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親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說:“你的兒子有多動症,在板凳上連3分鍾都坐不了,你最好帶他去醫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兒子問母親:老師都說了些什麼?母親鼻子一酸,差點流下淚來。
因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現最差,唯有對他老師表現出不屑。然而,她還是告訴了她的兒子:“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鍾,現在能坐3分鍾了,全班隻有寶寶進步了。”那天晚上,她兒子破天荒地吃了兩碗米飯,並且沒讓她喂。
兒子上小學了。一次家長會上,老師說:“全班50名同學,這次數學考試,你兒子排第49名,我們懷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礙,您最好能帶他去醫院查一查。”在回家的路上,母親流下了淚。然而,當她回到家裏,卻對坐在桌前的兒子說:“老師對你充滿信心。他說了,你並不是個笨孩子,隻要能細心,就會超過你的同桌,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說這話時,她發現,兒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變得明亮起來,沮喪的臉也一下子舒展開來,她甚至發現,兒子溫順得讓她吃驚,好像長大了許多。第二天上學時,他去得比平時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長會。母親坐在兒子的座位上,等著老師點她兒子的名字,因為每次家長會,她兒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總是被點到。然而,這次卻出乎她的預料。直到結束,都沒聽到。她有些不習慣。臨別,她去問老師,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在的成績,考重點高中有點危險。”母親懷著驚喜的心情走出校門,此時她發現兒子在等她。路上她扶著兒子的肩膀,她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了,隻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
高中畢業了。第一批大學錄取通知書下達的日子,學校打電話讓她兒子到學校去一趟。她預感兒子被清華大學錄取了,因為在報考時,她跟兒子說過,她相信他能考取這所學校。兒子從學校回來,把一封印有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的特快專遞交到她的手裏,突然大哭起來:“媽媽,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個聰明孩子,是您……”
這時,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幾年來凝聚在心中的淚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適當留白”的手法,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空間:結尾兒子那句沒說完的話,你既可以想象兒子當時的激動心情,又可以憶起每次家長會後兒子的出色表現,還可以在心裏把這句話補完。這種適當的留白,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寫作技巧/Writing Skill
在母親的眼中,孩子永遠是最優秀的。隻有偉大的母親能夠包容孩子的所有不足,給予孩子最大的鼓勵。在母愛的感召下,孩子揚起希望的風帆,駛向成功的彼岸。
——愛的箴言/Loving Spea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