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續率軍北伐的消息猶如一個信號,似乎是暗示天下諸侯可以動手大幹一場了。
袁紹已經部署如何謀奪冀州,由於冀州太大,加上冀州的情況比較特殊,袁紹現在是費盡了心思想安撫好冀州周邊的勢力。
旁的不說,冀州與幽州和並州相鄰,再加上冀州牧韓馥確實會做人,他跟公孫續父子的交情雖然不多,但是這利益上的糾葛就很大了,如果袁紹不能處理好這個問題的話,恐怕在謀奪冀州的過程中會和公孫父子發生矛盾。
思前想後,袁紹都不能呢個拿定主意,要說交情吧,袁紹跟公孫父子還真是沒有,就算有,恐怕也在上次會盟的時候浪費的差不多了,現在要是再在利益上鬧糾葛的話,袁紹覺得幽州並州那邊是必定會出兵攻打自己的。
就在袁紹為這件事情煩惱的時候,跟他一向交好的郭圖給他寫了幾封信,這郭圖,老家就在冀州,目前也是在冀州任職,上次會盟的時候,郭圖跟袁紹走的近,搞的就好像是袁紹的首席謀士一樣。
會盟的時候,郭圖就相當於是韓馥借給袁紹的一樣,會盟結束後,郭圖借口家族中有大事要處理,就離開了袁紹,其實,他是先一步為袁紹去打點一切去了。
這也還是韓馥這人大度,沒有在意自己的部下跟袁紹走的近,再加上袁紹當時是盟主,而且韓馥一直認為自己袁家門生,深受袁家大恩,所以,這個老好人就更加沒有在意。
對於韓馥,也真不該說他是傻還是說他太老實了,連自己麾下那些人的小九九都沒有弄清楚就放心大膽的讓袁紹這種人跟他們接觸,而且,他現在提供糧草給袁紹,無疑是在喂養一頭狼,一頭忘恩負義的狼。
不過,對於這個世道而言,忘恩負義似乎不算什麼,袁紹又不是那些重義輕生的北疆兒郎,幹嘛要跟韓馥講情麵,再者,在袁紹看來,韓馥今天的一切都是拜袁家所賜,袁紹現在隻是在想辦法拿來賞給韓馥的東西罷了。
郭圖在信件中相信描述了冀州現今的形勢,而且,郭圖已經在為袁紹造勢,他已經聯絡了一些世家大族,隻要袁紹到時候能取下冀州,郭圖就會率這些世家大族投靠,幫助袁紹問道冀州。
在信中,郭圖勸袁紹盡量聯合其他勢力一起來攻打冀州,如果有旁邊勢力先行攻打冀州的話,到時候袁紹就可以以援兵的借口進入冀州,這樣,袁紹就有機會不費吹灰之力拿下冀州。
可是,這話說的簡單,冀州附近哪來這麼厲害的實力呢?難不成讓袁紹派人去假扮盜匪或是山賊呢嗎?
最後,還是郭圖給袁紹指了條明路,第一,寫信給公孫瓚,商量一起謀奪冀州,這是必須要做的,因為公孫瓚現在就屯兵幽州,並州那邊暫時可以不用管,隻要袁紹能說服公孫瓚一同起兵攻打冀州的話,袁紹的計劃就成功的差不多了。
這個計劃具體怎麼實施,還得看袁紹怎麼計劃了,袁紹相信,在絕對的誘惑麵前,公孫瓚應該是會同意的,而且,現在朝廷在幽州,隻要劉辯一紙令下,公孫瓚出兵也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
除了公孫瓚,袁紹還有個人必須聯絡,這也是關鍵的一步,而且,這個人,還必須得去充當惡人。
這人,就是自張角起兵失敗後一直率軍隱藏在黑山的張燕,張燕這個人在北邊的名聲越來越大,當初他還跟公孫續他們交手過,差點被趙雲給生擒了。
不過,那時候的他名氣不大,隻是黃巾軍中的一個小將而已,而且,那時候,認識他的人更多稱呼他為褚飛燕。
張燕的義父是張牛角,當初張角手下的黃巾軍一分為三後,張燕就跟著張牛角往北邊進發,張牛角死後,張燕就成了這支黃巾軍的實際領導者,不過,這支黃巾軍中,還有一個人的影響力不下於張燕,隻是,這人不怎麼露麵,她似乎對黃巾軍已經沒有興趣了。
張燕為了躲避漢軍的追殺,將部隊帶到了黑山和燕山這塊地方,從此,黑山就成了他的大本營,久而久之,他這一支黃巾軍就被稱之為就不再稱呼自己為黃巾軍了,現在黃巾已經敗了,沒有誰再願意稱作自己為黃巾軍。
不過,隨著各地鎮壓起義的手段不斷加強,很多失敗了的黃巾都往北邊逃竄,張燕同時吸納了一批流民壯大自己,但是,也還有一些實力同樣進入了黑山,比如黃龍、左校、郭大賢、於氐根、青牛角、張白騎、劉石、丈八、平漢、大洪、司隸、雷公、浮雲、李大目、白繞、畦固、羅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