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梅尼埃病(一)(1 / 3)

梅尼埃病是以反複發作性眩暈為主要症狀、伴有惡心、嘔吐、耳鳴和聽力下降的內耳膜迷路疾病。在臨床中很常見,約占眩暈病的,占耳鼻咽喉疾病的鄉。多為單側發病,也有為雙側發病。多見於青壯年,50歲以後發病的極少見。

說起梅尼埃病的病名,還有一段曆史故事。早在1861年,法國醫生梅尼埃看到一個12歲小女孩患病的表現是頭暈、惡心、耳鳴、耳聾等,他不知是什麼病。後來其他意外的原因使小女孩突然死亡,解剖後發現她的內耳膜迷路出血。當時對此病認識還不十分清楚,後人不斷地研究總結,終於認識到此病就是膜迷路積水引起的。人們為了紀念梅尼埃,命名此病為梅尼埃病,因為是譯音,也有譯成“美尼爾氏病”的。

在發病前,多數梅尼埃病的病人沒有預感,常常突然眩暈發作,睜眼睛及活動時均感天旋地轉,所以患者喜歡閉目靜臥,常常手握欄杆、床沿等一些牢固不動的東西,同時伴有惡心、嘔吐,甚至麵色蒼白、出冷汗。發病時病人十分痛苦,令旁邊的人看到他的痛苦表情不知所措。

眩暈可持續數分鍾、數小時不等,間歇期則恢複常態。隨著發作次數的逐漸增多,間歇期越來越短,逐漸出現單側耳聽力下降,且在發病前常伴有高音調耳鳴。發病時病人頭腦清楚,可以主動談病情。

遇到上述情況應請耳科醫生檢查,雖然外耳道與鼓膜是正常的,但是聽力學檢査有單側耳的感覺神經性耳聾,在發作的間歇期做前庭功能檢査,能發現前庭功能低下,在發作期問以觀察到自發性眼震,有快相、慢相,方向固定。

治療原則以靜養為主,對症治療——此病一經確診,立即比患者靜臥於舒適的體位,閉目,少講話,減少光線與噪聲的剌激;給予鎮靜藥,如乘暈寧、眩暈停、安定;並投以血管擴張藥物如川芎嗪、複方丹參等;限製鹽與水分的攝入。用脫水藥醋氮醜胺、氯噻酮等;還可用類固醇激素治療。在發病的間歇期間可以正常工作與學習,注意勞逸結合,適宜的體育鍛煉是有益的。以往對梅尼埃病隻進行保守治療,如今隨著耳神經外科的發展,如果保守治療6個月無好轉,可以考慮手術治療,如頸交感神經切斷術,內淋巴囊減壓分流術、前庭神經切斷術及迷路破壞術等。

最後必須指出,診斷梅尼埃病應取慎重態度一定要仔細查明眩暈的原因,因為許多神經科疾病亦有眩暈症狀,如腦溢血病人也有以眩暈為先兆症狀的,聽神經瘤病人也有被誤診為梅尼埃病的。

迷路炎

迷路炎是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嚴重並發症之一。腦膜炎可伴發迷路炎;顱腦外傷損傷內耳或施行內耳鐙骨手術也可引起迷路炎。其病理改變主要是骨迷路與膜迷路的炎症表現。

一般將迷路炎分為急性彌漫性漿液性迷路炎和急性彌漫性化膿性迷路炎兩種。患迷路炎都會出現前庭刺激症狀,急性彌漫性漿液性迷路時症狀比較輕。迷路刺激症狀包括眩暈、惡心、嘔吐,變換頭位與體位時症狀加重。兩種迷路炎的其他表現也不相同。急性彌漫性漿液性迷路炎可表現為:①患耳為傳導性耳聾,骨導不消失。②前庭功能檢查可見自發性眼震,早期眼震快相向患耳側,晚期眼震快相向健耳側。③瘺管試驗陽性,患耳側前庭功能減退。④全身症狀輕,體溫接近於正常。⑤病程約兩周。如果兩周仍不好轉,聽力又出現嚴重減退,則應考慮病情惡化,已轉為化膿性迷路炎。急性彌漫性化膿性迷路炎則有以下的表現:①患側耳的聽力嚴重損失或完全喪失。②前庭功能檢查可見自發性眼震,眼震快向著健側耳。③瘺管試驗陰性,患耳側前庭功能檢查消失,尤其做冷水試驗與熱水試驗時更明確。④全身症狀重,可有發熱。⑤病程約兩周,症狀逐漸緩解。⑥乳突X線片顯示乳突及迷路的骨質改變,掃描更能證實。

化膿性中耳炎合並迷路炎的治療首先是靜臥休息,減少頭位與體位的變動,同時積極應用有效的抗炎藥物與對症治療,盡早清除病灶和開放引流。在前庭刺激症狀嚴重時,要投以大量磺胺類藥物及抗生素,密切觀察病情,待症狀好轉後施行乳突根治術;急性彌漫性化膿性迷路炎後,也可施行迷路切開術。由腦膜炎引起迷路炎則以積極治療腦膜炎為原則;顱腦外傷損傷內耳的,則需要請腦外科醫生協助處理。

