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驚見夢裏的布隆迪(1)(3 / 3)

1992年4月15日頒布《政黨法》,實施多黨製。主要政黨有:

布隆迪保衛民主力量(FDD):執政黨,以胡圖族為主體。曾為布最大反政府武裝力量,2003年11月與布過渡政府達成停火協議,於2004年9月正式轉為合法政黨,並在2005年各級選舉中獲勝,成為執政黨。2007年2月,FDD召開特別黨代會,會議決定黨內最高權力機構為賢人委員會,並選舉恩庫倫齊紮總統為該委員會主席,前總書記馬納塞·恩佐博尼姆帕擔任委員會秘書長;會議還選舉熱雷米·恩讓達庫馬納為黨的新任主席。FDD在2007年政治改組中獲得11個部長職位。布隆迪民主陣線:簡稱民陣。1986年成立。1992年7月23日被批準為合法政黨。是胡圖族最大政黨。該黨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尊重、扞衛、促進人的基本權利和自由的真正的主權國家。2001年11月1日過渡政府成立後,民陣前總書記恩達伊澤耶出任副總統,民陣主席米納尼任國民議會議長。2005年立法選舉失敗後,米納尼被罷免主席職務,原總書記萊昂斯·恩岡達庫馬納當選主席,厄弗拉希·比基爾馬納當選總書記。2006年3月,宣布退出政府,成為反對黨。在2007年11月政府改組中獲得4個部長職位。爭取民族進步統一黨:簡稱烏黨。1959年1月成立,是圖西族最大政黨。布獨立以後長期執政。1993年6月多黨選舉失敗後,失去執政黨地位。1996年布約亞重新執政後,黨內出現分裂,激進派反對布約亞的民族和解政策,拒絕和談。2006年1月召開全國代表大會,阿洛伊·魯布卡和安東瓦·西沙哈約分別當選黨主席和副主席。在2007年11月政府改組中獲得2個部長職位。保衛民主全國委員會:於1994年10月從民主陣線中分裂出來,原主張武裝鬥爭、國際軍事幹預和改組布軍隊。1998年6月,尼昂戈馬參加阿魯沙和談,後簽署了阿魯沙和平協議並加入過渡政府。黨主席萊奧納爾·尼昂戈馬。其他政黨還有:公民權利運動、盾黨、胡圖人民解放、人民和解黨、人民黨、爭取民主和經濟社會發展集合運動、布隆迪人民聯盟、爭取權利和發展全國聯盟、自由黨、社會民主黨、勞動者獨立黨、布非拯救聯盟、民族複興黨、遠見者同盟、布隆迪爭取民主與和解黨、布隆迪爭取發展自由聯盟、布隆迪爭取民主和發展新同盟、布隆迪爭取和平與發展聯盟等。

4.布隆迪:孤懸鄰境不再有

布隆迪奉行睦鄰友好、不幹涉別國內政、不結盟及國際合作的外交政策。重視睦鄰友好,希望通過地區合作推動本國內部問題的解決,支持非洲經濟一體化計劃,重視同西方國家關係,呼籲國際社會關注布局勢並對布提供援助。目前,布已與116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

同中國的關係

1963年12月21日兩國建交。1965年1月29日布單方麵宣布中斷兩國外交關係。1971年10月13日複交。此後,兩國友好合作關係發展順利。

2005年8月,中國政府特使、外交部部長助理李金章赴布參加布總統就職儀式。12月,布外長巴圖穆布維拉訪華。2006年11月,恩庫倫齊紮總統率團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胡錦濤主席、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分別會見。恩庫倫齊紮一行還訪問了廣州、深圳和貴陽。

2007年7月,布農業與牧業部部長讓·德迪約·穆塔巴齊訪華。9月,布商業與工業部部長埃斯泰拉·尼卡延齊女士率經貿代表團訪華,並與商務部副部長薑增偉共同主持中布第十次經貿混委會。9月26日,布外長巴圖穆布維拉出席在紐約舉行的中國與非洲國家外長首次政治磋商。

2008年1月9日至10日,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對布隆迪進行正式訪問,與巴圖穆布維拉外長舉行會談,並會見了恩庫倫齊紮總統。8月,恩庫倫齊紮總統來華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並參加胡錦濤主席同非洲國家領導人集體會見。9月,布隆迪第二副總統恩蒂塞澤拉納來華出席北京奧運會閉幕式,並會見了習近平副主席。

2008年,中布兩國貿易額1810萬美元,其中中國出口1800萬美元,進口1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