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斌搖搖頭說:“我不行!”
肖斌的父親說:“沒事,去吧,把我平時教給你的東西都用上,踢進一個球,爸爸相信你能做到。沒有人嘲笑你,大家都不會玩。”
這個10歲的小男孩慢慢地走到了球場邊,一個小朋友朝他揮揮手,他就跑進了球場。
球到了他的腳下,有兩個小朋友圍上來搶球,肖斌虛晃了一下,過掉一個人,接著又把另一個小朋友過掉了。然後將球傳給一個沒有人防守的隊友,那個隊友一腳將球踢進了球門。進球的隊友並沒有忘記助攻的肖斌,跑上來擁抱他,一群小朋友都向他豎起大拇指。
肖斌的臉泛紅,非常激動,接著,繼續比賽。很快,肖斌抓住機會踢進了一個球。
這下隊友們把他高高抬起,遠處的父親看著孩子像一個英雄一樣受到眾人的擁戴。
回到家,父親對肖斌說:“兒子,你好厲害啊,助攻一個球,進一個球。”
肖斌不好意思地說:“我也不知道怎麼就進球了,感覺非常激動。”
爸爸說:“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最好的,這樣你才能發揮出真正的水平。”
肖斌點點頭。後來,父親經常能看到肖斌在球場上活躍的身影。
通過幾次成功的體驗,肖斌的自卑感慢慢消失了,自尊心越來越強,做事也不再畏首畏尾了,學習成績也很快有了提高,和同學們交往也多了,不再是那個整天在角落裏沉默的小男孩了。
由此可見,培養孩子的自尊心,激發孩子的興趣,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所以,具體來講,父母培養孩子的自尊心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
1.個別引導、正麵教育
很多父母認為當著親朋好友的麵批評孩子,“人多勢眾”,能夠給孩子施加壓力,幫助孩子改掉缺點。但是,很多父母卻沒有想到孩子和大人一樣愛麵子,這樣做隻能損傷孩子的自尊心。正確的做法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注意場合,盡量避免在大庭廣眾之下諷刺、挖苦、嘲笑和訓斥孩子,對孩子應該采取正麵引導、個別談心的方式,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2.允許孩子在好奇心驅使下犯錯
孩子小的時候對一些事物充滿好奇心,任何東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嚐試嚐試。這裏值得父母注意的是,孩子難免會做錯事,父母在這個時候不要訓斥和責怪孩子,一定要先弄清孩子的動機和緣由,然後再加以引導,幫助孩子找出原因,不能粗暴地批評孩子,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否則會影響孩子興趣的發展。
3.就事論事。不“翻舊賬”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針對性,要就事論事,不能翻“曆史問題”和“陳年舊賬”,嘮叨不停,這樣就會使孩子自尊心受到打擊,導致孩子灰心喪氣、自暴自棄。
4.要求適度,不要過分嚴格,應適當放鬆
在:父母要求過分嚴格的背景下長大的孩子,大多數缺乏自尊心,有過分依賴的心理。當然,父母也不能放縱和姑息遷就孩子的缺點,父母應該在對孩子自尊心沒有損傷的情況下,采取循循善誘的方法,幫助孩子克服缺點。
5.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孩子認可和肯定
特別是在孩子取得成績和進步的時候,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父母一定要鼓勵孩子,肯定孩子。或許,對我們成人而言,這些鼓勵的話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對孩子來說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父母應及時給予孩子表揚和肯定。
6.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與別的孩子作比較
父母千萬不要總是當著孩子的麵誇獎別的孩子,而且還總是拿孩子的缺點跟別的孩子的優點相比較,這樣很容易使孩子產生自卑心理。所以,這樣的情況父母一定要堅決避免。
7.注意嗬護孩子的自尊心
在孩子初步建立起自尊心的時候,父母一定不能掉以輕心,要注意對孩子自尊心的保護,並加以正確的引導。
8.適時地冷卻孩子的心態
當然,培養和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並不是意味著要一味地表揚、獎勵孩子,這樣會使孩子產生虛榮心。父母必要的批評、慎重的處罰,對孩子自尊心的培養也是很不錯的方法。這種方法就像是一種冷卻劑,能夠讓孩子冷靜地檢點自己的言行,修正自己的錯誤,這不是打擊孩子的自尊心,而是對孩子自尊心的一種另類的培養。
9.在孩子貶低自己的時候。要進行教育
孩子貶低自己,其實是在向父母傳達一種有關自尊的信息。這個時候,父母應表現出實事求是的態度和對孩子的愛,認真聽孩子說,再告訴孩子意見。比如,孩子說:“我真笨,這點小事都做不好。”父母應該作出反應,“我們可不這麼想。隻要你多加練習,一定能做好。”
10.善於發現孩子的獨特之處
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的獨特之處並加以引導。例如,一個敏感的、喜好詩歌的男孩,就有可能通過培養而成為一個很有創造性、擅長自我表達的人;一個特別熱愛舞蹈的女孩,可能在通過正確的引導之後成為一個優秀的舞蹈演員。
總之,父母要明白,培養孩子的自尊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一定要對孩子有耐心,要細心觀察孩子,愛護孩子,這樣才能讓孩子的自尊心得到健康發展。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自尊是人性的頂峰,激發孩子的自尊心是父母的頭一條金科玉律。”所以,父母一定要懂得珍惜和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就像蘇霍姆林斯基十分形象的那個比喻:“要小心得像對待每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孩子的自尊就好比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隻有在父母的精心嗬護下才能開放成嬌豔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