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新加坡(2)(1 / 3)

但讓我驚訝的不是這麼多美食,而是吃美食的過程竟然如此幹淨。我都是依照主人的樣子學的,飯前洗手自然不用說的,可是這洗手竟然洗上了三遍之多,而且洗手液之類的也沒有省去。然後是開飯了,筷子要用濕紙巾擦好幾次才可以使用。餐桌上一塵不染,每個人麵前都有一個小碟子和一個紙巾盒,夾菜是難免會有掉的。我注意到主人和女主人,一旦感覺自己的臉上粘上了飯粒或是菜湯之類,就會拿紙巾來擦拭。而且一頓飯吃下來,他們麵前的碟子裏竟然和吃飯之前是一模一樣的!而我的碟子還真是叫我丟了臉,盡管這在國內來說已經表現非常出色了。而且桌子上絕對沒有不小心夾掉了的菜和米粒之類。主人吃完飯竟然還要洗澡!

顯然,在如此幹淨的環境和愛幹淨的習慣下,麵對美食,我並沒有吃飽。後來主人還介紹說,這些食物也是非常幹淨的,蔬菜在加工之前,是需要洗上十幾次,甚至是二十幾次的,根本不用擔心什麼農藥問題。我和他說了國內的飯店經常會出現毛發之類,不知道新加坡有沒有。他說那怎麼可能,那是犯法的!如果有人在你的飯菜裏發現了毛發,那絕對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我想國內飯店的老板萬萬不能來新加坡開店,否則不知道犯了多少次法律了。

在這樣一個幹淨的環境裏,想必人的心靈也是一樣的幹淨,至少我是這樣認為。如果不能讓心靈保持純淨,那麼就讓環境來滌蕩心靈的汙濁吧!但願人的心可以和環境一樣幹幹淨淨,一塵不染。隻是不知道這一天還有多遠?

異國他鄉的中餐之旅

之前已經說過,新加坡有著三分之一的中國文化,到處可以看見華人。隻是我想親自見證一下,是不是真的如同網上所說的,近一半的新加坡人都是華人。如今中華民族的文化已經被世界人民認同,不論走到哪一處都可以見到唐人街之類的地方。我想這小小的新加坡本身就有著中國的文化傳統,唐人街就不必了吧,可是,新加坡還真的有這樣一處地方。

先前說的這裏是烏節路一號,是三條鐵路線交彙之地,所以出門十分方便。說到這裏,還真是感謝那對華人夫妻了,為我找到了如此方便之地。從各種攻略來看,從烏節路到唐人街很近,於是我選擇了步行。加上今天天氣不算炎熱,沿路也好觀看一下周圍的景色,說不定有什麼新發現。沿著烏節路走,一直到了Dhoby Ghaut附近,烏節路基本上已經走到了盡頭,隻是這條路實在是太長了,讓我沒有信心去尋找唐人街,可是又擔心唐人街就在不遠處,隻好硬撐著,向賣水的小販打聽了路,順著Dhoby Ghaut再往前走。到了濱海新區,然後走到了一個名叫Hill Street 的地方,再次問路。右拐,大概又走了十幾分鍾的路程,到了克拉碼頭。過了這個碼頭,再次向前走,大概又過了十分鍾吧,唐人街終於出現在了我的眼前。我估計了一下,這一趟要一個小時。天啊,看來攻略是不能隨便信的。

到了唐人街,我才知道原來這裏的唐人街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名字,叫牛車水。這個名字聽了令我覺得好笑,據說這個名字還是有所來曆的——在一個世紀以前,河水暴漲,把鄰近的大街小巷全都淹沒了,居民們將水用牛車拉走,於是就給這裏取名牛車水。關於名字的由來還有許多說法,究竟哪個是真哪個是假,誰也弄不清楚。

牛車水這個地方有著地地道道的華人特色,並且具有濃濃的東方色彩和傳統的唐人風格,隻不過這裏比較像是上世紀的中國,有舊式的藥鋪、理發店之類的,我竟然還看見了一個“當”字招牌,走近一看,原來真的是當鋪。

牛車水最具特色的建築便是天福宮了,裏麵供奉的是海神天後娘娘,如果出現在夢裏,還以為身處中國境內呢。這裏還有傳統的日常用品,還有食物,說到食物我就吃貨的肚子咕咕叫了,於是便尋思著找個地方吃點東西。

不愧是新加坡的唐人街,中國的傳統美食應有盡有,端午節的粽子、南方水餃、四川麻辣燙和火鍋,還有春卷之類,看得我眼花繚亂。在Sogo street上還有“大中國餅家”和“良辰美點”,能在新加坡看見這樣的地方還真是意外。在遠東廣場附近還有“陳福成餅家”,裏麵的福建糕點和馬蹄酥絕對正宗。我買了一些,不過價錢不菲。“胡振龍肉幹之家”裏的蝦卷,也是非常好吃的。在唐人街,想要吃便宜又好吃的中餐,還是要細細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