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還是不放心,見霍冰神色恢複後,想著等有銀子了帶她去城裏給大夫號個脈看看。
興城的大夫不行就換府城的大夫。
她看向江水:“明日上午你大哥去砍竹子,你幫忙看兩個娃兒吧,飯食我來做,讓你大嫂好好休息。”
江水一丁點意見沒有。
霍冰急了,“娘我真沒事,老毛病了,說好就好了,不用擔心。
我身體好著呢,一點不耽誤幹活!”
家裏現在正是缺人的時候,況且她負責的活本來就少,這點子活都不做她咋好意思呢!
沈清沒同意。
其他人也沒意見,一致勸說霍冰聽娘的話好好休息。
很奇怪,以往農閑的時候沒什麼活計,可一天到晚恨不得別人都幹活,自己一點活不幹;
現在每天從早到晚安排的滿滿當當,非但不覺得累反而覺得自己還能再增加一些活計!
霍冰心裏湧起一股暖流,她低垂眼瞼默默點頭。
有家人真好。
這才是家人。
·
沈清早上仍去城裏‘賣’黃鱔。
這幾日不用在城裏買東西,不過她回來也沒空桶,而是‘用賣黃鱔的錢買回大米、白麵以及綠豆紅豆’等等糧食。
家裏的糧食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每日增加。
家裏每個人看著越來越多的糧食,幹勁十足!
江向東第一天砍回來的竹子,從關木匠處借來了鋸子比照著江向中的毛筆長短全部鋸了出來,切口處毛毛糙糙的,關小山特意過來指導:先用石頭打磨,然後再用粗布,倘若還嫌不夠細膩,再用棉布。
至於這些竹節,想要不炸裂或者變黃變枯,可以用小火慢烤,這個火候的把握很重要,他親自示範直到沈清和江向東完全掌握後方才回家。
沈清默默的想真像係統說的“做正確的事有好報”,看來和關家交好真的是正確的決定。
毛料第五天的時候石灰水裏泡著的可以了,草木灰裏的還不行,直到第七日才可以。
沈清總結出規律:石灰水去油脂能力比草木灰強。
以後用石灰水的話就浸泡五天,用草木灰就得七天。
浸泡毛料的日子裏,霍冰把剩下的芝麻油和豬油做成了肥皂;
江向東第一天將全部竹子都鋸了出來,能用的一共一百多支,砍竹子快,鋸成一段段的竹節也快,但烘烤卻是一個極為緩慢又考驗經驗的活計!
足足兩天不錯眼的盯著,也不過烘成功六十多支。
江向東本來心急如焚,生怕自己耽誤了其它工序,可一了解,發現他似乎是裏麵最快的?
沈清負責打磨,先是用光滑的石板將竹節連接處初步打磨光滑;
接著用麻布來回打磨,並且不僅僅是切口,整個竹節也要打磨,打磨後的筆杆光滑圓潤;
而麻布過後還要棉布,棉布過後的筆杆入手絲滑,無論是看還是上手試都明顯高了不止一個檔次!
第一天打磨出七支,一天下來整個手臂酸的抬不起來;
她以為是自己不夠熟練,有了第一天的經驗,第二天必然速度能快上很多,嗯,第二天確實快了很多,打磨出九支。
打磨的速度明顯跟不上其他步驟,沈清想著這樣不行啊,所以第三日的時候江水沒去采野菜,而是也在家裏打磨筆杆,小姑娘手腳靈活,足足打磨出十一支!
沈清看著家裏已經烘烤好的筆杆,緊接叫停江向東,讓他改去清洗毛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