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軍這邊浩大的聲勢讓鐵昆有種無力感,從一開始的情報和這些天來的交手中,他都隻以為公孫續這邊滿打滿算不會超過六萬人,可是,從眼前的聲勢看來,這明顯又是被公孫續耍了。
這些天,鐵昆仔細給公孫續這邊計算過兵力損失情況,自己這邊接連不斷的攻山,再加上一開始那把大火給敵軍造成的損失,總共加起來公孫續這邊也應該損失了五千人不止啊,如果再加上傷兵的話,那肯定有八千人朝上。
在鐵昆看來,傷兵也就等同於等死了,哪怕是受點輕傷也有死亡的可能,這裏是草原,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這裏的氣候,稍微不注意,傷兵就容易發熱,感染疾病,掙紮幾天後就撐不下去了。
哪怕是已經適應了草原氣候的匈奴健兒也免不了這樣的命運,所以,鐵昆敢肯定,這些天來,北疆軍的損失不下於萬人,就算是自己這邊,也是損失了五千多人外加兩千多戰馬啊。
真正戰死的隻有兩三千人而已,其餘人都是治療不及時或者是無法治療而死,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匈奴勇士們早已習以為常,所以,鐵昆有足夠理由認為公孫續的部下已經是損失慘重了。
就算公孫續現在要率軍來攻打自己,他難道不留人防守大營嗎?怎麼也得留下八九千人才夠吧,也就是說,公孫續這邊就算是動用了選鋒軍,能用來攻打自己的也不過是四萬多人而已。
可是事實是這樣嗎?對方步兵的鼓聲和列陣前進的腳步聲告訴了鐵昆,僅僅是步兵,就已經是不下於三萬人,而步兵後麵的騎兵很是耀眼,鐵昆已經看到了他們的火把,也就是說,正麵敵軍,至少有四萬多人,選鋒軍不算其內。
鐵昆甚至都來不急考慮選鋒軍去哪了,他現在就搞不懂公孫續手上怎麼可能還會有這麼多兵力,難道自己又被騙了,還是說公孫續一直就占據絕對優勢,但卻沒有表現出來?
很多時候,自信是件好事,但是過度自信就是自大了,這,絕對會壞事。
鐵昆認為自己計算的沒有錯誤,殊不知,北疆軍這邊確實損失了點人馬,在正麵跟匈奴相抗的過程中,黑山軍步兵戰死者接近三千多人,黑山軍騎兵戰死者也接近一千人。
輕重傷員加起來有六七千人,其中有將近兩千人是被火燒傷燙傷的,在鐵昆的預料中,這些人早就該見閻王去了,可惜,鐵昆不理解北疆軍的後勤製度,更加不理解公孫續為了北伐,竟然向天下諸侯大量才夠藥物。
公孫續治下的並州,公孫瓚管理的幽州,還有公孫續暗地裏掌控的遼東,三韓等地都有成熟的加工藥物體係,這些地方能將購買來的藥物加工成療效更好的藥品。
這些,都是軍事機密,甚至和北疆匠作營一樣隱秘,早在幾年前,公孫續就從各地找來不少煉丹士和大夫已經其他對醫術有研究的學者,然後在張仲景和華佗的帶領下,這些人專研了很久,終於研製出了治療傷寒的特效藥。
接著,在公孫續的指引下,他們又接連研製出可大量生產且較為廉價的金瘡藥等藥品,這些東西的問世,就注定這公孫續的軍隊與世上其他部隊的不同。
冷兵器時代,某些士兵一旦受傷過重,基本就被判為死刑。不僅上級將官不願意花費大力氣去救治這些倒黴蛋,就連他們的同袍,可能都想送他們一程,要是釀成瘟疫,誰都活不成。
所以,哪怕是一場惡戰下來,雙方真正戰死的也就幾百或者上千人,但是,重傷不治或者受傷後感染風寒和其他病而死的士兵恐怕至少就有幾千人了。
醫療條件的落後和醫療體係製度的不健全造成了這樣的悲劇。在公孫續接手軍隊後,他就想辦法要改變這種現狀,所幸,他的努力得到了一定的回報,至少,他的部下不用像其他部隊那樣遭受傷口和病痛的折磨。
當然,這一切,別說是鐵昆,就連中原地區其他諸侯也是不知道的,他們怎麼可能舍得花費這麼多的物力財力去做這種事情呢?在他們眼中,士兵算什麼,小兵的性命,算得了什麼?
此刻,鐵昆漸漸從震驚中恢複過來,攻守雙方改變位置,雖然讓鐵昆有點難以接受,但是事實就擺在眼前,他也隻能硬著頭皮上了,步兵比之騎兵更擅長防守營地或者堅城,也更加擅長攻城拔寨。
公孫續出動三萬步兵,這就夠鐵昆受的了,他立馬下令五千士兵下馬防守營寨,其餘都上馬準備突圍,能不能守住這營寨,鐵昆是不知道了,但是,他明白,單於給他的命令,他可能是完成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