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海上星辰,滄海桑田(1)(1 / 3)

如果有機會飛越太平洋和印度洋,你會俯瞰到宛如翡翠鏈子般漂浮在海麵上的一串島嶼,它們環繞在赤道線上,猶如地球最美麗的腰帶,這就是聞名遐邇的世界最大島國——印度尼西亞。它那散布水麵的眾多島嶼,猶如一顆顆海上星辰,散發著璀璨的光芒,而在那光芒的背後,它們也承載著印度尼西亞滄海桑田的曆史變遷。

第一節赤道上的一串翡翠

印尼的美首先是美在表麵的,它那一個個被植被覆蓋得鬱鬱蔥蔥的島嶼,如同最純淨的翡翠,沒有絲毫瑕疵。印尼的美便如同翡翠一般,美得濃鬱、深沉,卻又不時閃耀著活潑的光澤。

1.千島之國

印度尼西亞,簡稱印尼,是世界上島嶼最多的國家,享有“千島之國”的美稱,而實際上印尼是足可以稱為“萬島之國”的。據印尼國家測繪局1997年公布的數據,印尼全國大小島嶼共計17508個,其中已命名的有5700個,而在冊無名的為11808個。這些數以萬計的大小島嶼,在浩瀚的海洋中連成一串,環繞在赤道線上,構成一幅壯闊瑰麗的圖畫。

有人將之形象地比喻為“鑲嵌在赤道線上的一串翡翠”。

印度尼西亞位於亞洲東南部,地跨赤道,橫臥於兩大洲(亞洲、大洋洲)、兩大洋(太平洋、印度洋)之間,是東南亞麵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其領土範圍北起北緯6°,南達南緯11°,南北寬約1900千米;西自東經95°,東至東經141°,東西長5500千米左右,約占赤道總長的1/8。其陸地麵積約為190443平方千米,是僅次於中國、印度、哈薩克斯坦和沙特阿拉伯的亞洲第五大國。

根據島嶼分布狀況,印尼群島被劃分為4大群島,即:大巽達群島,包括蘇門答臘、爪哇、加裏曼丹、蘇拉威西四大島及其附近諸島;努沙登加拉群島,又稱小巽達群島,包括巴厘、龍目、鬆巴哇、鬆巴、弗洛勒斯、帝汶等爪哇以東諸島;馬魯古群島,包括布魯、哈馬黑拉、安汶、塞蘭、莫羅泰、班達等位於蘇拉威西和西伊裏安之間諸島;伊裏安群島,包括西伊裏安及周圍諸島。

印尼雖然島嶼過萬,但麵積在10萬平方千米以上的大島隻有5個,即加裏曼丹、蘇門答臘、伊裏安、爪哇和蘇拉威西。這5大島的麵積就占了印尼全國陸地總麵積的90%以上。

加裏曼丹島舊稱婆羅洲,我國古籍中曾稱該島為“婆利”或“婆尼”。

該島是世界第三大島,島南部屬於印尼領土。島上70%的麵積被熱帶雨林和原始森林所覆蓋,是一個美麗的綠色島嶼。該島有一特產——“沙羅門果”,果實呈藍紫色,汁多味美,據說該島的舊稱“婆羅”一詞就源於此果。島周圍地勢較低,沿海為平原,河流沼澤眾多。該島盛產木材和樹脂,石油、金和鑽石的儲量也相當豐富。

蘇門答臘島是世界第六大島,它位於爪哇西北,北與馬來半島相鄰,東北部為平原地帶,西南部多高原山地。在西部武吉丁宜地區有一條西阿奴克大峽穀,長達數公裏,石壁陡峭,高達百米,很是壯觀。島上多沼澤,覆蓋著鬱鬱蔥蔥的熱帶雨林。

該島被印尼人親切地稱為“希望之島”,它的橡膠、油棕、煙草、胡椒、椰子、劍麻以及石油、錫的出產量幾乎都居全國之首,同時,它還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實在是名副其實。

伊裏安島是世界第二大島,過去曾被稱為巴布亞島,現在它分屬印尼和巴布亞新幾內亞。該島形似一隻大鳥,西北端半島恰似鳥頭,因而被形象地稱做“鳥頭半島”。島南部和北部為平原,雨水較多;中部則為高原和山地,印尼的最高峰——查亞峰就位於該島,它是查亞維查亞山的頂峰,高達5030米。

島上盛產木材,同時蘊藏著豐富的石油、銅、金、鈾等地下資源,但還未充分開發,因此它又被稱為“未雕琢的寶石”。

爪哇島位於蘇門答臘島東南部,北部為平原,中部為山脈,南部則是石灰岩高原。島上多山地、丘陵,也有不少盆地,它們大都是因火山灰噴發而形成的。北部沿海地區土壤比較肥沃,宜於農作物生長。該島是印尼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主要農產品為稻米、茶葉和咖啡等。

蘇拉威西島位於加裏曼丹島和馬魯古群島之間,由4個半島組成,形似一朵綻開的蘭花。島上多山,沿海地區為平原,河流短小狡窄。境內有一些深水湖泊,大多是斷層運動造成的,其中最著名的是波梭湖,最深處達1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