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張飛來了後公孫續算是多了個伴。顏良文醜比公孫續大上不少,公孫續跟他們還不能建立深厚的感情,而且人家來投軍是為了掙一番功名和前程,不是來陪小孩玩的。
至少目前公孫續還是個十一歲多點的孩子,雖然長相和氣勢都不像。至於趙雲,公孫續沒少往他那跑,不為別的,就為常山趙子龍這五個字,名氣太大啊,雖然現在就是一個十八歲的小兵,各方麵還稍顯稚嫩。這都不打緊,是金子總會放光。公孫續要做的是在你放光前先收服你。沒事就來趙雲這討教槍術。
趙雲對這個軍中很有名氣的少將軍也甚是喜歡再加上公孫續的刻意討好,這又是上司的公子,不得不好好對待啊。兩三個月下來公孫續的武藝長進很多,也開始摸索出勁道。
由於家傳武學講究的是剛猛霸道,他自己現在還不能有啥成就,不過跟趙雲混了兩個月,公孫續開始偏向於剛柔並濟方麵發展。趙雲的長槍柔韌性很大,能做到從不可思議的角度出招。這讓公孫續特別感興趣。自己老爹練家傳武藝一直是直來直往,硬碰硬。
遇到一般人還好,要是遇到那些厲害的鐵定吃虧。打仗有時候是要靠耐力,這段時間公孫續的理論知識增加不少。他自己也想出了個練武的辦法。
每天和張飛來到軍營附近的湖中練武,閉氣在水中演練各種招式,在水中訓練力量和爆發力以及耐力,效果很明顯,而且公孫續要求在自己忍受不了要出水麵的那一刻張飛必須出手跟他來次硬碰硬,因為這時候公孫續的各方麵已經處於極限,也是很危險的階段,練武之人的瓶頸望望就是在生死危亡的那一刻突破,這也是為什麼戰場上很多將士武藝增長很快的原因。
在極限的情況下才能爆發出自己的潛能。當然,一開始絕對不能讓張飛出全力,不然自己是怎麼被打死的都不知道。他再三要求張飛要把握好力量,張飛也拍胸脯答應,可第一次由於啥也不懂再加上張飛的武藝還沒有到那種收發自如的地步,結果直接就把公孫續拍到湖底去了。
撈上來的時候更是臉色蒼白,不過休養幾天就好了。接連十幾天被張飛拍暈了四次後公孫續受不了了,再加上這玩命的事情也被自己老爹知道了,公孫瓚狠狠嗬斥了一頓,讓後專門叫趙雲看著公孫續練武,趙雲本來不情願,不過還是堅持去了,結果教了幾天趙雲也發現這個辦法很好,自己也開始嚐試這樣來突破極限。然後顏良文醜也加入了這玩命的行列。每天練的不亦樂乎。
三個月後,叛賊張純糾集舊眾,在屬國石門稱帝,並聯合草原丘力居大舉入侵幽州,比曆史上的時間提前了幾年。朝廷震怒,皇帝在朝堂怒斥群臣。連下四道聖旨要公孫瓚派兵剿滅張純。時至寒冬,不是出兵的時節,雖然朝堂上眾大臣再三勸阻,可是皇帝一句”孤意已決,休要再言,惡賊張純,必須殺之。”
沒有辦法,公孫瓚接到命令後隻得集合部隊,開始準備出征。公孫續考慮到這次就算會打贏肯定也是慘勝,慘勝如敗,這不是公孫續想要的結果。於是想了兩天後向公孫瓚建議必須儲備大量軍用物資,鹽,鐵,糧食,禦寒衣物,戰馬精料等等各方麵物資能要多少就要多少,幽州刺史劉虞也是全力配合,經過多番努力六萬大軍儲備了夠十萬大軍兩年用的物資,可是由於輜重太多不利於行軍,公孫續自請為押糧官,與四萬步軍作為後軍押運物資。
公孫瓚同意後派大將鄒丹輔佐之。隨後公孫瓚派以趙雲為先鋒。領騎兵三千先行,自己率領一萬七千騎兵作為中軍,全軍向石門壓來。
公元180年,公孫瓚以騎兵兩萬奔襲兩百裏偷襲叛軍,與張純、丘力居等戰於屬國石門,張純等大敗,張純於是拋下妻兒逃入鮮卑境內。等後軍跟上來以後,公孫瓚繼續追擊,與丘力居交戰十餘次皆勝之。
不過由於長時間作戰又是孤軍深入,軍隊損耗很大兩萬騎兵還剩下一萬五千不到,而且很多人都帶傷。不得已,公孫瓚隻得停下來休整,等後軍押送物資前來集合。
五天後公孫續率後軍趕到,全軍安營紮寨暗哨派出五十裏探查敵情。
塞外草原,寒風凜冽,當公孫瓚和眾將軍在大帳討論如何破敵的時候,公孫續卻在外麵思考著黃巾之亂什麼時候開始,自己一定要盡快結束塞外的戰爭,趕上這場壓倒東漢的最後一根稻草。
要說黃巾之亂帶來了什麼,不用說都知道,破壞,除了破壞還是破壞。多少百姓流離失所,多少家庭妻離子散。而且,為了早日達到爭霸天下的目標,公孫續也在想辦法營造自己的實力,黃巾之亂能讓自己擁有更多的人口,中原安置不下去但是塞外可以,遼東遠離中原但土地肥沃,處理得好還是可以養活不少人,雖然遼東公孫康開始占據了遼東,但現在還沒有完全站穩,自己還有機會,關鍵是要盡快結束這邊的事情,然後找個理由幹掉公孫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