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利用自尊,激發興趣——自尊是孩子發展興趣的精神動力(2 / 3)

二、自尊對興趣的影響

現在很多人都在提倡保護孩子的自尊,讓孩子在輕鬆、愉悅的情緒中接受教育。而“多誇獎,少批評”幾乎已經成為一條公認的教育方法。多誇獎孩子,無疑是對孩子的一種鼓勵,對孩子自尊心的一種保護,特別是對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激發孩子對某些事物的興趣有很好的效果。

自尊心對激發和培養孩子的興趣有很大的幫助,通過刺激孩子自尊心來發掘和培養孩子的興趣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很多父母也都嚐試過這個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也有一些父母對此表示質疑,這種方法可行嗎?自尊對孩子的興趣有什麼影響呢?

我們先看一個故事:

有一個推銷家具的銷售員,得知一家大企業的ceo正在裝修自己的新家。他馬上帶著文件跑到ceo家著手推銷自己的產品。他把自己的產品介紹給這家的女主人,勸女主人趁搬家的機會更換一些家具。然而,他費盡口舌,女主人卻絲毫不為所動。

由於這個銷售人員賣的是進口的家具,品牌知名度還不高,而且價格昂貴,盡管他使用了各種戰術,但最後依然是徒勞無功。

這個時候,他拿出了自己最後的王牌,這就是“刺激自尊心”。

“某某集團的總裁夫人非常痛快地買下了我們的家具。你也看得出來,我們的家具質量絕對是一流的,不過我感覺夫人好像是對這個價格有點兒難以接受。說實話,這套家具確實有點貴,我也不再勸您了,我這裏還有一些低價的家具,也是全新的,不過是國產的,您從這些家具裏挑一些吧。”

聽到銷售員的這番帶刺的話,女主人的心情顯然不好了。最後,銷售員成功地將家具賣出去了,而且賣出去的是比最初打算賣的家具還要昂貴很多的家具。銷售員在這裏用的正是刺激對方的自尊心的方法,這個方法在推銷的時候經常發揮重要的作用。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刺激一個人的自尊心,可以讓一個本來對某事物不感興趣的人,馬上變得非常熱衷於某事物。對於客戶是這樣,對孩子也可以這樣。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我們對孩子說:“別亂動,這事你做不了!”“這不是小孩子做的事,讓媽媽來做吧。”孩子對這類話往往很反感,在這個時候,反而更願意嚐試去做,去體驗。這樣的情況很常見,很多父母都會說孩子“脾氣倔”等,其實,是父母的話刺激了孩子的自尊,激發了孩子的興趣。

自尊心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提高孩子對某些事物的興趣有很大的幫助。孩子有了自信心就容易產生興趣,對某些事物有了興趣,孩子接受、理解和消化得自然就快,能力也會很快提高,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這無疑會對培養孩子的興趣,發展孩子能力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在必要的時候,父母給孩子適當地“潑點冷水”,這也是未嚐不可的。

但是,父母的言語不要過重,不能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傷了孩子的自尊就等於熄滅了興趣之火,想要重新燃起這一把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所以,父母要讓孩子的興趣之火長期燃燒下去,並且愈燃愈烈,就需要通過保護和刺激孩子的自尊心兩個方麵來做。適當的保護,適度的刺激,讓孩子始終保持對某些事物的興趣,這才是我們要的效果。

總之,作為父母,一方麵要注重自尊對孩子興趣的良性發展的作用,要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另一方麵還要偶爾給孩子“潑潑冷水”,刺激一下孩子的自尊心,這兩個方麵對發掘和培養孩子的興趣都有很好的效果。

三、培養孩子的自尊心,激發孩子的興趣

當然,刺激孩子自尊心的方法並不是對所有的孩子都適用,有的孩子本來就有點自卑,如果再刺激孩子的自尊,就會嚴重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在生活中很多父母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當著親戚朋友的麵批評孩子;愛給孩子“翻舊賬”;將孩子的過失擴大化;總是拿孩子的短處與別的孩子的長處比較;在孩子需要誇獎和認可的時候,不加理睬或給孩子“潑冷水”;在孩子情緒不好或正玩得高興時,教訓孩子等。

這些錯誤的教育方式無疑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對於那些本來性格內向、孤僻或者自卑的孩子來說,自尊心的傷害是難以愈合的,甚至會對孩子一生造成嚴重的影響。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不僅要時刻注意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而且還要注意保護和培養孩子的自尊心。

那麼,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呢?相信很多父母都非常關心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先看一個故事:

肖斌是一個非常自卑的小男孩,由於先天性的近視,早早地戴上了厚重的眼鏡。同學們把他當成怪物一樣,還給他取了一個外號:四眼。

這就讓他感到更加自卑,對什麼也沒有興趣,更不要說自己主動去嚐試一些新鮮的事物。肖斌整天沉默寡言,總是一個人在角落裏發呆。上課從來不敢主動舉手發言,老師主動讓他回答問題,他也是低著頭小聲地回答。

老師看到肖斌的問題有點嚴重,很快就跟肖斌的父母取得了聯係。肖斌的父母對此也是一籌莫展,實在想不出什麼實質性的辦法。

心理專家通過跟肖斌的父母交談,介紹了一種方法——通過讓孩子不斷嚐試成功來慢慢培養自尊心,這樣孩子有了成功的體驗,對一些事物就會慢慢培養起興趣,隻要有興趣,就會下工夫去做好,那這個方麵孩子一定會超過同齡人。這對引導和促進孩子其他方麵的進步也有很大的幫助。

有一次,肖斌的父母帶肖斌去公園玩。一群孩子在公園裏踢球。父母知道肖斌的足球踢得很好,於是鼓勵孩子上前跟小朋友們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