暈船、暈車和暈飛機統稱為動暈病,亦稱運動病。當火車、汽車、輪船和飛機運行時,乘客反複接受直線加速度或角加速度的刺激,會產生強烈的前庭反應,出現眩暈、惡心、嘔吐、頭痛等症狀,離開運行的車、船、飛機後,仍然有騰雲駕霧的感覺及漂浮感,經過幾個小時休息,症狀會消失。如果再乘車、乘船或乘飛機,就會再出現同樣的症狀,這就是動暈病。其中某些人可能經過多次乘車、船和飛機的訓練,或參加某些有益的體育鍛煉之後,再乘坐車、船、飛機,就沒有類似的症狀出現了。

動暈病在勞累、心情不舒暢、閑極無聊時,就容易發作,車、船內空氣汙濁,容易誘發,俯視船旁的波濤和車外後移景物也會加重症狀。所以克服動暈病必須注意如下事項:①在旅行前應該充分休息,保持旺盛的精力,長時間乘坐時,要安排適當的娛樂活動,保持心情舒暢;②服務人員與乘客要共同保持車、船、機艙的整潔及安靜;③欣賞車、船外景物時宜遠看,不應俯視近處;④有動暈病史的人在乘坐時應閉目休息,必要時服用乘暈寧、眩暈停等藥物;⑤加強前庭功能訓練,逐步改變前庭神經的興奮性。積極參加體育運動,常做些有傾斜和旋轉的動作;青壯年可以進行打秋千、溜冰、坐轉椅等運動。飛行員、芭蕾舞演員和雜技演員在飛行、舞蹈、踩鋼絲時輕鬆自如,並無眩暈感,是他們長期刻苦訓練的結果。旋轉、漂蕩等類運動均有利於前庭功能訓練,以克服強烈的前庭反應,從而減輕動暈病,甚至消除動暈病。

耳鳴的分類及病因

耳鳴是人體聽覺器官對聲音的一種幻覺,是耳部疾病的常見症狀之一。凡與耳部疾病有關係的耳鳴常常伴有耳聾與眩暈。

按耳鳴的音調不同,常將其分為低音調耳鳴和高音調耳鳴兩種。低音的轟轟聲、嗚嗚聲,多為傳導係統病變所致。如外耳道町貯栓塞、外耳道異物堵塞、急性卡他性中耳炎、慢性卡他性中耳炎、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等。高音調耳鳴為蟬鳴聲、汽笛聲、開水沸騰聲,多為感音係統病變所引起,如梅尼埃病、藥物中毒性耳聾、噪聲外傷、感染性耳聾、老年性耳聾等。

某些耳鳴與聽覺係統沒有任何關係,而與情緒

記憶(大腦額葉)及自主神經反應有關,所以耳鳴所涉及的病範圍很大。另外,有些人每當月經期、疲勞、飲酒時出現耳鳴,絕經期和神經官能症者也可出現耳鳴;全身各器官係統性疾病,如高血壓、低血壓、白血病、貧血、腎病、動脈硬化等也可出現耳鳴。

耳鳴時患者聽到聲音,而其他人聽不到,這是在無聲源的環境下,患者能自我感到耳部有聲音感,這種屬於自覺性耳鳴,在安靜的白天或深夜更為明顯;耳部或齶帆的肌肉陣攣引起的“咯咯”聲,不僅患者自己能聽到,靠近他的人也能聽到,這種為他覺性耳鳴。如果感到頭部有聲響,則稱為顱鳴,這與耳鳴不同,需要加以區分。

引起耳鳴的病因與誘因很多,因此凡出現耳鳴時,首先應到耳鼻咽喉科查找原因,醫生會認真地詢問病史,並進行耳鼻咽喉範圍的全麵檢查,包括聽力學檢查和前庭功能檢查等,查明原因後會及時治療。如果懷疑內科疾病或顱腦疾病,應及時到內科或神經科就診。總之發現耳鳴不能拖延,要及時到醫院找醫生診治,早期發現隱患,早期確診,早期治療。

藥物中毒性聾

許多化學藥物都能引起位——聽神經(第八對腦神經)中毒,從而產生藥物中毒性聾。水楊酸製劑和砷、汞等重金屬製劑,以及某些抗生素都具有致聾的作用。

抗生素對感染性疾病有較好的療效,從而深受廣大醫務工作者及患者的歡迎和信賴。隨著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抗生素的種類也日益增多。當小兒科和內科醫生治療痢疾、腦膜炎、肺炎以及其他嚴重感染的病人時,往往使用新黴素、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抗生素,甚至用量較大,使用時間較長。結果是疾病雖然治愈了,卻發生了神經性耳聾,失去了 常聽力。嬰幼兒患者由於聽不到別人的語言,他們也就無法學習說話,最終就可能成為啞巴。成年人也可完全喪失聽力,變成一個完全的聾子,嚴重影響日常工作、學習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