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明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寧夏致仕副總兵哱拜因受到巡撫都禦史黨馨等人的歧視,在十分憤怒的情況下殺死了黨馨和副使石繼芳之後,隨即便據城造反。既然寧夏地區出現反叛行為,朝廷當即任命蕭如薰為指揮、麻貴為副指揮,迅速調集寧夏和固原等三鎮總兵對其進攻圍剿。這時,明將李如鬆也率軍到達,於是各路兵馬聯合攻城。而叛將哱拜為了拑製明軍的進攻,便派人攜帶黃金和貴重衣物等禮品前往賄賂韃靼部族首領卜失兔、宰僧等,請求他們急速發兵進攻明朝的靈州(寧夏靈武縣),並提出應當首先占領下馬關這一明確建議,以阻塞明軍的運輸道路,斷絕其後方軍需供應,從而迫使明軍不戰自退。接受叛將哱拜的重禮後,韃靼首領卜失兔果然率兵進犯定邊(陝西定邊縣),而宰僧也從花馬池(寧夏苟池、北大池)、西沙湃入侵明廷,想就此切斷明軍後路。對於韃靼部落的這一行動,明廷將領麻貴果斷地率軍迎擊,並在石溝一帶擊敗了宰僧所部。另一路軍隊在明將董一元的率領下,直接進擊宰僧所部的巢穴,這使韃靼諸部酋長深為恐懼,隨即被迫撤兵離去。兩年後,韃靼貴族又一次統兵進犯明朝邊廷,且踏破長城後前鋒直抵下馬關一帶,而後侵入寧夏腹地。特別是上次不甘心失敗的卜失兔,竟然糾集韃靼諸部落頭領聯合西犯定邊,然後分兵侵入固原境內。明朝副將薑直抵擋不住韃靼兵的進攻,使其從沙梁一帶跨越長城而入,直達下馬關地區,縱橫掠奪幾乎一個月之久。對於韃靼部落的囂張入侵,明將杜鬆和遊擊史見、李經率領兩千騎兵在馬連池予以阻擊,開始時取得一些小的勝利,後來誤入韃靼兵的埋伏,遊擊史見戰死沙場,杜鬆和李經在戰鬥中也身負重傷,士兵更是死傷大半。經此一戰,明朝寧夏總兵蕭如薰和薑直被罷免官職。而另一路明軍在將領麻貴的率領下,趁韃靼兵侵入寧夏內地後方空虛之機,深入到卜失兔設在河套地區的大本營,對其展開了突然襲擊,大獲全勝後安然返回寧塞。這時,正值明軍受挫,總督葉夢熊急令麻貴前往增援,於是麻貴和陝西副總兵蕭如蘭率部在曬馬台、薛家窪等地,與韃靼軍連續作戰,兩戰皆捷,斬首數百,並繳獲牲畜一萬五千餘頭,才迫使韃靼軍退卻而去。
甘肅
仙人關
位於甘肅省徽縣虞關鄉西南五公裏處,因其地處高闊石峰之上宛若群仙,故有此名。作為中國古代一座著名的雄關,仙人關依山傍水,地勢險要,特別是其北控吐蕃、東連岐雍、南通蜀沔的地理位置,再加上與陽平關唇齒相依的關係,使其成為渭河流域通往四川盆地的交通要隘,更是蜀地北方之門戶,自然也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例如:南宋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宋代名將吳玠和弟弟吳磷堅守和尚原(陝西寶雞西南),挫敗了金兵的大舉進攻。金兀術中流矢,撤回燕山,以撤離喝為陝西經略使屯鳳翔,與吳玠相持。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吳玠駐守河池(甘肅徽縣北),金人用叛將李彥琪駐秦州(甘肅天水),監視仙人關,以阻吳玠。吳磷原防守和尚原,因距蜀地較遠,交通不便,後方供給困難,吳玠就令他撤離和尚原,將兵力集中在仙人關。吳磷在仙人關右側“殺金平”的險要地形上,建築了鞏固的防禦陣地,移兵駐守。後來,吳磷屯軍於階州(甘肅武都),他在增援仙人關時,又寫信給吳玠建議並增修第二道防線,加強了縱深配備,以防金兵深入。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二月,金兀術、撒離喝及劉夔等人率十萬精銳騎兵,自鐵山鑿崖並道,循嶺而下,直撲仙人關,以求破關入蜀。吳玠以萬人阻其前鋒。吳磷在階州聞訊後,急忙由七方關日夜兼程,前往支援。途中與金兵相遇,轉戰七晝夜,才到達仙人關與吳玠會合。吳玠築壘於關外,金兵首先向他進攻,被其擊退。金軍為了奪得仙人關,分兵兩路,晝夜不停地協力夾攻,金兵抬著雲梯,拚死攀登城堡。宋將楊政指揮部隊,用長矛猛刺金兵。敵帥督戰越來越急,楊政就命士兵以神臂弓射之,戰鬥非常激烈,互有傷亡。這時,宋軍將領有的要求撤離仙人關,另選陣地防守。吳磷拔刀說:“剛與敵人接戰就改換陣地,實是不戰而退。死就死在此地,退者斬。”
兩軍連戰好幾天,交戰百餘次,金軍受到重創,宋軍也有較大傷亡,便迅速轉移到第二道防線。金兵占領第一線陣地後,即命令新投入戰鬥的精銳部隊跟蹤追擊,進攻第二線陣地。金兵個個身穿重鎧,手執鐵鉤,一個接一個前後攀援而上。這時,吳磷指揮部隊居高臨下,萬箭齊發,飛矢像暴雨般射落下來,金兵死傷慘重,屍橫關下,層層堆積。金兵踏著屍體繼續攀援,但仍未得逞。撒離喝在馬上向四周觀察,發現西北城樓是個要害,第二天就命令部隊全力攻擊西北城樓。宋將姚仲率部登城樓與敵兵激戰,城樓被炮石擊中,將要傾倒,姚仲即令士兵用布帛作繩子,拉住梁柱,使之複正,繼續戰鬥。金兵又用火攻城樓,由於關城中缺水,宋軍就用壇壇罐罐、磚頭、瓦片砸熄火焰。由於連日血戰,金兵傷亡慘重,吳玠見敵士氣已衰,即令統領田晟率領一支部隊,手持長刀、大斧,乘夜衝出陣地,左右攻擊敵人,霎時間火光四起,戰鼓聲、喊殺聲震耳欲聾。天將明亮時,又大舉出擊,統領王喜、王武各率領一部精兵,以紫、白旗為號,殺入金營,金兵大亂。在混戰中,金將韓常左眼中箭,在金兵的護衛下乘夜暗逃走。吳玠令統製官張彥率領部隊乘夜襲破橫山砦,又令王俊在河池(甘肅省徽縣北)設伏截擊金兵,使金兵受到重大傷亡。兀術帶著殘兵敗將,退還鳳翔,屯田拒守,金兵從此不敢窺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