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後看到光緒帝中意的是德馨的女兒,如果入選妃嬪,必會有奪寵之憂,匆匆地命公主把兩對荷包授給站在最後的長敘的兩女兒。光緒十四年十月初五日(1888年11月18日),慈禧太後下懿旨宣布光緒帝的後、妃一並選定。光緒十五年正月(1889年2月),光緒帝舉行大婚禮,正式冊封葉赫那拉氏為皇後。
葉赫那拉氏與光緒婚後,光緒對她感情上的疏遠。而珍妃年輕活潑。在光緒帝料理政務當中,給予大力協助,光緒帝寵愛她。光緒專寵珍妃。那拉氏因失寵,醋意大發,由嫉而恨。為了泄憤,常在慈禧麵前說珍妃的壞話。珍妃入宮之初,慈禧太後見她聰慧乖巧,有時讓她侍在身旁批覽奏章。到後來,慈禧太後得知那拉氏怒於珍妃姐妹。
光緒二十一年(18985)適值慈禧太後60大壽,福洲將軍出缺,那拉氏皇後欲將此職位給她的舅舅,因珍妃頗得光緒帝寵愛,便求珍妃請於光緒帝,珍妃卻謝給。葉赫那拉氏認為珍妃恃寵而驕,竟敢違抗皇後的意誌,氣衝衝地跑到慈禧那裏告珍妃欺壓皇後。聽說敢欺壓皇後的竟是平日嫉恨的珍妃,便說要給皇後出氣。
有一天慈禧突然傳令同豫軒侍奉珍妃的宮女、太監等到儀鑾,詢問珍妃平日的起居情況。宮女太監驚恐萬狀,跪伏在地上,說“珍主子從來沒出過大差錯。”慈禧聽後懷疑宮女太監護著珍妃不說實話,喊過掌刑太監:“給我打!”太監被打得皮開肉綻,仍和前麵說的完全一樣。這時珍妃正好趕到儀鑾殿,她被眼前的情景弄懵了,還未開口,慈禧把一腔怒氣轉向她,讓太監掌嘴,命她說實話。珍妃一向被皇帝寵幸,如今當眾受辱,痛不欲生,仍不向太後低頭。慈禧更加惱怒,下令奪其妃號降為貴人,宮女太監減逐大半。
下麵這兩個例子,便清楚地看出光緒、慈禧、那拉氏三方麵是如何鬥心勁兒的了。
慈禧太後有一天到景仁宮去,行至流水觀音地方,見撐船太監未穿宮袍,勃然大怒,認為這是對她不尊敬,下令杖打,當時宮杖未到,便下令讓人拿轎竽打,直條得太監皮開肉綻。
慈禧到了景仁宮,橫眼立目,皇後和珍、瑾二妃都被慈禧的威風嚇昏了過去,慈禧連忙去告訴光緒帝,光緒聽後,說:“死就死了,此後永不立後。”光緒帝又一次發怒,把皇後的發簪拔下摔碎,那簪子乾隆時的遺物,皇後向慈禧訴苦,慈禧表情沉鬱,沒有多說話,隻是叫她以後注意點兒。這件事後,皇後與光緒帝分居。
戊戌政變後,光緒被囚在瀛台,身同囚犯,不準皇後、妃、嬪隨便接觸,準許皇後每月初一、十五兩到瀛台看望。覲見時,有多名太監在旁邊監視,葉赫妹子拉氏和光緒素無感情,隻是三言兩語問安後便退出,有時光緒帝一言不發,以目送之。
那拉氏在孤寂的宮廷生活中,開始找些事來填補空虛,她學會了養蠶。每天觀察蠶的生長,吐絲做繭,見蠶變成蛾飛出,感慨萬分。絲成後,她還拿到慈禧太後那進裏去鑒賞,慈禧也取出年幼時所製的絲來與皇後的新絲比較,兩者同樣的精美。光緒二十六年七月(1900年8月),八國聯軍攻入北京,那拉氏隨慈禧太後、光緒帝逃奔西安。次年回京後,仍然默默無聞地過著孤寂的生活。
光緒三十四年(1908)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先後去世。慈禧太後生前指定那拉氏皇帝為太後來下稱隆裕太後,葉赫那拉氏以剛繼位一天的小皇帝名義發布諭旨:“嗣後軍國政事,均由攝政王裁定,遇有重大事件,必須取皇太後懿旨者,由攝政王麵請施行。”葉赫那拉氏從此攝取了清朝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