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他流著淚對李勝說:“我年老力衰,活不久了,剩下兩個兒子,要托曹大將軍照顧,請李刺史在曹將軍麵前多多美言。”
李勝走後,司馬懿便披衣起床,對司馬師和司馬昭說:“李勝回去必定要跟曹爽說,他不會再疑我了,曹爽如再出去打獵便可動手。”
李勝回去把相見的情況向曹爽報告說:“司馬公形神已經離散,隻剩下一口氣,不必再擔憂了。”曹爽聽後,滿心高興,對司馬懿不再戒備。於是跟著曹芳,借口出城祭祖,打獵去了,洛陽城內空虛。
等曹爽一幫子人一出皇城。太傅司馬懿的病全好了。
他趁機發動政變,很快控製了洛陽城。司馬懿派人把削除曹爽兵權的太後詔書,送往城外,曹爽看後,驚惶失措。
這時身邊的謀士都勸曹爽“挾天予以令諸侯”,到許昌後召集天下兵馬討伐司馬懿,但曹爽兄弟還是不聽。這時,司馬懿派人告訴曹爽,隻要他罷兵免官,交出兵權,就可以回歸府第,保留封爵。
曹爽高興地說道:“司馬懿隻是為了奪我的權,我回到家,還可做個富翁。”曹爽終究不聽謀士的勸告,交出兵權,回到了洛陽家中。不久,司馬懿以更多的罪狀,將曹爽兄弟及何晏、丁溫、畢軌、李勝、桓範等,全部處死,並誅滅三族。曹魏的軍政大權從此歸司馬懿控製。
公元251年,司馬懿在討滅王淩後不久就因病身亡,他的兒子司馬師繼承了父親的職位。司馬師輔政後,總攬了一切軍政大權,朝中的事務,都由他來處理。以後,司馬師逐漸專橫跋扈起來,把曹芳完全當成了一個擺設,使得年齡漸長的曹芳也不堪忍受而起了不滿之心。他的心事找到了中書令李豐、太常夏侯玄、光祿大夫張緝這幾個傾訴對象,說到司馬師的專橫之處,往往淚流滿麵。
這幾個大臣深受司馬師的迫害,誌同道合,自然就經常聚到一起,秘密商議,想殺掉司馬師,為曹芳奪回大權。
誰知事情泄露,司馬師下令誅殺李豐、張緝、夏侯玄三族。
接著,司馬師又逼曹芳廢掉張緝的女兒張皇後,曹芳隻得聽從司馬師,廢張皇後出宮,不久張皇後就被司馬師害死。發生了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司馬師自然不能容忍,終於在公元254年用郭太後的名義,廢掉曹芳。
曹芳從8歲繼位到23歲退位,共在位14年。退位後,到齊國居住。西晉建立後,封為邵陵公。公元274年死去,終年43歲。
高貴鄉公曹髦
(公元241年~公元260年)
在位時間:公元254年~公元260年
曾用年號:正元、甘露
諡號:高貴鄉公
廟號:無
安葬地:不詳
公元241年,曹髦出生。
公元254年,司馬師廢掉曹芳,將曹髦推上皇位。
公元255年,毋丘儉起兵討伐司馬師,兵敗被殺。
司馬師得勝回朝後暴病而亡,司馬昭開始掌握曹魏大權。
公元257年,諸葛誕起兵反對司馬昭,司馬昭挾曹髦征討,第二年方打敗井誅殺諸葛誕。公元260年,曹髦因不滿做傀儡皇帝,率宮中侍衛衝出宮門,欲殺司馬昭,結果被司馬昭使人殺害。
傷哉龍受困,不能躍深淵。
上不飛天漢,下不見於田。
蟠居於井底,鰍繕舞其前。
藏牙伏爪甲,磋我亦如然。
這是曹髦不願做傀儡皇帝,鬱悶之中,寫下了借以明誌的一首詩,詩名《潛龍》。在寫下此詩後不久,曹髦就被司馬昭使人殺害。
曹髦不僅繼承了父輩善於文學的傳統,而且還繼承了父輩浪漫不羈的性格。麵對曹魏大權盡在司馬昭掌握的現實,曹髦並不是一味退讓,也不像曹芳那樣做一個糊塗的傀儡皇帝,而是“知其不可而為之”,發動了一場失敗的“叛亂”,即使失敗後被殺也在所不惜。這樣的精神,令人不得不為之佩服,盡管曹髦也是一個庸碌皇帝。
司馬師廢掉曹芳後,本來打算讓彭城王曹據繼位。
但郭太後以彭城王是同輩,無法維持其太後的地位而反對,並推薦曹髦為帝,司馬師聽後,覺得郭太後說得有道理,於是曹髦的命運由此改變。
曹髦即位時,年僅十四歲,但他非常清楚朝廷的大權被司馬氏掌握的現實,既然司馬師能廢曹芳而立曹髦,那麼也同樣可以廢曹髦而立他人,曹髦自然不願意做這樣的可憐皇帝。於是向太後極力措辭,卻未得允許。最後隻得登基,改嘉平六年為正元元年。
曹髦即位後,崇尚節儉,並派侍中到各地觀察民風民俗,處理冤案,考察地方官的執政情況,看來似乎很想有點作為。但當他正想有所作為的時候,一場場反對司馬氏的武裝鬥爭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