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68年,輔政大臣之間的爭鬥終於以陳頊的勝利而告終,陳頊在誅殺劉師知等另外幾個輔政大臣後,以太皇太後名義,將陳伯宗廢為臨海王,搬出皇宮,陳頊稱帝即位。公元569年,陳伯宗不明不白地死去,年僅16歲。
宣帝陳頊
(公元530年~公元582年)
在位時間:公元568年~公元582年
曾用年號:太建
諡號:孝宣帝
廟號:高宗
安葬地:不詳
陳頊年少時就被作為人質送到江陵,被梁元帝軟禁,後來江陵被北周攻破,陳頊又被北周作為人質拘押。直到公元562年,陳茜以魯山郡作為交換,陳頊才回到陳茜身邊。陳茜對這個兒子很是愧疚,於是多次封官,逐漸讓他掌握了南陳的朝政大權。
陳伯宗即位後,陳頊在心腹毛喜等人的協助下,先殺掉劉師知等輔佐大臣,然後派兵平定了華皎叛亂,樹立威信,將大權攬於自己手中。隨後便於公元568年,廢黜陳伯宗,篡位自立。
之後,陳頊將盤踞廣州十幾年的歐陽紇逼反,隨後將其鎮壓,把歐陽紇生擒送往建康斬首示眾,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地位。
在平息歐陽紇叛亂後,陳頊將精力集中到內政上來,鼓勵墾荒,減輕租賦,使南陳的生產稍有恢複。等南陳國力稍有起色,陳頊又想趁北齊國力日衰之際,起兵伐齊。經過與大臣們的一番爭論,陳頊終於決定,於公元573年發兵攻齊,接連攻克曆陽、合肥、仁州、峽石、壽陽等北齊城池,將淮、泗一帶盡納於南陳國土。
公元577年,北周滅掉北齊,陳頊企圖趁火打劫,奪取徐、兗等地,於是下令北伐,結果以失敗而告終。
此次北伐,將南陳精銳部隊耗得一幹二淨,南陳也從此衰落下去。
公元579年,北周伐陳。陳頊下令抵抗,但陳軍此時實力大不如前,不久豫州、霍州就被攻克。陳頊嚇得急令陳叔陵為大都督,總督水陸眾軍,但卻不能抵擋北周的進攻,使得南陳長江以北地區的國土全被北周占領。
此後,陳頊痛定思痛,又將精力用於整頓內政,以圖東山再起,但南陳元氣已傷,不能再與北周相抗衡。
公元582年,陳頊突生重病,幾天後,這個一心想統一中國的皇帝便一命嗚呼了。
後主陳叔寶
(公元553年~公元604年)
在位時間:公元582年~公元589年
曾用年號:至德、禎明
諡號:煬(後主彧長城公)
廟號:無
安葬地:不詳
公元553年,陳叔寶出生於內亂中的江陵。
公元569年,其父親陳頊即位,封陳叔寶為太子。
公元583年,陳叔寶剿滅其弟陳叔陵和堂弟陳伯固的叛亂,隨後即位。
公元589年,陳叔寶被隋軍俘虜,南陳滅亡。
公元582年,陳叔寶即位。
在陳叔寶即位之前,與其弟陳叔陵發生了一起骨肉相殘的內訌。陳叔陵是陳叔寶的二弟,人很聰明,但他聰明反被聰明誤。雖有奇才,但卻恃才狂傲。在地方任職期間,陳叔陵為政凶殘,就連犯有笞罪的人也被關人監獄,一連幾年不審訊。還經常為害民間百姓。陳叔陵的堂弟陳伯固本來與太子叔寶關係甚密,但認為陳叔陵更能有所作為,便討好陳叔陵,成為一對難兄難弟。陳叔陵也會裝模作樣,讓陳高宗喜歡,以便廢太子陳叔寶而立他,可是等到陳高宗臨死前還是沒有把太子位給他。
但這陳叔陵還是不放棄,見陳高宗病已不治,遂生殺太子以奪皇位的念頭。但宮中隻有典藥吏帶有一把藥刀,陳叔陵便走過去拿起看了看,裝作若無其事地對典藥吏說:“這把刀太鈍了,你應該磨一磨它,那樣才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