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胚胎早期,外界因素能引起內耳畸形。國內外的科學家們為了探索這個奧秘,做了大量工作,他們發現妊娠婦女用某些藥物,可引起胎兒畸形,德國有一篇報道,曾見4500名海豹樣畸形的新生兒,四肢短缺、口眼歪斜、無眼睛、無耳朵、無腎、無肛門、無心髒等等,後來發現是母親妊娠期間,為治療妊娠嘔吐而服用過“反應停”這種藥。
另外,還許多藥物,諸如奎寧、水楊酸製劑、敏克靜、鏈黴素、卡那黴素也能影響胎兒內耳與聽神經的發育。
科學家們還普遍認識到,妊娠婦女患某些感染性疾病,尤其是風疹感染,內耳畸形發生率明顯增高。據統計,妊娠最初3個月內,母體感染風疹後,約有22%。的產兒出現先天性聾,出現小頭、精神遲鈍、先天性白內障及心血管缺損等嚴重畸形。除風疹感染外,還有梅毒、流行性感冒、腮腺炎也已被證明可引起內耳畸形,對脊髓灰質炎、病毒性肝炎和乙型腦炎等也應提高警惕。
風疹這種傳染病對胎兒威脅最大,有些孕婦僅有接觸史而無臨床症狀,卻影響了胎兒發育。近年來通過使用風疹免疫疫苗來減少胎兒畸形的設想,在部分孕婦中已成為現實。
耳的發育很早,當胎兒3周時,內耳已開始逐漸發育,所以對各種誘發因素應盡早預防,這樣就可以大大減少內耳畸形的出現。
耳漏不可輕視
從外耳道流出或聚積在外耳道的異常分泌物被稱為“耳漏”。“耳漏”有水性、脂性、血性、漿液性、黏液性和膿性多種,醫生根據其性質和數量,可對耳部疾病做出初步的診斷。
如果流出清水樣物,且近日有腦外傷發生,則首先考慮“腦脊液耳漏”,這是腦膜損傷使腦脊液流入內耳或中耳,最終流人外耳道的緣故。黃色脂性分泌物則見於耵聹過於稀薄,即人們常說的“湯耳”。血性分泌物不僅見於外傷,也見於炎症和腫瘤。漿液性分泌物則多見於分泌性中耳炎和中耳炎好轉期。黏液性與膿性分泌物則多見於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外耳道炎、外耳道癤和外耳道濕疹也都有耳漏表現。
通過上麵的簡單介紹,我們明白了耳漏不僅源於外耳、中耳,還可源於內耳。耳漏使人不愉快,影響社交活動,更甚者還能威脅患者的生命,因此不可掉以輕心。
外耳道濕疹的防治
濕疹是常見的皮膚病,以癢為主要特征,分為急性濕疹勺慢性濕疹兩種。耳部濕疹的發病部位常在耳甲腔、耳廓後溝內,最多見於外耳道。
急性期濕疹皮膚充血、腫脹,出現許多小水泡,漬破後流出黃色水性分泌物,分泌物流經的部位也受累。濕疹蔓延擴大,有時形成痂皮,若苻細菌感染則存小潰瘍出現。因局部奇癢,所以病人用手搔抓,致滲出增多,病變擴展。急性外耳濕疹多見於嬰幼兒。
慢性濕疹葉見皮膚農皮脫落,皸裂,皮膚肥厚而使外邛道變得狹窄。病人的主要症狀也是發癢。若鼓膜的表麵也受彩響,則會出現耳鳴和耳聾。
應該怎樣正確治療外耳道濕疹呢?茳先說說在發濕疹後,對局部治療的原則:對無滲出液、比較幹燥的濕疹,用10%。氧化鋅軟膏或 抗生素軟膏塗於患處。
對有少量滲出液的濕疹,應用硼酸水濕敷。外壞道內的濕敷,需用特製的紗布條浸好藥水放入外耳道,每日更換2~3次。
外耳道濕疹怎樣預防呢?
引起濕疹的病因比較複雜。醫學家們認為與變態反應、神經功能障礙等密切相關。某些小兒在食用乳製品時,可能出 濕疹或濕疹加重;有些患者停止食用魚、蝦、牛奶後,濕疹就有好轉。局部潮濕也能引發濕疹,所以應該防止小兒淚液流人外耳道,遊泳後要將外耳道擦幹,不要隨便往外耳道內滴藥,當然積極治療化膿性中耳炎就更為必要。
應該叮囑病人注意觀察飲食與濕疹的關係,懷疑由魚、蝦、乳類食物引起濕疹者,應立即停止食用。人工喂養的小兒發生濕疹,也應逐漸以其他食品取代牛奶等乳類製品。
外耳道炎與外耳道癤腫
外耳道的外1/3部分由軟骨組成,它表麵覆蓋的皮膚中!毛囊和皮脂腺。由於挖耳、外傷或長期膿性分泌物浸泡,使細菌乘虛而入,外耳道發生感染而造成外耳道炎。炎症在局部發展,可變成外耳道癤腫。
患者的主要痛苦是疼痛,當咀嚼、吞咽、打嗬欠時,疼痛症狀加重。嬰幼兒患者可能啼哭不眠,當觸碰耳廓或耳屏時,啼哭加劇,哭鬧不休,睡覺時,不願意向患側側臥。
專科醫生檢查時會看到:外耳道紅腫、癤腫成熟時有黃色的膿頭,也可能見到已經破潰的癤,並附有膿血性物。由於癤腫遮擋鼓膜,所以應化膿性屮耳炎相區別。分泌物的不同特點可以幫助認識這兩種不問的疾病。化膿性中耳炎的膿液較稀簿,有黏液性質;癤腫則為稠厚的膿,常伴有血性物。化膿性中耳炎的膿在清拭後乂會迅速出現;癤腫的膿清拭後不會再出現大量的膿。病史的長短也有助於分辨這兩種疾病。化膿性屮耳炎都有長期、反複發作的流膿史;耳癤起病急,與挖耳、遊泳等有關。
有一種不能忽視的現象,應該引起大家注意,那就是糖尿病患者容易生癤。如果患者同時在頭麵部的其他部位也生癤腫,或癤腫反複出現,則應考慮患糖尿病的可能,需要立即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怎樣治療外耳道炎與外耳道癤腫?局部治療要得當,至於是否應用全身抗炎治療,則應根據病人的不同情況來決定。對外耳道炎和未破潰的癤腫,局部治療用消毒的小紗條蘸上30%~50%。魚石脂軟膏或酚甘油,置於外耳道病變部位,當外耳道癤腫破潰後,要注意清除膿性分泌物,局部塗以磺胺軟膏或抗生素軟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