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這幾件事情後,朱常洛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由於病情加重,無藥可救,朱常洛竟急病亂投醫,服下了官員李可灼人乳調藥後的一枚紅色藥丸,就是所謂“紅丸”。第一枚服下後,朱常洛頓感舒服,後來擔心藥力不足,又再服下一枚,結果服下後不久,朱常洛便帶著一腔遺憾,撒手歸西了。這就是明末“三案”中的“紅丸案”。
熹宗朱由校
(公元1605年~公元1627年)
在位時間:公元1620年~公元1627年
曾用年號:天啟
諡號:皇帝
廟號:熹宗
安葬地:德陵
公元1605年,明光宗朱常洛的長子朱由校出生。
公元1620年,在祖父明神宗和父親明光宗相隔一個月先後辭世後,朱由校即位,是為明熹宗。
公元1627年,明熹宗病死,年僅23歲。
公元1620年,明朝的兩個皇帝相隔一個月先後去世。先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神宗於農曆7月21日去世,他的兒子朱常洛於農曆八月初一即位,農曆九月初一早晨死去,不多不少,正好一個月。
朱常洛死後,方從哲、周嘉謨、楊漣等大臣闖入宮中,硬是將被光宗寵妃李選侍所匿藏的皇長子朱由校搶過來,擁立為帝,是為明熹宗。
朱由校能夠即位稱帝,東林黨人楊漣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無可厚非,甚至為籌辦朱由校的登基大典,滿頭黑發和須眉竟然在幾天之間都變成了白色,朱由校非常感動,連聲稱他為“忠臣”。朱由校的即位,也是東林黨人取得的重大勝利。
東林黨人自詡為朝臣中最清白最忠直的大臣,認為自己肩負天下興亡的重任,對其他官僚集團極盡諷議之能事,因而引起齊黨、楚黨、浙黨、昆黨等官僚集團的不滿,並與之作對。東林黨人在這些官僚集團的圍攻下,倒有些支撐不住了。這次擁立朱由校有功,東林黨人也在朝中翻身鬥地主了,將保護鄭貴妃的黨派都一一清除,一時如日中天。東林黨人在當政後,也算是做了些實事,停止了神宗時期的一些弊政,停罷了杭州織造、革除了南京的鮮品進貢;對發生重災的地方進行了賑濟;免除了天下帶掙錢糧及北畿地區的加派,減輕了某些地區的賦稅。其他的就是恢複了張居正的官蔭,給建文時期的方孝孺等人平反,恢複了名譽。但是,東林黨人不過是對病態懨懨的明王朝做了些隔靴搔癢的事情,他們不是政客,而是文人,雖有心治天下,卻無力治國家。讓他們做個禦用文人,批評朝政的時候出來指手畫腳,倒還能人盡其才,但要讓他們治理國家,也就勉為其難了。
因而神宗末年的狀況沒有根本的改變,對國家亦無明顯建樹。
正當東林黨人在前廷蹦得正歡的時候,後宮中卻悄悄地崛起了一股政治勢力,這就是魏忠賢太監集團。
魏忠賢的興起,要源於朱由校剛出生時,一個農家少婦的進宮。她就是朱由校的奶媽客氏,客氏入宮後,憑著心靈嘴巧,在宮中上下折騰,很快就讓朱由校的生母王氏放心地把朱由校托付給了她。此時已產生了非分之想的客氏,充分地利用了這個機會,對朱由校的照顧是無微不至,以至於客氏按皇上斷奶後奶媽就要打發出宮的規定回家時,朱由校離開她便大哭不止,不吃不喝,朱由校的母親王氏便破例將她留下來,繼續服侍朱由校,等到王氏一死,朱由校競漸漸地把客氏當成了母親。
朱由校即位後,客氏這個“假皇母”竟然在後宮中擺出不可一世的架子來,使得那些有名封的後妃嬪貴不敢瞧不起她這個農家女。這時,客氏又在宮中遇到一個和她有同樣出身、同樣感情、同樣野心的太監,二人一拍即合,隨即串通一氣、狼狽為奸,進而幹預國家政治,淆亂天下,這個太監就是魏忠賢。
魏忠賢本已娶妻生有一女,但因欠了一屁股賭債,加上其妻也離他而去,走投無路的魏忠賢隻有淨身入宮,做了個小太監。遇到客氏後,兩人一見鍾情,形成了太監宮女過假夫婦生活的“對食”關係。朱由校即位後,客氏將魏忠貿引薦給朱由校,從此兩人就成了朱由校的親信,對二人也恩寵有加。
這時如日中天的東林黨人害怕失勢,也害怕朱由校被二人迷惑挾製,重演出太監專權、阿保亂政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