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就在懵懂無知中,由自己的父親,攝政王載灃的抱上了龍椅,開始了他作為清朝乃至整個封建王朝的末代皇帝的生涯。在接受百官朝賀的時候,年僅3歲的溥儀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人,更何況那些或年老或年輕的官員們跪倒在自己的麵前山呼萬歲,把溥儀嚇得竟想尿褲子,於是向站在一旁的父親要求上廁所。麵對繁複縟雜的登基大典,攝政載灃也不得不安慰這個小皇帝說:
“就快完了,就快完了。”殊不知這句話竟成了一句預言,腐朽不堪的大清王朝終於在三年後在全國風起雲湧的革命中走向了滅亡。
溥儀終於完成了登基大典,成為“真龍天子”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痛痛快快地撒了一泡“龍尿”,然後就坐在大殿裏聽著父親對朝政的處理。聽著聽著,身上這身沉重的龍袍壓得溥儀喘不過氣來,不久便昏昏睡去。
坐“真龍天子”的感覺是既喜也悲的,喜的是想不到“普天之下”,竟然都是自己的“土地”;“四海之內”,竟然全是自己的臣民。除了同治和光緒兩位先帝的後妃,無論平輩兄弟還是親族長輩,也不管是頭發斑白還是教他讀書的師傅,所有的人見了他都要磕頭。悲的是自己的名字從此無人敢提,取而代之的是皇帝、皇上、萬歲爺或者老爺子;行動也失去了自由,無論是吃喝拉撒睡,旁邊都有低垂著頭的太監宮女,這令他如芒刺在背,不無恐懼。但他畢竟隻是個3歲的孩於,正是接受啟蒙教育的年齡,在這種唯我獨尊的生活中,耳濡目染、潛移默化,逐步坦然處之。
就在溥儀在古老的紫禁城裏接受著做皇帝的教育時,外麵的天地正在醞釀著一場大的變革。首先是風起雲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自戊戌變法失敗後,民族資產階級的革命黨人放棄了自上而下的溫和革命,進而采取以武力奪取政權的鬥爭,從進入20世紀的最初幾年開始,革命黨人就不斷在全國各地發動暴亂,弄得焦頭爛額的清廷東撲西救,忙得不亦樂乎。與此同時,朝廷內部的鬥爭更是愈演愈烈,而矛盾主要集中在溥儀的父親,攝政王載灃和袁世凱身上。載灃自從掌握朝政大權後,就有心想借機報其兄光緒皇帝10年囚徒生涯之仇,殺掉袁世凱,況且袁世凱的權力已大大威脅到清朝皇室的權力。不殺袁世凱,似乎清廷就會被顛覆,載灃咬牙切齒地說,沒想到他又一次做了預言大師,袁世凱確實顛覆了清王朝的統治。
袁世凱是在當年李鴻章所建立的北洋新軍裏起家的,後來在戊戌變法的時候向慈禧告密,從此便青雲直上,逐步使北洋軍成了完全聽命於他一人的袁氏武裝。
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以後,手握重兵的袁世凱成為清廷和革命黨人爭取的對象。袁世凱此時大玩兩麵派手法,一方麵裝出一副既忠於朝廷,又不得不順應時勢的樣子,規勸隆裕太後和攝政王載灃交出政權,逼迫溥儀退位。另一方麵又利用手中的兵權、清王朝和讚成共和的虛假承諾,誘逼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人答應由他出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要求。於是,在袁世凱的操縱下,6歲的溥儀不得不宣布退位,退居紫禁城,繼續在宮裏做他的皇帝。而袁世凱也順利地接過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大印。
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滅亡了,但中國最後一個皇帝還在皇宮裏享受著國民的膜拜。無論是後來的民國曆任總統袁世凱、黎元洪、徐世昌等人,還是各地軍閥及包括胡適這樣的新潮人物,也無論是在私函還是在公文中,都仍然把溥儀稱為“大清皇帝陛下”,國民們仍畢恭畢敬地尊稱溥儀為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