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隆迪,非洲的彈丸之地,與眾不同的風土人情讓世界各地的人都聚集此地,體驗這裏別樣的生活情趣。這裏有迷人的風光,可口的食物,還有穿著美麗的姑娘打著鼓列隊歡迎,總之,這裏的一切都顯得與眾不同。
第一節深入布隆迪,一窺當地人的生活麵貌
布隆迪人算是非洲的一個傳奇,除了不發達的經濟之外,其風俗習慣也較為獨特。當你看到飯桌上美味的食物,美麗的人拿著鼓在觀望,不用說,這一定是宴請賓客。
1.布隆迪人的吃喝
布隆迪人到底愛吃什麼水產品呢?簡單一個字:魚。補充說明:模樣好看的魚,但龍蝦例外。
布隆迪人不光對水產品挑剔,對其他肉食也十分在意。說吃狗肉、驢肉,那對他們無異於說“天書”,當然更不用說猴腦之類的稀罕物了。
據了解,布隆迪人講究吃“清潔”食品,諸如牛、羊、雞肉和蛋類。
非洲牛的背上多有一個峰,類似駝峰,那塊肉細嫩無比。至於一些部族吃生牛肉、喝鮮牛血的事例就更多了。牛血簡直就是馬賽人的家常“飲料”,在牛脖子上“噌”地捅上一刀,插進管子就喝,滿口香甜,味道好極了。非洲人也吃鳥肉,但有言在先:那是小孩子們的勾當。如果哪個不識相的成人去抓鳥,所有的人都會對其嗤之以鼻。相反,不少富裕人家,尤其是印巴人,每天都往院子裏撒麥粒,以盡“樂善好施”之願。
世界上有不少地方養蝸牛、賣蝸牛、吃蝸牛,甚至搞吞食蝸牛比賽。
非洲報紙就把這當做“世界奇聞”登在報紙上。非洲蝸牛到處亂爬,但要當心,不要說吃,就是不經意赤腳踩上,就會得血絲蟲病。
有人曾詢問過許多非洲人他們吃什麼昆蟲,得到的回答是:螞蚱和白蟻。在布隆迪下大雨的時候,會有很多人抓飛蟻,尤其是夜間,飛蟻紛紛撲向燈下,脫掉翅膀在地上到處爬,一拾就是一籮筐。還有的人用小木棒插進蟻窩裏引白蟻,插進去是黑的,拔出來是白的,然後用手一捋,幼蟲紛紛落盆,據說可炒著吃。布隆迪人吃大米,也吃小麥,但主要是吃玉米。他們種玉米和其他作物很有說道,隻上牛、羊、雞糞,也用化肥。用玉米製作的響當當的當家飯叫做“烏嘎裏”,算得上是非洲“大餐”。對普通東非人來講,這種食品很神,幾近威力無窮,想起它渾身是勁,看到它兩眼放光,吃著它滿口香甜。
布隆迪人不喝開水,他們認為開水不解渴,越喝越渴,還是大口大口地灌涼水比較解渴。住在海邊的人喜歡喝椰汁,那裏的男人幾乎人手一刀,專為削椰子用。他們爬樹本領極好,用從芭蕉葉上扯下的麻皮盤成“8”字橫扣在樹幹上,交腳登著“8”字的兩個洞,然後腰背一弓一弓地往上爬,不一會的工夫就會爬到樹尖上,砍下幾個椰子連吃帶喝。布隆迪人也用椰子或其他糧食釀造土酒,後來發現人喝了會雙目失明或全身不停地脫皮,於是政府就明令禁止了,現在唯一允許銷售飲用的土酒叫做“布薩”。喝“布薩”的場景很獨特:幾個人,甚至幾十個人可以同時把自己攜帶的三五米長的細管子插進酒壇子,一邊吱溜吱溜吸一邊談天說地,直到歪歪斜斜地打“醉拳”。
2.鼓手出列,向賓客致意
非洲居民,特別是布隆迪人,男女老幼,不僅能歌,而且善舞。
唱歌跳舞,是非洲大陸上最普遍、最受歡迎的民間傳統娛樂活動形式,如同東方人日常生活中須臾不可離開鹽一樣,非洲人的生活中時時刻刻都離不開歌和舞。高興的心情要通過唱歌跳舞來表達,憂傷的情緒要通過唱歌跳舞來宣泄;獲得一筆收入要唱歌跳舞進行慶賀,即使明天可能揭不開鍋,今天也要照樣唱歌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