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子應該擁有自由發展的空間
現在,孩子的學習對父母來說是頭等大事,當然,也是父母感到頭疼的事情。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興致不高,自然很難提高成績。很多父母都認為是孩子的興趣影響了孩子的學習,但是,事實是這樣嗎?
很多父母都不解,現在的孩子可以說應有盡有,學習環境也好了,但是,孩子的學習的積極性卻不高,有的孩子甚至還有了厭學的情緒。孩子的學習問題成了父母操心的頭等大事,無奈之下,很多父母采用了各種方法,刺激孩子的學習興趣,希望能夠讓孩子主動地去學習。
下麵給父母朋友們介紹一個案例:
小勇是一個剛讀初一的小男孩,由於小學畢業成績不理想,隻能就讀一所普通初中。小勇的母親本來想花點錢讓孩子讀重點中學,這樣從初中升高中相對來說難度不大。但是,小勇的父親卻不同意這種花錢進學校的做法。
“這樣對孩子會造成什麼樣的心理影響?”父親說,“孩子會認為,有錢就什麼都能辦到,甚至可以買個大學讀讀,那何必還要費勁考試呢?”父親把小勇找來,說:“本來想讓你進重點的,但是,你學習不行,就算花錢進去了,萬一你跟不上課,錢就白花了。如果你當初多考十幾分就可以進了。你的十幾分就是幾萬塊錢。”小勇難過地點點頭。
父親接著說:“你的很多同學都進了重點,你再不努力學習就落後了。從今天起,我不會再像你小時候那樣天天催著你學習,你現在11歲了,懂事了,以後的學習你自己把握吧,需要我和媽媽幫忙的,我們一定會幫。我們不會再看著你學習了。”
“你也看到了,聽到了,鄰居們看進重點的孩子和看你的時候眼光不同,說話的語氣不同,這幾年你慢慢長大,相信也慢慢懂了吧?”父親接著說。
小勇含著淚水使勁地點頭,帶著哭腔說道:“爸爸,我給你們丟臉了。”父親撫摸著孩子的頭,安慰著孩子:“以前你想要玩具,想出去郊遊,我們都管著你。現在你讀初中了,我們也不管你了,不過你要買什麼東西以及你的學費,你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父親說。小勇疑惑地看看父親。父親一臉嚴肅地說:“你現在長大了,我和你媽媽也不能天天監督你了,所以,你平時的月考成績都是你一個月來努力的結果,每次考試我們都會按照你的成績以及你的生活需要來給你派發獎金。你同意嗎?”小勇想想,答應了。父親接著說:“不過,有一點,考試作弊一次,以當月無獎金作為懲罰。退步沒關係,隻要你努力,獎金就會有。你不是想買個旱冰鞋嗎?這個月的月考你如果能前進幾名,或者有單科排在班裏前3名,我可以給你適當的獎金,加上你周末做家務的‘勞務費’估計也差不多了。”小勇聽了,非常高興地點點頭。
後麵的一段時間,小勇每天都按時起床上學,放學回家也不玩遊戲機了,而是主動幹家務、做作業。
月底考試,小勇總分前進了5名,數學單科滿分,整個年級就他一個滿分,連老師都打電話給父母道賀。父親下班後直接帶小勇去商場選了小勇心儀已久的旱冰鞋。
初中3年,小勇通過月考、期末考試以及做一些家務,掙夠了自己的高中學費;父母也通過這種激勵的方式,讓小勇從一所普通初中非常自豪地進入了重點高中,而初中3年父母從來沒有督促孩子學習。
難道真的是父母的獎勵給了孩子學習的動力?自然不是,錢隻是一個方麵的因素。優秀的孩子不是獎勵出來的。
孩子學習好與不好,真正起作用的還是孩子的內在動力。孩子之所以取得那樣的成績,跟金錢獎勵無關,相信,即使沒有錢,隻要激勵方式對了,孩子照樣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