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王人美 梨花欲謝恐難禁(2 / 3)

蔡楚生希望找一個既有成熟演技,又有一點新鮮感的演員,事實上成熟的演員比較多,可兼具那份單純和陌生感的更是少之又少。直到快要開拍時,有人才推薦了因拍攝《野玫瑰》而受人矚目的王人美。王人美身上所透露出的淳樸、及未經雕琢的韻味,讓蔡楚生眼光一亮。於是,當場敲定了她。

王人美的表現沒有讓大家失望。她的表演自然出之,未見斧鑿,她通過對人物性格的構想,恰如其分地將“小貓”身上的堅韌和隱忍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又把自身所具有的粗獷和健美巧妙地賦予“小貓”。從而使“小貓”立時生動起來,與此同時,影片本身對殘酷現實毫不矯情的白描,也引起了那個時代為生活苦苦掙紮的人們的共鳴。

當本片於上海金城大戲院首映時,竟創造了84天連續爆滿的放映奇跡。據說,當時正值上海60年罕見的暑熱天氣。由此,可見影片的轟動程度。

一夜之間,王人美的清新形象深入人心,平民化的美麗讓人感到親切。由她演唱的《漁光曲》亦被萬人傳唱。從此後,“小貓”亦成了王人美的代名詞,後來喜愛她的影迷就幹脆給她起了個綽號—“野貓”,的確,她恰如影壇上的一隻貓,野性不羈,熱情似火。

後來,這部造成萬人空巷的影片,在1935年蘇聯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獲得“榮譽獎”,成為我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王人美帶著她妖嬈的“野貓”氣質,亦走向了國際舞台的光圈裏。舞著那讓人過目不忘的輕盈舞姿。

“小野貓”和“電影皇帝”的佳話

才女三毛這樣說過:“男人是泥,女人是水,泥多了,水濁;水多了,泥稀;不多不少,捏成兩個泥人—好一對神仙眷侶。”那時的王人美和金焰,在許多人的眼裏便就是這樣的一對神仙眷侶,他們的結合亦成就了上海灘的一段讓人意猶未盡的佳話。

金焰原名金德麟,生於朝鮮長在中國,加入中國國籍。他喜歡電影和表演藝術,下定決心以此作為自己終身奮鬥的目標,並憑借著和阮玲玉主演的電影《野草閑花》,成為萬眾矚目的電影明星,並以此贏得“電影皇帝”的稱號。

那時的金焰,亦是上海灘的風雲人物。

“電影皇帝”的桂冠,是對他聲譽和演技的充分肯定,也證明了他非凡的個人魅力。成名後,金焰每天都會收到成百上千封影迷來信,其中大多是年輕女性。她們無不為金焰英武的外形、爽朗的個性所傾倒,紛紛寫信表達愛意。隻是,他並不為所動。隻因在他的心中早已有了心愛的姑娘—她不是天香國色,卻熱情開朗;沒有似水柔情,但生機勃勃。這個姑娘,就是“小野貓”王人美。

他跟王人美相識在聯華歌舞班,那時,她17歲,他20歲。相當的年紀,亦都是情竇初開的青年男女,且又情趣相投,所以,脈脈溫情就很自然地在兩人身上蔓延開來。

後來,有人回憶說,那時金焰常常去歌舞團找王人美。一個是俊朗的靚仔,一個是嬌豔的“美貓”,這樣的兩人走到一起,旁人無不稱羨,亦覺得是不可多得的神仙眷侶。

沒多久,兩人主演了電影《野玫瑰》。劇中,金焰扮演她的青年戀人。就這樣,本就互生愛慕的兩個人在合作的日子裏,更近地走進了彼此的心裏,並且讓愛戀在心底開出了嬌豔的花來。

很自然地,這對銀幕上的情侶很快走在了一起。

1934年元旦,王人美幸福地嫁給了金焰。他們的婚禮簡單又不失隆重—在新年鍾聲敲響的時候,在聯華公司的新年晚會上,當著眾親友的麵,由孫瑜宣布了兩人的結合。

從此,“電影皇帝”和銀幕“野貓”的婚戀被傳為一段佳話。

緣盡今生

記得一位哲人曾說過:愛情總是失敗的,不是敗於難成眷屬的遺憾,便是敗於終成眷屬的厭倦。這句話適用在每對愛情不幸的兩個人,王人美和金焰亦如此,他們倆,雖沒有“難成眷屬的遺憾”,卻不可避免“終成眷屬的厭倦”。

婚後,王人美快樂地做起了他幸福的小女人。每日裏為他操持著家事,雖依然開朗如初,卻也漸漸地收斂起自己鋒芒的野性。像所有愛戀中的女人,她亦小心翼翼地做他希望的那個嬌美的、可愛的小女人。

在最初的時光裏,她漸漸地為他失了自我,甚至連接戲拍片都由他替她作決定。以至於,很多朋友都說她變成了一隻“家貓”。然而,這對於一個沉浸在幸福婚姻中的女人來說,是無傷心情的。

這時的她,眼裏隻有家庭,家庭就是幸福生活的全部,其他種種不是錦上添花,就是絆腳石。

也就是在和他生活的那幾年裏,她度過了一生中最甜蜜、愜意的時光。閑適自在的家庭生活,使兩人一度想雙雙息影。

然而,幸福總是那麼短暫。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年底,上海淪為孤島。日本人看上了“電影皇帝”,妄圖利用他宣揚殖民思想。然而,金焰是個鐵骨錚錚的男兒,他熱愛祖國,痛恨外國殖民者,他的父親就是因受到日本帝國主義的迫害才背井離鄉逃到中國的。為躲避日本人的糾纏,夫妻二人逃離上海,開始了長達8年的流亡生活。

這次的逃亡,便也把他們甜蜜的生活打亂,並為他們的分離埋下了沉重的伏筆。

他們在合作拍攝了《長空萬裏》之後,因工作關係分開,開始了“牛郎織女”的分居生活。

金焰在成都參加了“中華劇藝社”,王人美則赴昆明加入了“大鵬劇社”。然而,戰亂的時局,變化總是比定局快。王人美到“大鵬劇社”不久,劇社就解散了。

王人美希望可以去爭取屬於自己的一份事業,於是,為打擊日本侵略者,她考入美軍總部物資供應處昆明基地,做起了英文打字員。這樣的抉擇促使了他們之間感情的裂痕。金焰是一個傳統觀念很深的人,他認為作為一個丈夫,有理由,也應該由他來養活妻子,因此堅決反對她做打字員來貼補生活。

金焰不了解在顛沛流離中的王人美的思想,他認為王人美傷害了他作為一個丈夫和一個男人的自尊心。1945年初夏,就在人美因為工作努力而受到提升的時候,金焰向她提出離婚。

她平靜地同意了離婚請求,沒爭,沒吵,沒鬧。

誠然,情意綿綿,情愛欲念,古往今來,你情我願抑或你情我不願的,皆是塵緣與那業障,不是不還,終究是時候未到。既然,那業障出現,還是順其自然的好。不然,又能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