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既然如此。那還猶豫什麼?答應他們便是。”
君臨微笑說道。
“我等也是這麼認為的,但正所謂欲壑難牽,就怕咬牙答應了這一次,還有下一次。
長期以往,我優水堪憂……”
實在沒想到君臨竟然是這樣的一番回答,唐經緯三人無不感到意外,或者說帶著那麼一絲絲失望。
什麼經天緯地之才,看來也不過如此。但是,除此之外,還確實沒有其他選擇。
別說是他們,便是一旁的墨連橫聞言,也頗感意外。他怎麼也想不到,君臨的回答竟然如此簡單直接。
於是也將疑慮的目光,望向君臨看他如何解說。
可過了許久,君臨卻是再也未發一言。
“這……耶律先生,請恕秦某愚昧,可否講得詳細點?”
得到意想之中的結果,秦投漕暗中竊喜不已,但是為了讓兩位尚書麵聖時從旁作證,他輕聲追問起來。
“好吧,如此不悔便談談我個人的看法,對或不對全憑三位大人定奪。”
君臨微笑著輕聲說道。
“既然不能拒絕,那便隻能接受。
而答應便是一種態度,可以平息桑符的不滿和趁機刁難,進而緩解兩國的矛盾。
但是,考慮到我優水的國力和民意,卻還需要兩國一起配合著共同演一場戲。
如此,方能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接下來,君臨忽而壓低聲音,將自己的計劃全盤托出……
“妙,實在是妙啊
耶律先生當真驚才絕豔舉世無雙。
如此一來,便算兩全其美了。”
三人聞言莫不是豁然開朗心悅誠服,紛紛按捺不住的大笑起來。
“陰謀猶可破,陽謀不可解。
耶律先生此計堪比二桃殺三士、推恩令、金刀計等絕世陽謀。還請勞趾隨我們進宮一趟,親自向陛下稟明。”
說著,秦投漕三人紛紛站起身來,便想領著君臨會永安古城而去。
“這……
不悔已將一己拙見悉數講明,三人大人盡管回去稟明聖上即可。
不悔初回,書院事情眾多,還請不能隨行。”
君臨見狀急忙推辭道。
“再說了,不悔先師曾有遺訓:不得入仕涉足朝政。還請三位大人成全……”
“這……既然先生都如此說了,我等原本不該強求。
但是實不相瞞,朝堂之中派係林立,您若不親自當眾講明,隻怕難以服眾。”
秦投漕知道自己與太傅不對付,如果由自己講出,對方定然反駁到底。到時候可真就得不償失了。
“相國所言屬實,還請耶律先生屈尊隨我等去趟永安,待您向陛下言明全部計劃,若您仍不願在朝為官,我等再護送您回書院如何?
對了,事關國計民生,還請墨夫子也撥冗一次……”
“這個,連橫就不去了,書院的事情太多確實走不開。
不悔啊,誠如聖人所言:我等文人就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而今國家有難,還請……”
“好吧,既然夫子都這樣講了,那不悔便入宮一趟。
不過事先言明:待事情一了,我便馬上折返。”
君臨正色說道。
“先生高義,我等欽佩萬分。
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