的發生。

在以後的營業時,有可能因特殊狀況,而提早結束或暫停營業的話,也必須於合約中載明如義務償還金等條款。由此可見不動產合約的重要性。

4投資原則

開設餐廳,中間仍隱藏著極大的風險,因此在發展經營的策略上,有幾點原則可供參考:

(1)投資利益率至少要和利息率相等;

(2)固定資產應盡可能使用自己的資本和長期借貸資金;

(3)投資預算應以預估營業額為計算中心,由資本的回轉來看,通常年營業額約為固定投資額的3~4倍。而從投資的觀點來預估營業額,隻可作為大致上的參考,不可僅以此為依據論斷;

(4)投資必須要在長期計劃的原則下才能進行,尤其是固定投資影響層麵最大;

(5)貸款盡管有利,但仍考慮利息的負擔比率:

本利負擔率=利息率貸款金額構成比例比使用資產回轉率

(6)投資的回收分為分期償還和稅後利益,在今天餐飲設備更新迅速的時代,能及早收回資本以便利用,便成為很重要的事。因此采購設備前,應考慮其折舊及耐用年限的問題。

(7)資金的回轉是持續性的,在資金周轉不足時,首先要在利益的前提下著手,借用短期貸款。其次如商品回轉資金的使用、增資、固定資產運用等,均可依循上述順序處理。

5地段與餐廳種類的相關性

依據地段的關係,約略可將餐飲業業種區分為以下三類。

(1)創造性業種。例如飯店、大型餐廳、特殊的專門店等等,以其強而有力的廣告宣傳及商品特色為訴求重點,加上餐廳營業的規模,來吸引顧客。

(2)分配性業種。借由相關的百貨公司內所經營的美食街來吸引顧客,或是醫院附設的販售方式,即常造成較遠地而來的消費群擁入者。

(3)時效性業種。以上班族為對象,提供快速便捷的餐飲,例如快餐店、自助餐店、街頭巷尾的小型餐飲店均是。

由此基本判斷,來分析地段與業種的優勢情形,可作為投資分析的參考。在競爭環境日趨激烈的今天,“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永遠是一句至理名言,隻有真正用心去觀察他人經營成功的特點,並建立一套自我遵循的經營典範,企業經營才會成功。初期的經營者要虛心借鑒別人的經驗,而後在自己的實踐中,不斷修訂完善,形成自己的經營方案。

第六節餐飲店商業計劃書管理一、商業計劃書的構成要素

1封麵

2目標陳述

3內容

4業務

(1)商業描述;

(2)營銷;

(3)競爭;

(4)經營程序;

(5)人事;

(6)商業保險;

(7)財務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