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王人美 梨花欲謝恐難禁(1 / 3)

閱盡天涯離別苦,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

花底相看無一語,綠窗春與天俱暮。

待把相思燈下訴,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王國維

在舊上海繁華奢靡的浮光掠影中,有一個把青春活力散發得淋漓盡致的女子。像曠野上肆意綻放的“野玫瑰”,豔麗而多刺;亦像逾越房梁的“野貓”,時刻舞動著輕盈的身姿。她就是王人美,一個知性的傳奇紅顏。

她是那種吐氣如蘭、愛恨了然的性情女子。

知性,敏感,纖細。

若一朵開到極致的“野玫瑰”,以清新的妝容、率真的性情,肆無忌憚地招展在那時的上海灘。有人說,她並不是一個標準的美人,但卻絕對是那時上海灘最風情萬種,最讓人心驚肉跳的女子。

出生書香門第的她,自小就精通古典文學和書法,且能歌善舞。讓她一出現在銀幕上,就散發出一種溫潤香濃的芬芳,像足了一杯溫暖的奶茶,雖沒有紅酒高貴典雅,卻讓人經久迷戀不能遺忘。當她以知性的麵貌演繹《漁光曲》中的“小貓”時,立時就轟動了30年代的上海灘,創造了一個電影的神話。

她因此成了享譽影壇的大明星。

隻是,年少的心還不能將愛情看透,就搖曳著“野貓”的魅惑,投入當時紅極一時的“皇帝”小生金焰的懷抱,狠狠地留給舊時上海灘一段“神仙眷侶”的佳話。然,這段美好的佳話終成一場風花雪月的往事。

不過,知性若她,當她依然深愛卻不能再愛時,她亦不糾纏,坦蕩磊落地放他走。隻委屈地、纖弱地、孤單地,走過那十幾年的漫長歲月。直至那個她稱之為“倔老頭”的葉淺予出現,她的感情世界才嘩然回轉。

至此,這個眼神清澈、潑辣另類、通曉世事的女子,才有了一個最終的安慰。

知性之外的她,亦是敏感、纖細,易受傷。

對於那個叫金焰的男子,她始終不能夠忘懷。緣盡了,她依然記得他的美好,依然在暮年回憶錄裏一再提及他的名字。這傷,雖不說明了,卻隱隨她一生。所以,她在最後總結自己的一生時,把成名看成是自己一生的不幸。正是這樣輕省回望的字句,讓人看了心冷之餘,竟全都是敬望仰止。她就是王人美。

以“野貓”之名,曾搖曳在那時迷離煥彩的上海灘上。她主演的《野玫瑰》曾香飄萬裏,紅遍神州;她主演的《漁光曲》堪稱百年中國電影的經典;她演唱的歌曲《鐵蹄下的歌女》則70多年傳唱不息。

實則,曾驚鴻照影來的她,留給舊上海的是一個知性紅顏的傳奇人生。

萬千風情

1934年6月14日,由蔡楚生導演、王人美主演的《漁光曲》在上海金城大戲院首映。沒想到,影片一放映頓時轟動了整個上海灘,並創造了連續84天爆滿的票房奇跡。王人美則以其塑造的“小貓”形象深入人心,而由她演唱的《漁光曲》

亦出現了萬人傳唱的情境。她因此獲得了野性不羈、熱情似火的“小貓”雅稱。一夜之間,她成了上海灘最紅的明星。人們驚奇地發現,在王人美的身上沒有病態美人的扭捏作態,也沒有摩登女郎的搔首弄姿。才恍然,原來硬朗健康的姑娘也是這般可愛、這般美麗。照片上的王人美,用現代人的眼光看,並不是一個很標準的美人,但卻絕對是上海灘上那種風情萬種,讓人心驚肉跳的女人。她有著令現代人羨慕的健康膚色,她會化妝、會打扮,她健康、活潑,兼具優雅。正是她的出現,給當年的上海灘帶來了健康、清新的新鮮空氣。如今,人們一提到《漁光曲》,透過光影還依稀仿佛看到那個風情萬種的女子來。

