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的。
一行五人,次第進入了書院內室。
“你們幾個就不用進來了,便在外麵把門,萬勿讓任何人靠近,知道嗎?”
相國秦投漕回頭望向身後的三個少年輕聲叮囑道。
“父親放心!”
秦明之答著,躬身小心翼翼關好房門,便與其他二人走的遠遠的,緊盯著房門。
別看他們平時玩世不恭的,可一旦麵臨大事,還真的毫不含糊。
大抵耳濡目染受到父輩的影響。
畢恭畢敬的將君臨和墨連橫請到主位,三人這才在兩側坐下。繼而對視依言,那秦投漕這才一臉凝重說道:
“耶律先生原諒,我等三人來此打攪實在迫不得已。還請您看在同為優水一脈的份上,為國為民計,助我優水度過眼前困境。”
說著,三人無比真誠朝著君臨抱拳行禮。
“三人大人說笑了,不悔不過一介書生而已,平常拾人牙慧講講道理可以,但若論治國方略,實在不敢班門弄斧。”
猜想三人怕是來者不善,君臨下意識推辭道。
“我等深知先生生性高潔,一向淡泊名利,所以一直以來都不敢貿然打擾。
但是此次,確實無計可施,這才奉聖上之命前來,求先生入朝指點迷津,救我優水於危難。”
三人見狀,立即異口同聲說道,同時將目光瞄向一旁的墨夫子。
“三位大人說的在理。
不悔啊,請允許老夫多嘴一句:所謂文治國,武安邦。我等文人所學的最終的目的除了感悟天地自然追求大道之外,也不可不為萬千民生計。還請三思!”
麵對著三人求助的眼神,墨連橫隻得開口幫腔。
“父子所言甚是。而今桑符對我優水步步緊逼,不僅公然要求加貢兩成,更是揚言要陛下親自將金鈴公主送往桑符完婚;而且隻能立為太子側妃……
如果此次危機不能成功化解,則在我優水西北之地災民越發雪上加霜,恐將因此流離失所食不果腹……”
兩位尚書急忙解釋道。
繼而便將事情始末細細講了出來。
“事情的原委大致如此,我優水大旱更甚桑符,西北之地災民眾多,自顧尚且不暇。可桑符卻強行要求加貢兩成。
那日朝堂議事,大家雖然皆是義憤填膺但考慮到桑符國力強盛兵強馬壯,又不敢輕易得罪……”
秦投漕一臉疑難之色說道。
“實在左右為難,唐某忽而想起先生大才,這才自作主張向陛下舉薦了先生。”
吏部尚書唐經緯最後坦誠道。
“那依三位大人之見,如若我優水不答應,又將如何?”
君臨好整以暇反問了一句。
“這,桑符這些年自恃國力強盛一向橫行霸道慣了。
若不答應,勢必引起他們的不滿。至於具體采用何種手段報複,這卻無法預知。”
唐經緯尷尬回道。
“最壞的打算,可有戰爭之虞?”
君臨卻是步步緊逼。
“桑符國主本人就驍勇善戰,加之心胸狹隘,上次精誠太子在優水聽說被人侮辱,已是憤憤不平懷恨在心……若我優水當真置之不理,說不好真會開戰。
實在是進退維穀,萬不得已之下這才向先生求助。”
“若兩國一旦開戰,我們有幾分勝算?”
“約莫四分,不,三分左右吧。”
相國秦投漕急忙答道,他乃太子一黨,自然不想硬扛把事情搞得太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