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讓生命的夕陽燦爛如花(3 / 3)

2003年,劉修吾獲得由團市委授予的“傑出誌願者”稱號。

劉修吾不僅樂於為群眾做好事,做小事,同時也很關心政府的大事。2006年,劉修吾閱讀《株洲晚報》,看到了全文登載的《株洲市城市建設整體規劃》一文,對於一個土建工程師,劉修吾頓時來了興趣,將規劃仔仔細細地看了幾遍。他為株洲市即將發生的巨大變化感到熱血沸騰,同時也發現在規劃中還有一些不盡完善和合理的地方。

這個城建規劃之所以在《株洲晚報》上公開發表,實際上就是政府要廣泛征求市民的意見和建議。劉修吾認真思索了幾天,在自家的書桌擺上紙筆,又是寫又是畫,對政府的城建規劃寫出了6條建議:他認為,隨著高樓林立,私家車增多,人流車流擁擠不堪,市內主幹道應該多修立交橋;他認為,不同地段應實行不同的管理製度,有的路段可實行單向行駛,有些滯後的規劃要重新製定;他認為,有些公交線路要調整,對因停車困難造成擁堵的區域,政府要劃出地方專供停車;他認為,供電、供水、供氣和排水設施,還要進一步合理規劃;他認為,在一些學校和大商場處,要劃定斑馬線,增設夜間標示,確保人民生命安全;他認為,對關係到市民健康安全的各種食品以及醫療、藥品,要加大檢測力度……

一位時年82歲老人的拳拳之心,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視,經論證後,劉修吾的大部分建議都被采納了。

4、在舍己助人中得到升華

劉修吾的退休工資不高,在2011年之前,每月隻有1400多元。他住在一套兩室一廳的小戶型舊房子裏,在生活上十分簡樸,不抽煙不喝酒,連一支牙膏也是擠了又擠,實在擠不出了就攔腰剪斷再用。老伴晚年身體不好,幾次手術花光了家裏不多的積蓄,於2006年撒手人寰。

然而,麵對弱勢群體,麵對需要幫助的人,劉修吾始終充滿愛心,出手慷慨大方。

同一個社區的王樹根是個雙殘家庭,孩子讀小學都拿不出錢來。劉修吾得知後,隨即將口袋裏的250元錢全部送上。

在長沙電視台的節目上無意中看到一個患病女孩缺少手術費,劉修吾立即彙去300元。

長沙福利院有一位遭家人遺棄的女孩,雙手雙腳都殘疾,臉部也布滿燒傷的疤痕。劉修吾當即送上800元。

《株洲晚報》報道了一批特困戶生活艱難,劉修吾給一個姓羅的彙去400元,給一個姓魏的女孩分3次共彙去1100元,給一個叫小葉的彙去2000元。

株洲市蘆淞區有一個特困戶叫張藝輝,50多歲,癱瘓在床五六年,生活十分困難。劉修吾到她家了解情況後,立即為她家安裝電線,並買來電褥子、電水壺和衣物送去,還為她家捐款1000元,並為她多方奔走,幫她盡快爭取到一套廉租房。

……

類似的資助事例不勝枚舉。劉修吾靠一點微薄的收入,憑一顆發燙的心,寧可虧待自己,也要幫助他人。

劉修吾就這樣辛勞並快樂著,在舍己為人的行動中,自己的心靈得到進一步淨化,自己的境界得到進一步升華。

對於弱勢群體,光靠一個劉修吾的力量,也許是杯水車薪。但劉修吾的舉動如溫暖的春天,如綿綿的細雨,潤物細無聲,喚醒了更多的良知,對道德的回歸起到了令人深思的啟示作用。

2009年,劉修吾被中國文明網投票入選好人榜。

2010年,劉修吾參加了株洲市道德模範巡講團。同年10月21日,劉修吾應邀參加全國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這次活動是中央文明辦主辦、湖南省文明辦和部分地市文明辦聯合承辦的,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等十多家中央及省級媒體均進行了綜合報道。

現在,劉修吾鶴發童顏,依然耳聰目明,思維敏捷,談吐自如。

現在,劉修吾在家學會了電腦,他能用QQ和網友交流心得,他還在網上開設了兩個論壇和網友探討各種問題。

現在,劉修吾快樂地生活在株洲市四橋東頭的水文局宿舍樓裏,他的獨生女兒為他添了個外孫女,他的外孫女又為他添了個重外歲女。如今,女兒也已從水文係統退休,外孫女都成了株洲水文局的一名中層幹部。四代同堂,相互激勵,相互關照,其樂融融。

現在,劉修吾已經近90歲,他對身後之事沒有一點後顧之憂,因為他早在1988年就與湖南省湘雅醫院簽訂了遺體捐獻協議。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條件的改善,我國老年人的壽命越來越高,老年人群體越來越龐大,於是,老齡化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也就接踵而來。

如果大家都能像劉修吾老人一樣,老有所愛,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讓生命的夕陽燦爛如花,那麼,我們的社會就會充滿和諧,充滿快樂,充滿歡歌笑語。

(執筆:羅欣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