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6章 餐飲成本控製實務與操作規範(一)(2)(1 / 2)

(1)食品成本控製是指餐飲店把食品成本率控製在目標範圍內。成本控製不等同於降低成本,它有一個目標範圍,在此範圍內經營既有利於餐飲店利潤也有利於顧客的利益,刻意的強調降低成本就會影響菜品質量和分量,直接造成對顧客利益的影響,故我們強調科學的進行成本控製而不是一味地毫無依據地降低成本。當然,當餐飲店的成本率超出了既定的目標上線,那就說明成本偏高、成本失控,就要真正地降低成本了。

(2)成本控製是廚房各崗位特別是廚師長管理的重點,但廚師們隻是站在廚房的角度進行一些操作性的控製。比如驗收、節約、做好收尾工作、加工時的認真程度,還無法從財務的角度進行一些數據標準性的控製,故成本控製離不開財務部門。財務部門應建立成本控製的數據標準,即成本率標準,後廚則根據這一係列數據標準操作執行。隻有這樣,才能實現成本的有效控製。

二、原料流通環節的成本控製規範

1原料流通的基本環節

市場→采購→驗收→入庫→儲存→領貨→粗加工→精加工→成品→回收→保存→申購。

2過程控製

要實現有效的成本控製,必須從每個環節入手,隻有科學地建立並嚴格地執行了各環節的管理標準,才能防缺補漏,以實現原料使用率的最大化。

(1)市場調查階段的成本控製。

◎定時:餐飲業的市場調查工作一般為15天一次。

◎定人:進行原料市場調查工作一般由廚師長或關鍵廚師、店經理、財務經理組成調查小組而進行。

◎市場調查內容:波動較大的原料價格,同樣價格的原料品質,新品種。

(2)采購環節的成本控製。

◎按申購單的數量標準進行采購,一般不超過5%。

◎按原料的品質需求標準進行采購。

◎按時采購,及時采購。

◎對庫存原料本著“勤進”原則進行采購。

◎采購時注意價格的透明化、手續票據齊全化、職業的道德化。

◎實行采購的簽審製,隻有當申購單經相關負責人簽字認可後方可購買。

◎實行供應商的協約製管理。

(3)驗收環節的成本控製。

◎定時驗收:據餐飲店經營所需確定驗收時間。

◎定人驗收:確定驗收小組,一般為廚師長或值班廚師、庫管員、日審員等3~4人組成。

◎驗收內容:數據是否與申購量相符、原料品種是否掉漏、原料質量是否符合廚師加工要求、原料本身的衛生、包裝工具、保質期等。

(4)入庫環節的成本控製。

◎正確填寫入庫單據,入庫單分為直撥單與入庫單。

◎驗收單簽字有效:采購人、質檢人、過秤人、庫管員都要簽字。

◎準確並及時入庫:入庫原料與直撥原料分撥要準確,及時入庫或分撥後應立即擺放到位。

(5)庫存階段的成本控製。

◎分區域、歸類:進行科學有序的存放,並注意便於取用。

◎注意庫房的衛生:防潮、防鼠、防過期、防汙染。

◎注意庫房的安全:防火、防盜、防損、防爆。

◎注意貨物的存量不宜太多,時鮮期短的一般為三天。

◎建好庫存物資賬單、標卡、賬物相符。

◎注意庫存物資的保質期。

◎及時申購,每天檢查物資的數量與質量。

◎科學的盤點,合理的報損。

(6)領貨出庫階段的成本控製。

◎見單發貨(有相關負責人簽字的領料單)。

◎發貨即填出庫單。

◎實行限量發貨製:特別是每天常用的物資。

◎實行領貨簽審製:領料單必須有相關負責人簽字。

◎實行領貨限時製:根據不同崗位的工作性質劃定各崗位領貨時間。

◎出庫物資登記及時,建賬與實物統一。

(7)粗加工階段的成本控製。

◎按各小組申購或申領的量準確領料。

◎按每種原料的淨料率標準進行粗加工。

◎按幹貨漲發的程序進行粗加工。

◎按出品要求進行認真的刀工處理。

◎按出品要求、衛生要求對原料進行洗、摘、理等處理。

(8)精加工階段的成本控製。

◎按菜品特性進行烹製處理。

◎按每種菜品的分量標準進行裝盤。

◎按每種菜品的擺盤標準進行打荷擺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