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貴一點的遊胡同方式,可以讓你做一天北京人,感受胡同生活,不過開銷上百元人民幣是免不了的。
最熱門的路線是從北海公園北門西側100米的胡同遊覽出發點,經什刹海遇銀錠橋到鼓樓,登樓俯看北京舊城區和錯綜複雜的胡同,再前往後海參觀京城古老的南北官房胡同、大小金獅胡同、前後井胡同,可以走進普通的四合院,和市井小民聊聊天,最後再沿著柳蔭街到有“紅樓大觀園”之稱的恭王府,體會一下當年王公貴族的居所和禦花園。
注:10人以上團體需提前5天聯絡胡同導遊公司,10人以下需提前3天,每天上午下午各出團一次,聯絡電話:66159097、66123236
大雜院
大雜院是很具代表性的北京大院文化之一。
大雜院通常自形圈成一個小社區,它也是早期北京四合院形成的文化,後來有了居民樓,大雜院的人仍把生活內容搬到居民樓中。有人說這種大院文化很像我們當年的眷村文化,懷念過去眷村日子的人到北京,不妨在清晨或黃昏到居民樓的大院去轉轉,看到的才是百姓家的日子。
京片子
旅遊者多半同意“入境隨俗”這句話,但最讓人認同的方式莫過於會掰幾句正宗的本地話,所以出門上路前學幾句正點的京片子是重要的功課。
北京人禮貌客套,講話多以“您”來稱呼,而流行語中最常用的就是“爺”字了,三輪車夫叫“板爺兒”;做買賣的叫“倒爺兒”;有錢的叫“款爺”;從事中介牟利的叫“攬爺”。
北京人說話含蓄中帶點俏皮,新方言也層出不窮,大款的情人叫“傍家兒”或“小蜜”;購物講價叫“砍價”;買賣交易被人坑一道叫“被人宰了”;出高價叫“宰人”;請客吃飯叫“搓一頓”;聊天叫“侃大山”;職業高檔的女士被稱為“小姐”;但是路邊地攤做小買賣生意的女人就被人稱為“大姐”了。年輕的你,不妨留意一下別人怎樣稱呼你。
澡堂子
澡堂子有兩種選擇:官塘和盆塘。官塘也叫池塘,北京人又稱之稱“大池子”,專供男客洗浴。盆塘是單間雅座,男女客人均可使用,除了洗澡外,澡堂還有修腳,搓背,理發,洗衣等服務。檔次高點的澡堂子還設有單間服務,內含蒸氣浴,藥物浴,桑那浴,脈衝浴,人工噴泉浴等。
澡堂子就是公共浴池,北京很多民宅沒有浴室,澡堂子幾乎是百姓生活的一部分,愛洗三溫暖或山泉的你,不妨換換這種具有特色的修容方式。
通常旅遊景點附近就可以問到,琉璃廠、東四、西四、缸瓦寺都有聞名的澡堂子。收費數十元人民幣不等,你可以體會各種“檔次”的澡堂子。
美食
也許你對北京風味小吃沒有概念,不過如果你在國外遇到北京人,你問他最想念北京的什麼小吃,也許他會告訴你:茶湯和豆汁兒,你就知道北京人對茶湯和豆汁兒情有獨鍾了。
據說北京風味小吃有二百五十幾種之多,那麼一天嚐一種都要花半年以上才吃得完。常常聽到比較有名的就是茶湯、豆汁兒、扒糕、切糕、驢打滾兒、炸灌腸、爆肚、碗豆黃、雲豆卷、炸油餅、炒疙瘩…等。
豆汁兒的味道帶點酸所以吃起來有點怪,外地人不容易認同,據說北京人喝這種以綠豆粉為原料的食品已超過千年,難得有一種小吃能夠流傳如此長久的,所以戀舊的北京人不容易把它忘掉。茶湯的香甜可口,旅遊京城的人喝過以後就很難忘懷,也許你會吃到飽了還買一袋回家自己泡製,不信試試看就知道!
北京城的風味小吃店很多,譬如西城區護國寺小吃店、隆福寺的隆福小吃店、大柵欄口的麗都餐廳一樓、菜市口的南來順小吃店、北新橋的陽春小吃店、豁口的新城小吃店或仿膳,這些店裏頭都吃得到像蜜二刀、馬蹄酥、腐腦等幾十種風味小吃。
香氣奪人找茶湯
過去買茶湯的都是挑擔走街串巷,現在叫賣業式微,建議你到中國美術館附近的隆福寺小吃一條街,裏麵就有好幾攤小吃攤可以讓你吃到“攤掉”。隆福大廈裏的這家賣茶湯的已經頗有曆史了,你可以用3塊錢人民幣買到一碗茶湯,各種口味都有,譬如牛骨髓肉茶、感味麵茶、杏仁茶、油茶、鮮菱角茶、奶茶等等,都是一碗3元。
天橋的茶湯李,聽去過的人說其香氣奪人,口感綿軟細膩,嚐嚐這家的茶湯也肯定不會令你失望。
文化名人故居
北京是一處中國人文薈萃、文人彙聚的寶地。徐誌摩、林徽音、胡適、錢鍾書、老舍、魯迅、沈從文、郭沫若、茅盾和林語堂等人都曾在這裏居住過。
美食
京城美食相信你還沒出發就已風聞,全聚德烤鴨、東來順涮羊肉,看名字即抑不住垂涎三尺,饑腸轆轆的你最好看準方位即時上路。
北京是首都,要吃什麼有什麼,中國美食川、旬、粵和淮四大菜係之外還有許多其它菜係,每個菜係各有風味和做工。
除了中國口味,想吃法國菜,意大利菜、日本料理、俄國菜或美式口味等等也一應俱全,而且種類之多,品質之好,絕對讓你瞠目結舌。
記住幾個原則:在北京吃飯,街上用餐通常便宜一點,飯店用餐通常衛生一點,餐館用餐通常特色一點,酒店和大型餐廳接受信用卡和支票,收取10—15%服務費,包廂則每人50—200元人民幣不等。大店有風味,小店更親切,尤其別漏吃北京特有的涮羊肉、烤鴨、包子、餃子、家常炒菜等,才不愧遠道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