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關”東門鎮遠樓以悠久的曆史吸引著中外遊人的目光。這座城門高約13米,分為上下兩層,造型美觀大方,雄壯威嚴。登上城樓,一邊是碧波蕩漾的大海,一邊是蜿蜒連綿的萬裏長城,令人豪氣頓生。樓西麵上層簷下,懸有“天下第一關”的匾額,是明代書法家肖顯所寫,筆畫道勁雄厚,與城樓規製渾然一體。
靖邊樓、牧營樓、臨閻樓、威遠堂與之左右呼應,形成“五虎鎮東”之勢,是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整的長城軍事防禦體係。曆經多次戰火的洗禮,這些樓堡屢毀屢建。修複後的靖邊樓基本上是仿明式建築,整個樓體建於寬闊的城台之上,二層磚木結構,為歇山式九脊重簷頂。樓內是木梯,樓上有箭窗56孔,簷橋樁心,仿明式彩繪莊重古樸。修複後的牧營樓城台為四校形,牧營樓建於此台之上,單簷歇山頂,二層磚木結構,樓上辟有20孔箭窗,易守難攻。在山海關城樓附近,還建有長城博物館,展出與山海關長城有關的人文曆史、軍事活動情況和文物等。
交通:可乘從北戴河到秦皇島的公交車,在山海關站下車即可。
門票:5~10月為30元,其餘時間為20元。
開放時間:8:00-16:00
老龍頭老龍頭作為長城之源,勝在一個“源”字。位於山海關城南5公裏的渤海之濱高地上,它砌石為壘,高約10米,伸入渤海之中約20餘米,狀似一條巨龍。萬裏長城從這裏入海,也是從這裏開始,逶迤西去,跨越崇山峻嶺、河川沙漠,直奔大西北。老龍頭是明代長城的東部起點。如果把萬裏長城比作一條巨龍,那麼它就是龍的頭,昂然對著海闊天空,驚濤駭浪。
明萬曆年間,戚繼光在這裏修築了高3丈的入海石城,後來石城坍塌,但人們還可以看到浸泡在海水裏的巨大花崗岩基石。這座岬角高地,海拔25米,依山襟海,長城聳峙海岸。優越的地理形勢,加上精心建造的軍事防禦工程,構成了老龍頭這座名副其實的海陸軍事要塞。
登上老龍頭,麵對波濤洶湧、雲水蒼茫的大海,可以飽覽這獨有的海上長城雄姿。老龍頭上還建有澄海樓,是清康熙、乾隆回奉天祭祖時,登樓觀海、飲酒賦詩之處。縱目澄海樓,又能欣賞“長城萬裏跨龍頭,縱目憑欄更上樓,大風吹日雲奔合,巨浪排空雪怒浮”的壯麗景象。這裏地勢高峻,登臨其上,會倍感心胸開闊,豪情在胸,思古之幽情油然而生。
交通:乘25路、34路公交車至老龍頭下。
門票:5月~10月為35元,其餘時間為25元。
開放時間:8:00~16:00
北戴河
北戴河海濱避暑區,在秦皇島市的西部,西起戴河口,東至鷹角亭,20裏長、南北寬三華裏,是一個優良的天然海水浴場。宜人的氣候,是北戴河海濱成為馳名中外的旅遊避暑勝地的重要因素。這裏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暑期平均氣溫隻有24.5℃。且空氣清新,濱海地區每立方厘米空氣含負離子4000個,高於一般城市10~20倍,為北戴河海濱療養、旅遊事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南麵是悠緩漫長的海岸線,質細坡緩,沙軟潮平,水質良好,鹽度適中。聯峰山分東西兩峰,山色青翠,山上山下鬆柏成林。每逢夏秋季節,山上草木蔥蘢,花團錦簇,各種鬆柏四季常青。戴河如練,沿山腳蜿蜒人海。山中文物古跡眾多,奇岩怪洞密布,各種風格的亭台別墅掩映其中,如詩如畫。從山間小路向上緩行,登上東峰山頂上的望海亭。在這裏俯瞰海濱,翠綠欲滴的叢林。鵝黃色絨毯般的沙灘,碧藍的大海,使人心曠神怡。東麵有鴿子窩公園,是觀日出、看海潮的最佳地。北戴河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北戴河觀日處位於北戴河海濱,東北端的鷹角亭為最佳地點。日出時。萬籟俱寂,天水相連,色彩變幻,紅日湧出時刻,水上水下紅日相接,瞬間躍出水麵,霞光、陽光灑滿山巒沙灘,猶如覆蓋上了一層金色的紗幕。倘若隨火車行駛觀看,則另有一番情趣。“一脈青山.山光積翠;一汪碧水.水色含青”。用這些來形容北戴河絕不會言過其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