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眾人商議的差不多的時候,文醜搶先站起來說道:“軍師,給我五百精銳,再加上我部下一萬勇士,足以對付其中一個羌族部落。”
眾人都點點頭表示同意文醜的話,文醜口中的五百精銳乃是指從顏良麾下調遣的三萬精銳大軍中擅長夜戰的騎兵,為了保存實力,現在一般有戰事徐庶都不會動用老部下。
經過這段時間不斷打擊拉攏周邊部落,徐庶將四萬仆從軍分別交由各個將領統帥,文醜是軍中當之無愧的第一將,每戰鬥衝鋒陷陣殺敵無數,羌族勇士不知道文醜的名號,但是,當他這張醜臉出現在戰場的時候,羌族勇士都不願與其交鋒。
四萬仆從軍,就有一萬是屬於文醜統帥,為了能加強對仆從軍的管理,軍中的基層將官基本都是由老部下擔任。
同時,文醜的凶悍已經震懾住了那些好勇鬥狠的羌族士兵,為了增加自己部隊的戰鬥力,文醜要求自己的部下必須是敢戰悍勇之士,最好是沒有家人拖累的那種,上了戰場就沒有後顧之憂,殺起人來絕不手軟。
而且,徐庶他們對這些羌族仆從軍的賞賜也特別優厚,除了用兄弟情誼籠絡這些仆從軍以外,武力威懾和大量賞賜無疑也是最好的方式。
每次出戰,一個人頭賞一頭羊,戰死者翻倍,徐庶他們從來沒有虧欠過任何一個士兵,這中賞罰公平的政策很快就贏得了仆從軍的軍心,在他們心中,為誰打仗都一樣,關鍵就看自己的主帥把不把自己當人看,能不能保護好自己的利益。
很明顯,徐庶等人在這幾點上做的很好,他們就是抓住了仆從軍和羌族勇士的心理,在最大程度上牢牢控製住了仆從軍。
文醜的這一萬部下當然是仆從軍中最為凶悍的,要是上了戰場,他們爆發出的戰鬥力絕對能夠以一敵二。
另外,徐晃有部下七千餘人,周倉,裴元紹,廖化各統帥三千人,太史慈的主要職責是統帥北疆軍老部下,但是,他手上也有一支五千的羌族擅射之士。
反正已經決定今天晚上要對這幾個不懷好意的羌族部落下手,徐庶也沒有打算留情,草原的生存法則就是如此,要是自己這會疏忽大意了一點,將會葬送數萬大軍的性命,更可怕的是會耽誤公孫續的北伐大計。
眾人又再商議了一會後,徐庶總結下令道:“今晚聽我號令,但均分為三部,文醜為第一路,你率本部一萬人突襲犛牛羌營地,廖化率部三千餘人協同作戰,另外我再撥五百精銳騎兵與你,務必要將犛牛羌擊潰。
徐晃為第二路,你率領本部人馬,周倉,裴元紹隨軍出戰,另外,太史慈部下五千擅射之士暫由徐晃統帥,我再撥五百精銳與你,你部今晚突襲參狼羌營地,務必完成任務。
太史慈為第三路,你率五千北疆軍老部下並剩下的仆從軍在青衣羌這三個部落營地通往參狼羌這兩部落營地的半路設伏,若是他們率軍來援,你務必要將其阻擋住,記住,你的責任主要是阻擋,沒有必要冒險將其全殲。
爾等俱是我北疆大將,肩負主公的密令,北伐大業能否成功,全在於我們是否能按時完成主公的命令,今夜一戰後,我軍將會對附近的羌族部落進行清理,預計三到五天後拔營東進,主公那邊等的時間太長了,我們耽擱不起。
今天晚上必須將這兩個部落解決,回去告訴部下們,老規矩,一個人頭換一頭羊,凡是膽敢反抗的,格殺勿論,能生擒活捉的,盡量抓活的。如果沒有問題,現在就立刻下去準備,有問題的話就趁早提出來。”
眾人相互探討一會後,都覺得沒有問題,不過,文醜這時卻站起來問道:“軍師,為何不趁機將那幾個小蝦米也幹掉,留著有什麼用?”
徐庶搖搖頭回道:“穩紮穩打,一步步來,若是貪功冒進的話,會給我軍帶來災禍,大戰在即,我軍不容出一丁點差錯,爾等須牢記與心中,主公大業為重。”
當聽到主公兩字的時候,眾人都立刻安靜下來,徐庶的意思是要他們明白,現在最主要的任務是執行公孫續的命令,這些羌族部落是個意外,不能再在這裏浪費太多時間。
等到眾人都沒有問題後,徐庶就下令都會各部去整頓兵馬,準備迎接晚上的大戰。
今天晚上,徐庶是想打敵軍一個出其不意,畢竟在羌族部落中,很少有哪個部落願意跟敵軍進行夜戰,他們壓根就沒有夜戰的經驗,大晚上伸手不見五指的情況下,極其容易誤傷,搞不好還會引起營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