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奧馬爾·納爾遜(1 / 2)

奧馬爾·納爾遜·布萊德雷(Omar Nelson Bradley,1893—1981),1893年2月12日出生於美國密蘇裏州克拉克的教師家庭。1910年中學畢業,因家境清貧而成為鐵路機修工。

1911年布萊德雷於考入西點軍校,牢記校訓“責任、榮譽、國家”,經受了嚴格的軍事訓練和係統的文化學習。四年以後。布萊德雷從西點畢業,赴美國西北部服役。1920年9月,調任西點軍校數學教官,開始瀏覽並研究軍事曆史和軍事人物傳記。1924年春晉升為少校。

1924年9月,布萊德雷獲準進入本寧堡步兵學校深造一年,著重學習“運動戰”戰術利陸軍武器的使用。畢業之後赴駐夏威夷的第27步兵團任營長,後調國民警衛隊夏威夷衛戍區任職,1928年9月,布萊德雷奉命進入陸軍指揮與參謀學校深造,通過學習和訓練,掌握了良好的思想方法,謀劃戰爭和駕馭戰爭的能力得到提高。1929年9月,布萊德雷調任本寧堡步兵學校戰術係教官。次年,布萊德雷被馬歇爾任命為兵器係主化,成為馬歇爾實施教學改革的主要助手之一。在步兵學校任教4年之後,布萊德雷考入陸軍軍事學院深造。1934年,布萊德雷被分配到西點軍校戰術係任教官。1936年7月,晉升為中校。1938年,布萊德雷調到陸軍參謀部任職。

1941年2月.布萊德雷奉命出任本寧堡步兵學校校長兼駐地指揮官,由中校越級晉升為準將。除全麵主持步校工作外,布萊德雷設立預備軍官學校進行速成培訓,以適應大規模擴軍對增加基層軍官的要求,組建並訓練坦克部隊和空降部隊,以提高陸軍的機動作戰能力。同年12月,布萊德雷調任正在重組的第82步兵師師長,晉升為少將。他邀請有名的約克中土前來演講、閱兵,讓新兵了解該師曆史,鼓舞士氣;實施嚴格的體育鍛煉計劃,增強士兵的身體素質。次年6月,布萊德雷改任第28國民警衛師師長,任內使該師成為訓練有素的部隊。

1943年2月,布萊德雷接到晉升為美國第10軍軍長的任職命令的同時,被馬歇爾派往北非,充任艾森豪威爾的“耳目”。3月6日,巴頓出任美國第2軍軍長,布萊德雷則被任命為第2軍副軍長。3月17日,突尼斯戰役開始,第2軍擔負助攻任務。4月15日,布萊德雷升任軍長,全麵指揮第2軍的作戰行動。5月7日,布萊德雷就率部攻入比塞大。5月13日,北非的德意軍隊全部被殲,布萊德雷則奉命前往阿爾及爾協助巴頓擬製西西裏作戰計劃。6月,布萊德雷晉升為中將。7月10日淩晨,布萊德雷率第2軍在巴頓指揮的美國第7集團軍編成內參加西西裏戰役(代號赫斯基)。根據蒙哥馬利製訂的作戰計劃,美軍取消了在巴勒莫附近的登陸行動。布萊德雷指揮第1步兵師進攻傑拉,第45國民警衛師攻擊斯科格利蒂。在登陸獲得成功並擊退守軍的反擊之後,布萊德雷部抵達北部的主要公路,而英軍受阻於卡塔尼亞。此時,美軍可望迅速向北部海岸推進,既可包抄墨西拿,又可減輕英軍壓力。但是,由於蒙哥馬利作梗,布萊德雷部奉命將該公路讓給英軍使用,布萊德雷意識到此舉將使美軍失去有利的作戰條件,降低美軍的地位和作用,但在向巴頓指山之後仍忠實地執行命令。在巴頓擅自驅使臨時軍突向巴勒莫的同時,布萊德雷率部穿越高山險阻,繼續北進。7月23日,布萊德雷部攻抵特爾米尼—伊梅雷澤海岸和佩特拉裏亞,遺憾的是仍未能截住從巴勒莫撤出的德軍。該部迅速將進攻鋒芒轉向墨西拿,實施特洛伊納進攻戰。8月,布萊德雷和巴頓先後在聖阿加塔和布羅洛實施“蛙跳”兩棲圍攻。8月17日,美軍和英軍先後進入墨西拿,軸心國軍隊大部撤回意大利本土,西西裏戰役結束。

1944年1月,布萊德雷被艾森豪威爾正式任命為第1集團軍群司令。6月6日淩晨,“霸王”作戰開始。在空降部隊降落和海空軍火力突擊之後,布萊德雷在英國第21集團軍群編成內指揮美國第l集團軍在奧馬哈和猶他海灘登陸成功。7月1日,美軍攻占瑟堡港和科唐坦半島。7月25日,布萊德雷在鞏固和擴大登陸場之後開始實施因氣候不佳而推遲的“眼鏡蛇”戰役。7月30日,美軍突破阿弗朗什的德軍防線,共俘虜德軍2萬,勝利結束該役。

8月1日,美國第1集團軍和第3集團軍組成美國第12集團軍群,兵力近40萬,布菜德雷任集團軍群司令。布萊德雷以第8軍橫掃布列塔尼半島,其餘各軍則沿卡昂—勒芒一線展開,準備向巴黎挺進,對諾曼底德軍實施遠距離迂回包圍。就在此時,德軍向莫爾坦發起反攻,企圖進而奪取阿弗朗什。布萊德雷發現德軍這個最大的戰術錯誤為盟軍圍殲諾曼底地區的德軍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遂改變原定計劃,組織實施法萊斯圍殲戰(英加軍推進到法萊斯並越過阿爾讓當,莫爾坦美軍頂住德軍的反攻,進攻勒芒的美軍則往北折向阿爾讓當)。8月l9日,盟軍包圍德軍約12個師。由於協同方麵存在的問題,盟軍擊斃德軍1萬,俘虜5萬,約有4萬德軍突圍成功。此次戰役使德軍無法沿塞納河設置防線。8月25日,盟軍進抵塞納河,布萊德雷指揮下的美軍和法軍一道解放法國首都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