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旅遊與健康(2)(1 / 3)

飛機上的乘客在幾十人到幾百人之間。在狹小的機艙空間裏,人員密度大,但機艙內的空氣質量一般是比較潔淨的,乘客感染疾病的可能性非常小。因為機艙中都裝有通風換氣係統,可以使機艙內的空氣每小時和外界交換20~30次。而且多數現代化客機安裝有艙內空氣再循環係統,使機艙內50%以上的空氣進行再循環,該係統很像醫院手術室或特護病房內的空氣循環係統,能夠自動過濾去除塵粒、細菌、真菌和病毒等有害物質,使機艙內的空氣保持潔淨。但當飛機機艙內有傳染病病人存在,並且與其他遊客近距離接觸時,其他遊客就有被感染的可能。為了避免發生這種情況,航空公司一般不允許患有傳染病的旅客登機,主要是為了保護其他乘客及機組人員的健康。

高空中的臭氧對乘客的健康有影響嗎

地球上空約10000~50000米高度範圍內,尤其是在20000~25000米的高空範圍內大氣層中臭氧濃度相對較高,構成臭氧層。當飛機飛行在臭氧層的高度範圍內時,臭氧可以隨著新鮮空氣的補充進入機艙,使乘客肺、眼睛和鼻黏膜受到輕微刺激。但是臭氧受熱後很容易分解,因此多數臭氧很快就會被機艙空氣壓縮機破壞掉,新型的現代化長航程噴氣飛機更是有將臭氧完全破壞掉的專門裝備。因此乘飛機時不必擔心臭氧對自己的健康造成的損害。

宇宙射線對乘客的健康會造成影響嗎

宇宙射線指外層空間輻射和太陽輻射。不同波長的太陽輻射對人體具有不同的影響。波長在200~275納米的紫外線具有極強的殺菌作用,對正常的人體細胞也有嚴重的殺傷作用;波長在275~320納米的紫外線,對機體有抗佝僂病和紅斑作用,並能提高機體免疫水平,促進機體的生理功能;波長在320~400納米的紫外線,主要是使人體色素沉著。過度照射紫外線可以引起眼炎、日光性皮炎,甚至還會有皮膚癌等疾病。

宇宙射線無害

波長在400~760納米的電磁波是可見光,能平衡興奮與鎮靜作用,提高人的視覺功能和代謝功能,提高情緒與工作效率,是生物生存必備的條件之一。波長在760納米~1毫米的電磁波是紅外線,可以有助於機體局部組織溫度升高、擴張血管充血,加快新陳代謝、細胞增生,且有鎮痛和消炎作用,但過量的紅外線照射可以引起中暑、皮膚燒傷等。

宇宙射線的天然屏障是大氣層和地球磁場。尤其是臭氧層對宇宙射線的吸收使大部分宇宙射線不能到達地球表麵。因此海拔高度越低,宇宙輻射就越小,避免了紫外線、宇宙射線等對地球表麵生物的傷害。

雖然飛機飛行高度的宇宙射線強度高於地球表麵的射線強度,但也沒有出現宇宙射線對機艙內乘客的健康有害的事件。

長途飛行期間如何預防深靜脈栓塞

中國旅行者俱樂部的一則消息稱,在經過了20多個小時的長途飛行之後,一名29歲的英國婦女在腿部形成血栓導致死亡,這起悲劇再一次引起人們廣泛的關注,讓人深省。這位女士是在觀看了悉尼奧運會之後,乘澳大利亞航空公司的班機返回倫敦的途中發病的。在被送往醫院的途中死亡。醫生說,這位英國婦女的死亡是由於長時間坐在比較狹窄的經濟艙內不得活動,導致腿部形成深靜脈血栓,血栓脫落堵塞了血液在靜脈中的流動造成的。深靜脈栓塞是一種常見的飛行疾病,專家稱之為“旅遊族症”,每年大約100多人為此病死亡,多為老年人。

人體內的血液在流動,通過心髒將血液壓進動脈血管,將營養物質輸送到全身每個部位,再通過靜脈血管,經過肺部吸收氧氣再回流心髒,進行下一次的營養運輸。肌肉的收縮力是靜脈血回流心髒的重要條件,尤其是下肢靜脈血的回流。長時間坐著不活動,可以使下肢靜脈血回流受阻,進而出現水腫、僵硬等不適感。研究證明,長時間保持坐姿不動是深靜脈栓塞的原因之一。如果長時間坐在座位上不活動,很有可能發生深靜脈栓塞。

多數深靜脈栓塞患者,血栓較小,被機體逐漸吸收,這樣一般不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較大的血栓可以導致下肢腫脹、疼痛,偶爾出現血栓脫落後隨血流到達肺部,引起肺部栓塞,出現胸疼、氣短,嚴重者突然死亡。這種情況的發生是在血栓形成後幾個小時或當天。

通常,旅行期間很少有發生深靜脈栓塞的危險,但下列情況可產生危險因素:口服避孕藥或接受激素治療期間;懷孕期間;近期做過手術或發生過外傷,尤其是腹部、骨盆或下肢部位的手術及外傷;癌症患者;有深靜脈栓塞病史,或直係親屬有肺栓塞病史;遺傳性凝血功能異常者。另外,根據研究結果調查,還有吸煙、肥胖和靜脈曲張等因素。