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情竇初開的少女,猶如含苞待放的水仙,隱含淡香無數,這使得天天在台上揣摩女兒心的梅蘭芳亦動了男兒心。一出《戰蒲關》演罷,這情緣便有了定數。
當時梅見她時,足可以用《水滸傳》中宋江見玄女時描寫的“天然妙目,正大仙容”來說;又見她“為人直爽,待人接物有禮節,在舞台上兢兢業業”。於是,梅便將她收納至心底。
當時,梅蘭芳的生活正處在一個十分鬱悶的當口,剛剛失去一雙可愛的兒女,亦被無後的重擔所煩憂。事情是這樣的:
早年間,他迎娶了旦角王順福之女王明華,兩個人恩愛有加,不久後有了一雙可人的兒女,生活可謂幸福美滿。不曾想,一場麻疹病奪去了他一雙兒女的性命。這讓他悲痛欲絕,更致命的打擊是王明華為了支持他的事業,已做了絕育的手術。本來,王明華要收養侄子王少樓做兒子,但梅思忖再三覺得不妥,覺得自己還不足30歲,可以自己生。顧大局、識大體的王明華無奈隻好認可丈夫的想法,於是,同意梅蘭芳再娶一房妻室生兒育女。
今,看到健康大氣的福芝芳,他便有了自己的打算。
於是,他向師傅吳菱仙說了意願。早前梅家曾有恩於吳菱仙,出於對梅家感恩的心理,亦覺同門師兄妹若能結成一段姻緣的話亦是件好事,便一口答應從中撮合。
在某一天,他借口到梅家借《王寶釧》的本子,便帶了福芝芳同去。梅家見了漂亮又文靜的福芝芳,非常中意,立刻請吳菱仙前往福家說媒。
說媒的過程,並不十分順利。
福母聽說梅蘭芳已有一個妻子,便表示,自己雖家境貧寒卻是正經人家,不以女求榮來嫁女兒,她不要訂金和聘禮,但提出兩項條件:一是梅蘭芳要按兼祧兩房的規矩迎娶福芝芳,她的女兒不做二奶奶,要與王明華同等名分;二是因膝下隻有這麼一個女兒,必須讓她跟著女兒到梅家生活,將來梅蘭芳要為她養老送終。
梅家和王明華,對此均表同意。
不久,梅蘭芳和福芝芳正式結為伉儷。
世間女子都是“癡情花”
加拿大人說,這個世界上至少要有四片楓葉—一片給了男人,三片給了女人。
如此算來,男子於女子眼裏便變得稀珍起來,感情的索掠對象便也多過女子,所以世間男子多為俗世塵襟裏的“多情種”,而世間女子個個變成俗世塵襟裏的“癡情花”。
這於每個愛著的女子而言,應該是至為悲哀的事吧!
在梅、福、王三人的感情糾葛中,因著是你情我願的緣故,雖沒有什麼驚濤駭浪的波折,卻也哀怨無許。這段婚姻,於福芝芳而言是愛之所致,於原配王明華而言是愛之犧牲,而於梅蘭芳而言是一種愛之選擇。這樣的局麵決定了兩個女子的愛之哀怨。
據說新婚之夜,梅蘭芳怕王明華內心委屈,抑或失落,便先去了她的房,愛憐地拉著她的手說著一些纏綿之話。等到夜深涼如冰的時分,才依依不舍地離開。這多情男子以為這樣做,便是周全無誤,誰也不傷,卻不知這樣傷得比什麼都不做,直直地奔去洞房花燭更深。
殊不知,他走後王明華的失落和委屈更深,而福芝芳的心比夜涼還涼。因為,這世間的女子都是感情世界裏的“癡情花”;因為,她和她都愛他這個風流倜儻的俏男子。
不過,他是幸運的。兩個女子都是深明大義、通情達理之人。她們都愛他至深,便包容了他的一切。兩個賢淑的女子,為著同一個愛人,便也惺惺相惜起來。她們姐妹相稱,一起相持著梅府大大小小的事情,一起輔助著梅蘭芳的事業,打理著他的衣食起居。
一年後,福芝芳為梅府添得一子,歡喜異常的梅為孩子取名為大寶。
在孩子出生第三天時,明事理的她便讓奶媽把孩子送到王明華的房裏,說第一個孩子應當屬於她名下。她對王明華的尊重,讓王明華感動不已。然,王明華是至真至性的女子,她深知福芝芳的情深意重,亦知孩子是母親的心頭肉。於是,在孩子滿月那天,她還是讓奶媽把孩子抱回到福芝芳的房裏。
對此,福芝芳是極為感動的。從此,這兩個人之間的姐妹感情更加融洽了。
這兩個“癡情”女子間和諧融洽的感情,可謂是對梅蘭芳最好的回贈了吧。她們因著愛他的緣故,彼此隱忍。“愛彼此謙讓,正像詩人何其芳說的:情原如樹葉一樣,在忽視裏綠了,在忍耐裏露出蓓蕾,正所謂,大音希聲、大愛無言。”
那一段傷情之事
張愛玲曾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中寫過:也許每一個男子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這冷冰冰的幾句話,便淩厲地道盡這世間男子都是貪心貪情愛的人,想自己生來就該是有妻有妾抑或是妻妾成群的。所以,不幸的是婚姻內外的女子,她們或變成那猩紅的蚊子血,或變成那慘白的飯粘子,怎樣都不能如了那多情男子的心意。
也許,世事本就是如此詼諧和悲涼吧。
在多情良人梅蘭芳的戲夢人生舞台上,福芝芳便也不能幸免於扮演那“蚊子血”抑或“飯粘子”的命運。在她和梅蘭芳如漆似膠生活恩愛了五年後,她繁之如花的感情生活遭遇了一場劫難。
這一次,她麵對的不是那個懂得“大愛,所以懂得慈悲”的王明華,而是一身傲骨、色藝俱全的名伶孟小冬。
梅蘭芳和孟小冬,相遇於一次名角雲集的堂會。
彼時,他們一個唱“虞姬”,一個唱“劉邦”,於戲台上便暗生了情愫萬千。不久,兩人就私下結為伉儷。
梅蘭芳的這種做法,在當時真的不算什麼,三妻四妾的人是大有人在。然,於愛情至上的福芝芳來說,卻是無以容忍的。許是早前和王明華一起共侍一夫的那份傷痛還在吧。
據說,在結婚前三個月的當兒,梅蘭芳曾帶著孟小冬去拜見過她,可是她始終都沒同意。所以,孟小冬和梅蘭芳結婚後就沒能住進庭院深深的梅府。
最後,梅蘭芳是以“金屋藏嬌”的形式來和孟小冬相處的。不過,她和孟小冬之間仍是非不斷,直到那場“吊孝風波”發生才有了終結。孟小冬因對梅蘭芳失望,而放棄掉這段姻緣。由此,這段糾葛四年的愛恨情傷之事才戚然落幕。
也許,一旦女子對愛有了飛蛾撲火之勢,便再是殘戮傷痛卻難抵自己那顆萬般思量後橫下的心。縱是怎樣,深愛者眼裏永是容不得一粒沙子的。
據說,在福、孟兩女爭得勢如水火的時候,梅的重要謀士馮耿光提出:孟小冬心高氣傲,她需要“人服侍”,而福芝芳則隨和大方,她可以“服侍人”,為梅蘭芳一生幸福計,應該舍孟小冬而留福芝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