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三月,曹操率兵西征漢中張魯時,在連續攻克陳倉、散關、河池等地後,遂即便將進攻的矛頭指向了陽平關。對於漢中盆地西麵之門戶的陽平關,張魯自然知曉其軍事地位之重要性,所以在大將楊任所部原有的防守基礎上,又增派其弟張衛率領重兵督守,並耗費時日橫山築城長達十餘裏。對於這樣一處固若金湯的關隘,曹軍在屢攻不破的情況下,遂假裝撤退以麻痹守關之敵,然後乘守將張衛等放鬆戒備時,秘密派遣兩員戰將率部潛伏到關城險要隱蔽之地,並於夜間發起突然襲擊,一舉攻破了陽平關。陽平關守將楊任被斬殺後,曹軍接著又向張衛所部展開猛烈進攻,致使張衛所部不得不乘著夜色倉皇逃跑。隨後,經營漢中多年的張魯也全線潰敗,隻好逃往巴中暫避去了。自此,曹操不僅率兵進占南鄭(今陝西漢中市),繳獲了張魯的全部倉庫和珍寶,還順利地接收了巴、漢等地守將的降順。
不過,曹操占據漢中僅僅三年後,同樣因為陽平關之故,又將漢中等地拱手讓給了劉備。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劉備遵照諸葛亮三分天下之國策,率領大軍開始進兵漢中,遂與曹軍大將夏侯淵、張郃所部相持於陽平關一帶。自陽平關南渡沔水的劉備大軍,並沒有直接與曹軍爭奪陽平關,而是駐紮在今陝西勉縣城南約五公裏處的定軍山,這是一處兵家用兵之妙地,因為定軍山西側山頂上有一名叫仰天窩的鍋底形大窪,其周圍約有兩公裏地界可供軍隊回旋,這是劉備大軍屯兵的最佳之地。所以,當曹軍大將夏侯淵率領精兵前來爭奪時,劉備軍中的老將黃忠僅一戰便大敗曹軍,不僅奪占了陽平關,還用計斬殺了夏侯淵及曹軍益州刺史趙甬,取得了定軍山一戰的全勝。
然而,到了蜀漢景耀六年(公元263年),蜀漢與曹魏在陽平關一地的再次交戰,又是因為陽平關之故,致使蜀漢政權的徹底覆滅。這一年,魏軍兵分兩路向蜀漢展開進攻,一路是由大將鍾會統率的十餘萬軍隊分別從斜穀和駱穀而入,另一路則由大將鄧艾率領精兵走捷徑入遝中(甘肅盤曲以西)以直取成都。對於魏軍的這一軍事行動,當時屯兵於遝中的蜀漢軍事統帥薑維曾上表後主劉禪說:“聞鍾會治兵關中,欲規進取,宜並遣張翼、寥化督軍分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未然。”不料,對於薑維的這一上表,當時受寵專權的宦官黃皓竟置之不理,直到魏軍已經大舉入境時才向後主劉禪奏報,而當後主劉禪派兵前去援助薑維和陽平關時,已經是為時太晚了。這時,魏軍大將鍾會先是派出兩支精兵,將蜀監軍王含駐守的樂城(陝西成固)和由護軍蔣斌駐守的漢城(陝西勉縣東)包圍起來,而他則親自統率大軍直撲陽平關,並以重兵一舉攻破陽平關,隨後魏軍開始長驅猛進。自遝中前來救援的蜀軍統帥薑維,當率部趕到陰平時便得知陽平關已經失守,隻好退守劍閣以撐殘局,最終因薑維獨木難支兼後主劉禪等昏庸而使蜀漢政權徹底覆滅。
饒鳳關位於陝西石泉縣以西二十五公裏處饒鳳嶺上,是由陝入川的重要關口之一。這裏人煙稀少,山路崎嶇,地勢險要,是漢中東方之屏障,更是曆經戰爭洗禮的軍事要塞。
金天會十一年(南宋紹興三年即公元1133年)九月,金將撒離喝率領大軍攻破金州(今陝西安康)後,長驅直入,兵鋒直指陝西的洋縣和漢中等腹地。為了有效地阻擊金兵的進攻,宋利州路經略使劉子羽急忙派遣部將田晟率部把守饒鳳關,並急書當時駐守在河池(甘肅徽縣北)的吳玠求援。對於金兵犯境,時任鎮西軍節度使兼宣撫處置使司都統製的吳玠早有準備,但懼怕吳玠的金兵卻特意避開其防守地區,而是選擇宋軍防守兵力較為薄弱之地展開進攻。所以當吳玠接到劉子羽求援戰報後,立即統率所部兵馬以一晝夜行程三百裏的神速趕到饒風關,隨即又命人給金將撒離喝送去一封信,並附帶一些黃桔戲虐地說:“大軍遠來,聊以止渴。”撒離喝見信後大驚失色,用手杖敲打地麵說:“他怎麼來得這樣快啊!”即便如此,金將撒離喝不甘心遠師徒功而來,而是親自督領身穿重甲的金兵向饒鳳關展開猛烈進攻。居高臨下的宋軍在吳玠指揮下,憑借險要地勢以強弓勁弩和滾木雷石,向驕悍金兵發起了頑強阻擊,這一戰竟然連續了六個晝夜,雖然饒鳳嶺下金兵屍首堆積如山,但是金將撒離喝不僅沒有撤退,反而用重金懸賞募集了五千名敢死隊員準備夾攻饒鳳關。就在雙方即將展開又一場殊死拚殺時,吳玠所部一名小校因畏罪而投降了金兵,並引導金兵從自蟬溪嶺間一條小路繞至饒鳳關背後,以夜襲的方式攻占了宋軍郭仲荀所部防守的製高點,致使宋軍處於腹背受敵之不利境地。對於戰場上的這一意外變故,吳玠自知饒鳳關已經難以堅守,遂率部退守漢中府的西鄉縣(今陝西勉縣西),後來又與退守三泉縣(今陝西寧強西北)的劉子羽會合。在撤離饒鳳關的退守途中,宋軍實施了堅壁清野之策,使付出慘重傷亡代價占據饒鳳關後的金兵,在隨後的進軍途中因為沒有糧草接濟,再加上金兵水土不服致使瘟疫流行,而不得不考慮退軍北還。就在撒離喝引兵北撤至武休關(今陝西留壩東南)時,瞄準戰機的吳玠則果斷地派兵襲擊了金軍後隊,使毫無防備的金兵被斬殺及墜入山澗摔死者達數千人之眾,隨即宋軍乘勢收複了金州等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