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既得到中國的絲、茶等土特產品,又不用往中國輸送白銀,英國資產階級費盡心機,尋求良策。在用炮艦暫時還打不開中國大門,其他商品也難以打入中國市場的時候,他們找到了鴉片這種特殊商品。鴉片既可彌補英國對華貿易逆差,又可以在精神和肉體上摧殘中國人民,為最終打開中國大門奠定了基礎。於是,英國自公元1773年起,排擠了葡萄牙、荷蘭等國,逐步確立了對中國鴉片貿易的壟斷權,開始有組織地向中國輸入鴉片。

自鴉片吸食之法傳人中國後,煙毒就日益泛濫起來,逐漸引起中國統治者的重視。曾多次頒發禁煙令,嚴禁販賣、吸食鴉片,並製訂禁煙章程,發布販賣吸食鴉片治罪條例,意在清除煙毒禍害。結果是鴉片由合法納稅進口變為違法偷運走私,煙價大漲。廣東海關及其他文武官員,甚至於朝廷重臣,都直接間接地從鴉片走私中撈到好處,以至無視朝廷禁令,袒護中外鴉片販子進行走私活動,致使煙毒迅速彌漫全國,白銀源源流向國外。

道光即位後,決心根除鴉片此患。但是道光根除鴉片禍患的決心不可謂不大,查禁鴉片煙毒的命令不可謂不嚴。然而,英國政府既已確定了鴉片侵華政策,鴉片貿易業已給英國及英印政府和東印度公司帶來了巨大利潤,那他們就決不會善罷甘休。

鴉片的不斷輸入和煙毒的日益泛濫,不但嚴重摧殘了中國人民的身心健康,而且造成白銀大量外流,清政府國庫空虛,銀價飛速上漲,國計民生窮理日甚一日,從而引起中國朝野的極大關注,道光作為一國之主,更是憂心忡忡,無奈禁令屢頒,鴉片煙毒焰日張,苦尋良策而不可得。

公元1838年春,黃爵滋上疏道光,提出嚴厲禁煙。

道光看完後思慮半天,也下不了這個禁煙的決心。原因是平民吸煙則嚴懲,這倒好說,官員嚴懲,就比較難辦了,何況那些皇親國戚、宗室貴族呢?但道光覺得,保國保民保位置才是頭等大事,鴉片煙毒繼續泛濫,遲早要毀大清江山。於是,他下令禁煙,並雷厲風行地處罰了一批查有確據的吸煙官吏革職,其中莊親王、輔國公因常到僧尼廟內偷食鴉片,分別被革去王爵和公爵;同時將兩年前上奏請放寬煙禁的許乃濟,降為六品頂戴,勒令退休返鄉,詔令在兩湖地區禁煙卓有成效的林則徐進京晉見,商討禁煙大計。

林則徐進京後,道光賞其紫禁城騎馬殊榮,接連8次單獨召見,共議禁煙事宜,經過反複商討,道光決定雙管齊下,派林則徐到廣東負責杜絕鴉片進口。並命令朝臣嚴定禁煙章程,以求根絕吸食。新定章程經道光審閱批準後,名為《欽定嚴禁鴉片煙條例》,頒發全國遵照施行。自黃爵滋吸煙論死之疏上達朝廷始,在道光親自主持下,經過各有關方麵約半年時間的討論準備,神州大地除西藏地區以外,掀起了一個轟轟烈烈的全麵查禁鴉片煙毒的熱潮。各地查拿鴉片販子,繳煙土,收煙具,封煙館,懲治大小吸煙官吏,通令鴉片煙鬼限期戒煙,可謂如火如茶,雷厲風行。鴉片煙毒似乎從此真的要在華夏神州淨盡根除了。

但事實卻跟道光開了一個玩笑,非但沒有把鴉片給禁止掉,反而使西方殖民者把更多的鴉片傾倒在中國,還把中國這個緊緊鎖多子的大門給打開了。

林則徐上任後,與兩廣總督鄧廷楨、廣東巡撫怡良、水師提督關天培等共同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地查禁鴉片運動,並於公元1839年春在虎門銷毀了收繳上來的鴉片,史稱“虎門銷煙”。同時,為了預防萬一,林則徐於查禁鴉片的同時,一麵讓人搜集翻譯外國書報,了解西洋國情及來粵商人動靜,力求知己知彼;一麵招募水勇,整頓水師,加固增修炮台,購買西洋大炮、戰船,積極整軍備戰。

虎門銷煙後,林則徐還命令各國進口貿易商船寫下保證書,保證今後不再把鴉片帶入中國,但此舉遭到了英國人的抵製。他們蓄意挑起事端,糾集兵船攔截其本國商船,不準進口具結,並多次襲擊中國水師。林則徐一麵下令嚴懲來犯英國兵船,一麵奏報朝廷,建議對包括英國在內的所有外國商船,實行“奉法者來之,抗法者去之”的策略方針,以集中力量打擊不遵中國法度或敢於束犯之敵。道光同意了林則徐的建議,斷絕了中英貿易。

道光原想以天朝聲威懾服英夷,誰知英國為了保護鴉片貿易,已決定發動大規模的侵華戰爭。道光二十年(1840)五月,英國兵船40餘艘到達中國海麵,先行封鎖珠江口,正式挑起了第一次鴉片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