素麵朝天的“野玫瑰”

1927年,中秋之夜,在上海一所小學禮堂裏,黎錦暉以“我們要高舉平民音樂的旗幟,猶如此刻當空皓月,人人得以欣賞”為宗旨,宣布了我國最早的專業歌舞表演團體“明月歌舞社”的成立。

從此,這一團體在上海十裏洋場裏不斷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的“奇跡”。

這一年,有個叫王庶熙的湖南“細妹”來到上海,在懵懂中進入了該劇團,並在以後的歲月裏成了明月歌舞社叱吒風雲的“四大天王”。

這個小“細妹”,就是王人美。

1914年,王人美出生在湖南長沙一家書香門第。雖然,那時王家已有7個孩子,但是,對於最小的她,父母尤寵愛有加。這個標準的湖南妹,有著湘妹子特有的開朗活潑、熱辣奔放,活像一個紅彤彤的小辣椒,亦深得兄弟姐妹的喜愛。

父親王正樞是湖南第一師範學校的數學教師。他博學多識,觸類旁通,不但精通數學,而且對詩詞歌賦、書畫醫道等也很有研究,在湖南本地極富盛名。毛澤東就曾是他的得意門生。

父親為人和善,是個正義淩然之人。對於子女教育方麵,他又是一個嚴父。小人美記憶最深刻的是,兄妹幾個在自家的院子裏認真地複習著父親安排的功課,而父親則在他們旁邊用自製的風扇幫他們消暑解乏。母親陳氏,亦是個賢良淑德的女子,雖然不識字,但卻也十分重視對子女的教育。

王人美就是在這樣一個文化氛圍濃厚,充滿無限溫情的家庭裏慢慢成長的。然而,快樂的時光不長。母親在她5歲的時候,突發腦溢血逝世。這是她第一次麵對和親人痛徹心扉的離別。第二次離別,是父親的不幸辭世。那是1926年的夏天,父親不小心被黃蜂蜇了一下,不曾想卻化膿成疾,最後竟不治而去。

如此,剛剛考入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的她,不得不中斷隻開始了幾個月的學業。於1927年,跟隨在國民革命軍中任職的兄長來到上海。那一年,她13歲。這次遷移也在冥冥中改變了她的命運,並且使她成為舊上海灘最搖曳性格的“野玫瑰”。

到達上海不久的小人美,很快就進入了“明月歌舞團”。擁有著原始藝術天賦的小人美很快得到黎錦暉的重視,而她潑辣的性格,樸素不矯揉造作的氣質很快使她成為明月社的“四大天王”之一。

1931年,王人美隨“明月歌舞團”加入到聯華影業公司。翌年主演孫瑜編導的影片《野玫瑰》,扮演漁行雜工的女兒小鳳,並以一股傲人的潑辣勁征服了上海灘的觀眾們。人們驚奇地發現這個硬朗、健康的姑娘原是這般可愛、這般美麗。

於是,記住了這個素麵朝天卻有著讓人不能拒絕的傲人氣質的“野玫瑰”。

鋒芒“小野貓”之舞

1933年,“明月歌舞團”因無法維持不得已改體。王人美,便正式加入到聯華影業公司。由此,她迎來了她生命中的另一個輝煌。

她總是說,自己的成長成熟是在別人的啟發和際遇的催生下完成的,就像她第一次迷上舞蹈、愛上電影一樣;就像她成為“四大天王”之一,被伯樂一眼相中一樣,所有的成長都是在無聲無息的偶然中完成,又在必然中繼續。進入聯華公司的她,簽訂了一份一年必須完成四部影片的合同。然而,在此後的一年六個月裏她隻拍了一部電影,雖然沒有兌現合同,但這部電影卻使王人美乃至整個中國受到了世界影壇的關注。這部電影就是在1935年的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上獲得評委團榮譽大獎的《漁光曲》。話說,1934年,蔡楚生籌拍《漁光曲》,其中女主角“小貓”的挑選頗費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