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到雲南,還是在中越自衛反擊戰後期,大約是1987年,我隨一個慰問團到老山、者陰山慰問參戰官兵。盡管穿行在戰火硝煙中,但雲南的山清水秀、藍天白雲,和絢麗多彩的少數民族風情仍然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時還沒有自助遊之說,更沒有背包客、驢友這類字眼,但從此,雲南風景和雲南風情深深吸引著我,呼喚著我,牽引著我,乃至後來六入雲南,幾乎走遍雲南全境每一個縣。確實,雲南是中國自助遊的最佳目的地,即使今天在遠離雲南的千裏之外,在靜夜,在我的書房裏,我也常常好像看到無數的彩雲向我翻騰湧來,如排山倒海。我知道,那是彩雲之南的呼喚。
已經說不清到過昆明幾次了,這麼多年六入雲南,我每次都是以昆明機場為第一站,除了第一次住了近十天,遊遍了滇池、西山、大觀樓等風景名勝,後來五次到昆明,在昆明逗留的時間都不過一兩天,之後匆匆奔赴雲南各地。
昆明無疑是個易居的城市,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麵:
一是四季如春,氣候適宜居住。昆明地處雲貴高原中部,市中心海拔1891米。南瀕滇池,三麵環山,年平均氣溫15℃,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不嚴寒,四季如春,氣候宜人,是極負盛名的“春城”。
二是消費低廉。昆明地處祖國西南角,經濟不發達,因此物價不高,可以說,昆明是全國消費最低的城市之一,這是背包客喜歡它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是節奏緩慢,生活悠閑。昆明尚屬現代化程度不高的城市之一,人們對現代競爭還沒有什麼概念,速度不高,節奏不快,生活舒適悠閑,因此也是幸福感最強的城市。
自助遊愛好者喜歡昆明,除了以上三條理由,還因為這裏民族風情濃鬱,全省26個民族在昆明都有居住,同時,昆明有兩千四百多年的曆史,是雲南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交通的中心,同時也是我國著名的曆史文化名城和優秀旅遊城市,吸引著天南海北的旅行者。
我身邊就有不少朋友因為喜歡昆明,幾乎每年都要到昆明去度假,有的朋友甚至因喜歡昆明,而在昆明買房買別墅,作為度假和退休之後的理想居住地。
到昆明旅遊,一般首先要去的就是滇池。滇池秀麗的風光、迷人的景色吸引了無數的中外遊客,被稱為雲貴高原上的一顆明珠。
滇池確有魅力,能讓人興奮。我第一次到昆明滇池距今已約20年了,當時滇池的水是清澈的,商業氣息也沒有如今這麼濃鬱,尚未完全開發的湖景,就像清水出芙蓉的清秀少女。
而隨著開發的成功,景區往往開始打廣告宣傳 “成熟景區”,在我看來,這成熟其實是脂粉氣的,或許還意味著人老珠黃。當初純樸未鑿的天真爛漫之氣全無,到處是聲色噪音,乃至了無生趣,令人煩躁。
如今的滇池我沒有再去遊玩,時常看到報道說滇池被汙染了,或者浮藻連天,湖水不再清澈,擔心曾經清澈的印象被汙染,美好的回憶變成浮藻堆積的遺憾,所以,不敢再去。
滇池上也架起了纜車,不知是該喜,還是該憂
但滇池畢竟是滇池,聽說當地已經采取措施保護水質,滇池仍是遊客到昆明必去的首選。
在滇池的岸邊仰臥著一個“美女”,這就是著名的西山。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位公主耐不住宮中寂寞,偷偷溜出王宮,與一小夥結為夫婦。後來,國王拆散了這一美滿姻緣,並用計將小夥子害死。公主悲痛欲絕,痛哭不止,淚水彙作了滇池,她也仰麵倒下,化作了西山。現在的西山是一座森林公園,昆明人有“三月三,耍西山”的習俗,每到陽春三月這裏便熱鬧非凡。
在昆明還有句話叫“不耍西山等於不到昆明,不到龍門隻是白跑一趟西山”。西山的“龍門勝景”是雲南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以“奇、絕、險、幽”的特色力壓西山眾多名勝,排在了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