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哲做了皇後的第二年(1637),皇後母親大妃又來到盛京城,皇太極設大宴歡迎。宴會後,皇太極封大妃為和碩福妃,並追封已經去世的嶽父莽古思為和碩福親王,派人在他墓前立碑。
哲哲皇後恪守婦道,從不妒忌,也不過分注意皇太極和其他嬪妃的關係,生活得平平安安。遺憾是她未能為皇太極生個兒子,因此,她把兩個侄女進奉給皇太極為妃(莊妃和宸妃),皇太極對她們十分寵幸,對皇後不免有些冷落。她卻並不計較,始終默默地侍侯著皇太極,並且關心和照顧著諸宮妃嬪。
皇太極崇德八年(1643)八月,突然發病而死去。哲哲身不由己地卷入了一場新的爭奪皇位的鬥爭。她雖無能,在關鍵時刻卻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她的侄女莊妃自然很明白。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繼承皇位,莊妃利用哲哲皇後來對付一些可能的反對勢力。她曾和莊妃一起說服皇長子豪格放棄爭奪,爭取大貝勒代善支持福臨。最終使福臨繼承了帝位,是為清世祖。而她自己和莊妃都成了皇太後。
此後,哲哲和順治帝一起進駐北京,在宏偉高大的紫禁城中,享了幾年清福。哲哲在順治六年(1649)四月去逝。
博爾濟吉特氏——世祖福臨皇後
博爾濟吉特氏是科爾沁蒙古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的女兒,順治八年(1651)正月,14歲的福臨開始親政,冊立她為皇後。
多爾袞為“攝政王”時為了控製福臨,他按滿族舊例為福臨訂婚。那時,多爾袞獨攬軍政大權,他的王府宏偉壯麗,比皇宮還有氣魄。以致當時人們隻知道有攝政王,不知道有順治帝。自尊心頗強,天分又高的順治帝隨著年齡的增長,日益感到難以忍受。當初順治帝年幼,母親布木布泰太後為了籠絡和控製多爾袞,鞏固自己和兒子的地位,便按照滿族習俗下嫁給多爾袞。他們二人感情不和自然又進一步激起了順治帝對多爾袞的不滿。多爾袞順治七年(1650),突然咯血而死。順治帝以多爾袞生前準備篡奪帝位為理由立即頒布詔書,削去多爾袞的尊號,抄沒了他的家產。
他把對多爾袞的怨恨遷怒於皇後,對皇後非常冷淡。盡管皇後非常聰明、美麗,並百般討好皇帝。但怎麼也打動不了年輕皇帝的心。順治帝好簡樸,皇後博爾濟吉特氏則注重打扮、講究排場,生活比較奢侈,這更為順治帝所看不慣。不久,順治帝便有意疏遠皇後,幹脆不和她見麵,一隔就是近兩年的時間。皇後是布木布泰太後的親侄女,她便向姑姑哭訴冤屈,太後也勸說皇帝,可順治帝始終不改變態度。
順治十年(16s3)八月,突然命大學士馮銓等人,整理各朝皇後被廢的故事送他閱讀。馮銓等人從中得知皇後要被廢掉的消息。大臣紛紛上疏,勸告順治帝不要這樣做。顧治帝拒絕了他們的請求。順治帝又上奏皇太後,把皇後博爾濟吉特氏降為靜妃,從中宮改居側宮,並要禮部進行討論。禮部員外郎孫允樾及禦史宗教一等14人各上疏力爭,建議順治帝改變決定。大臣們再次討論後也隻得遵從順治帝的意願。皇太後對廢掉自己的侄女,很不情願,可考慮到順治帝的心情,還是順從了兒子的意願。於是,皇後博爾濟吉特氏被廢。
博爾濟吉特氏被廢5年後,順治帝醒悟到自己廢後是不對的,便下令將皇後位號及冊寶等悉如其舊。可她巳不是正式的皇後了。
可憐的博爾濟古特氏,從和順治帝結婚起,就沒有得到皇帝的一點點尊重和歡愛,卻承受了羞辱和折磨,在深宮中默默煎熬,直至離開人間而告終。
博爾濟吉特氏——世祖福臨皇後
順治十一年(1654)六月,博爾濟吉特氏是科爾沁蒙古貝勒綽爾濟之女,由科爾沁的皇太後、順治帝的母親布木布泰作主,選進宮中,初為妃,一個月後冊為後。
順治帝對這位皇後也沒有什麼好感,冷冷地對待她,無緣無故地責備她。順治十五年(1658),皇太後有病,順治帝毫無根據地責備皇後不懂禮節,命令停止她應當享受的某些禮儀性待遇,並讓諸王,大臣討論執行。由於皇太後理直氣壯的幹預,皇後的這些待遇才得到恢複,但順治帝一直冷淡這位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