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是亞父的使者,原來卸是項王使者。”然後把好菜好飯拿走,換上很差的飯菜。使者很生氣,回去報告項羽。項羽從此懷疑範增與漢私通,範增提的一些主張不再采納。範增為此大怒,對項羽說:“天下事大局已基本定了,大王你好自為之吧。你讓我還是做一個普通百姓安度天年吧。”項羽同意。這樣,範增就離開了項羽,還沒有走到彭城,背上生瘡、氣憤而死。

範增走後,項羽還能憑著自己強大的實力圍攻滎陽。

劉邦困在滎陽,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了擁有精兵的韓信身上。此時,韓信的使者到了。劉邦以為一定是韓信發兵救援的消息,沒想到打開信一看,是韓信要求劉邦給封一個假齊王的封號,這下劉邦可氣壞了,大罵:“我被困在這裏,日夜盼你發兵援,你不來救,競要自立為王……”站在旁邊的張良、陳平趕緊對他耳語:“如今你正處在困境中,怎能禁止韓信稱王呢?既然禁止不住,何不就勢封他為齊王,好好待他,讓他好好地守住齊地,不生二心,不這樣,恐怕韓信就要反叛。”劉邦聽了,立將怒氣忍了回去,改口說:“大丈夫興兵平定諸侯各國,要做就做真的,為什麼要做假的呢?”於是派張良持詔書前往,立韓信為齊王,並調韓信的兵來打楚軍。但韓信援兵遲遲不來,城內將士連日苦戰,精疲力竭,加上糧絕乏食,朝不保夕,為此劉邦焦急萬分。張良陳平本來足智多謀,此時也回天乏術。正在發愁時,中軍帳中進來一將,劉邦一看,來人是漢將紀信。

將軍紀信建議高祖,讓自己代替高祖假裝投降,以使高祖借機述離。接著劉邦召入陳平,把紀信願以死詐降一計告知。陳平聽後大喜,又想出一條妙計,在劉邦耳邊一說,劉邦連連稱妙。

於是他們就分頭行動去了。這邊,項羽接到漢使送來的“降書”後,很是興奮,忙問漢使:“你家主公何時出降?”漢使答道:“今夜就會出降。”

夜半時分,城東門突然洞開,出來一群身著甲胄的婦女,楚軍正在狐疑,隻聽一陣嬌滴滴的女聲叫道:“我等婦道人家沒衣沒食,隻好逃出求生,請將軍們高抬貴手,賞我一線生機。”

楚軍那班兵,多時沒聞女人味,如今在此看呆了。

其他幾個城門的守軍也到這裏來看熱鬧。趁著這個機會,劉邦帶著陳平、張良、夏侯嬰、樊噲等人溜出了城。

天亮時分,婦女們已走得差不多了,城內出來了一乘龍車,當中端坐一位王者。楚軍一見,都以為是劉邦出降來了,趕緊入報項羽。項羽走近細看,車上那人穿的是漢王衣服,容貌卻不大像。

項羽厲聲問道:“你是何人,敢來冒充漢王?”車中人回答:“我乃漢將紀信。”項羽知己上當,隻得氣呼呼地下令把紀信連人帶車統統燒成灰。

紀信、陳平合演的這出聲東擊西的鬧劇,保證了劉邦的指揮部及漢軍主力安全撤離了滎陽,十分精彩,當然其中也付出了相當的犧牲作代價。紀信以自己的生命作代價,向劉邦證明了自己的忠心。

項羽占領滎陽後,接著又攻克重鎮成皋。公元前203年10月,成皋被劉邦收複。劉邦攻占成皋後,立即進圍滎陽。項羽聽說成皋失守,立即回師。劉邦撤圍後退,兩軍在滎陽東北的廣武山形成對峙。對峙數月後,形勢開始對項羽不利。因為劉邦在奪取成皋後,可以從敖倉取得軍糧,而楚軍卻由於彭越在後方經常襲擊糧道,楚軍軍糧供應不上。但這時的項羽,已經沒有了範增這個高參為他出謀劃策,不過他為了逼迫劉邦投降,倒也想出了一個方法。項羽把劉邦做了俘虜的父親太公帶到了陣前,對劉邦說:“現在你不趕快投降,我把你的父親烹了。”不抖劉邦對此毫無所懼,竟說:“我和你曾在懷王麾下共事,‘約為兄弟’,那麼,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如果你一定要烹,那就看在兄弟份上也分給我一碗湯吧。”劉邦與項羽鬥智而不鬥勇,又曆數項羽十大罪狀,氣得項羽彎弓搭箭,差點將劉邦射死。

雙方這樣對峙了10個月,最後在辯士侯公的說合下,劉邦和項羽約定:雙方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西邊屬漢,東邊歸楚。項羽送還了劉邦的父親和妻子。

鴻溝之約後,項羽率兵東去,而劉邦卻露出了其市井無賴的性格。他在張良、陳平的勸說下繼續向楚軍追擊。這時,楚大司馬周殷也被高祖勸降,淮南王英布也帶兵前來會戰。這樣,漢軍在兵力上占據了絕對優勢。

到十二月,雙方在垓下會戰,漢軍30萬人團團圍住了項羽。

項羽此時已是窮途末路,無論在謀臣、良將、兵力方麵已比不上劉邦。無奈之中,項羽唱出了“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千古名篇,在寵妾虞姬引頸後率800騎突圍,最後在東城(今安徽定遠東南)力戰後自刎。楚漢戰爭終於以高祖的勝利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