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自由嚐試,放任興趣——自由是孩子發展興趣的基礎(1 / 3)

人首先是一個自由的人,然後才有可能成為一個自覺的人。孩子更渴望自由,父母的安排無法培養孩子的興趣,反而會限製發展興趣。與其浪費時間和精力,不如讓孩子自主發展興趣,自由是孩子發展興趣的基礎。隻有擁有自由意識的孩子,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才能逐步走向成才之路。

一、自由是孩子發展興趣的基礎

一個人首先是一個自由的人,然後才有可能成為一個自覺的人。孩子也是如此。但是,現在很多父母簡直就像在扮演監工。而孩子從骨子裏是不喜歡一個“監工”的,表麵上,孩子很聽話,但心底裏恨不得天下大亂沒人管自己。所以說,父母陪孩子寫作業,不是在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而是在瓦解孩子的好習慣,是對孩子自製力的日漸磨損。

經常有很多父母谘詢:“為什麼不管多麼辛苦教孩子,孩子的成績卻總是上不去?”“為什麼一不看著孩子,孩子就自己偷偷地看電影、打遊戲呢?”

很多父母都抱怨:“現在的孩子怎麼學習的積極性這麼差?”“孩子怎麼就不能主動學習呢?”“為什麼隻有打罵才能讓孩子安靜地看一會兒書?”

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父母也是愁容滿麵。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意思是說,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對孩子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影響。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有的孩子甚至有厭學的情緒,父母不管怎麼督促也無濟於事。這個時候,父母不妨換一個角度來促進孩子學習,讓學習成為孩子的一種習慣、一種快樂。

所以,父母一定要給孩子發展興趣的自由,孩子不喜歡監工,那父母就不要做監工。給孩子自由,讓孩子去發展興趣。

小雯是一個四年級的小女孩,由於父母調動工作,舉家搬遷到另一個城市。小雯的學校換了,同學也換了。由於轉入的學校是一所重點小學,本來成績很好的小雯到了班裏隻能排名到中下遊的水平,這讓小雯著急不已。

越急越不行,本來課程就落後的她,成績一直沒有上去,父母工作很忙也無暇顧及小雯,小雯慢慢就出現了厭學情緒,對學習一點積極性也沒有了,隻是每天完成作業,再也沒有像以前那樣認真地看書了。

慢慢地,小雯竟然喜歡上了舞蹈,每天都會去少年宮偷學。小雯的成績一直沒有上升,班上的名次變化也不大。等到期末的時候,小雯依然在班裏排到20多名,拿回成績單給父母一看,父母有點急了:怎麼天天監督孩子學習,結果孩子的成績更差了?後來才發現,原來小雯對舞蹈產生了興趣。

父母實在沒有辦法,隻好跟老師取得聯係,在老師的建議下,父母沒有再急著要求孩子學習,考慮到孩子對舞蹈感興趣,就讓孩子去學習。

至於孩子的學習,父母也不再管了,決定先將孩子徹底放開,然後,慢慢引導。而孩子在學舞蹈之後,不管多麼累,都會堅持寫作業、複習功課。

第二學期期中考試的時候,孩子的成績已經排到了班裏的第5名。孩子也像以前那樣好學了,人也變得開朗了很多。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隻有父母尊重孩子的興趣,給孩子一定的自由,孩子才能真正地將興趣發展好。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愛好,投其所好,孩子也會給父母相應的回報。孩子的興趣父母隻能引導,打罵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就像治水,堵是堵不住的,疏導才是正確的方法。

總之,每一個孩子都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隻要父母能夠給孩子自由,並善於引導孩子的興趣,相信孩子一定可以將興趣發展得很好,而且,還會兼顧學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